张雷 燕频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虚假新闻呈现出新的特点,数量上层出不穷,类型上不断翻新,危害性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记者》2001年以来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呈现出的新的特征,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虚假新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 虚假新闻 特征 防治措施
根据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就是说,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从古至今,虚假新闻伴随新闻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和繁荣,助推了虚假新闻的进一步泛滥。
《中国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的评选从2001年至今已17年,除去2011年和2012年在评选方式上略有调整,只有9条虚假新闻入围以外,共计评选出168条虚假新闻的典型案例。分析这些假新闻,不难发现,新媒体对虚假新闻的影响日益明显。
一、新闻线索源自社交媒体的虚假新闻比重大幅增长。
通过分析近17年的“十大假新闻”,发现网络媒体首发的虚假新闻开始呈逐渐上涨的趋势。而2017年的十大假新闻中9条虚假新闻信息来源自网络社交平台,率先发布消息的微博、公号及其他自媒体账号,出于各种理由进行了编造、杜撰、误导等行为,导致虚假新闻的散播。而网络新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的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虚假新闻流入媒体版面。而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也没有尽到把关人的责任,对此类信息多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没求证核实或核实不到位。虚假新闻课题组认为,这是新闻工作者意识和专业技能全方位的退败。这也提醒我们的专业媒体工作者在采编的过程中,要注意核实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消息,多方求证,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二、社会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主角
纵观17年的虚假新闻,社会新闻的比重占据最大的比例,其次是科教类和名人类,这几类新闻的共同点是贴近人们的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容易在点击率上超过其它类型的新闻。而政法、军事、时政等新闻由于专业性要求而受众面相对较窄,再加上它们的严肃性、严谨性,因此把关也比较严格,新闻失实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减少。
2017 年的虚假新闻案例主要集中于社会新闻领域。这个领域的新闻失真,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将其视作一个行业问题, 甚至认为是不那么重要的行业问题。
三、轻信信源是虚假新闻产生的首要原因
虚假新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轻信新源”主要原因。新媒体时代,或者可以说在自媒体的今天,人人都是新闻人,发布新闻信息的门槛很低,导致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信息泛滥。在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一些专业媒体轻信来自网络或社交媒体的新闻,或者为了争取时效“抢新闻”,很多时候未经认真核实就发布新闻,从而增加了新闻失实的几率。
而“捕风捉影”“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更是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工作作风十分不踏实,连新闻的客观性都无法保证,却不负责任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新闻工作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多方考证,不跟随自己的主观意识或好恶进行盲目判断,才能切实地还原新闻的本来面貌。
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很多虚假新闻的成因都可以归咎于媒体和记者未能尽到求证核实的责任。而多数情况通过查证是可以发现问题的,以争先抢快为借口放弃查证就意味着丢失了专业新闻工作者与其他信息传播者的区别。而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领域的虚假新闻一方面能够带来流量,另一方面又不太容易造成巨大的伤害,在媒体有意无意的放纵下就成为虚假新闻的高發地带。
由此,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治理已经不仅仅是约束新闻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对平台媒体的监管、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新技术工具的运用,是今后需要着力关注的角度和综合治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