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佳欣 周薇薇
1.研究目的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消费者对一个商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通过广告词而对该商品产生的印象。为了有效地促进销售, 企业往往斥巨资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作为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 广告语言通常遵循 AIDMA 原则, 即要诱人注意(Attention), 引起兴趣(Interest), 刺激欲望(Desire), 唤起记忆(Memory)及令人行动(Action)。经典广告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极具说服力和鼓动性,进而起到提高产品知名度并增加商家效益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经典的英语广告语中体现的语义关系,探索广告语中的语用技巧和规律,从而为广告创意提供理论支撑和引导。同时验证语义关系理论在广告语中的适用性和影响力。
2.研究所使用的理论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词汇学中的语义关系理论。从书写角度来看,中文汉字和英文单词的含义与其所指的事物和概念之间具有相对的任意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但从语义角度来看,一些特定的词汇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被称为“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包含6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一词多义(polysemy)、同音同形异义(homonymy)、同义关系(synonymy)、反义关系(antony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和部分与整体关系(meronymy)。
3.研究方法
3.1观察法
通过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的观察,收集并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英文广告语,以方便后期的研究。
3.2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课题,通过调查有关英文广告和语义关系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并能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3.3个案研究法
挑选出4个有代表性的经典英文广告,对它们进行逐个深入的调查分析,弄清其体现的语义关系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4.研究发现
4.1 案例一
佳能打印机——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这句广告词使用了反义关系。单词“possible”前加了否定前缀“im”,构成了反义,从“impossible” 到“possible”的过程是从一个让人心灰意冷的状态过渡到令人充满信心状态的过程,这一转变带来了彻底的对比,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这样,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好奇心。不僅展示了佳能打印机的强大性能,同时鼓励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催人奋进。因此,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则相当成功的广告。
4.2案例二
联想电脑——Human lose lenovo, how could be the world?
Lenovo不仅是“联想”电脑的品牌,还有“遐想”、“联想”的意思,此处的“lenovo”使用了一词多义的语义关系,一语双关,暗示了联想电脑品牌和人类特有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配合反问的语气,极具悬念。
4.3案例三
IBM公司——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这句广告词中“too small”和"too big"互为反义词,具有强烈的对比关系,鲜明地传达了IBM公司的服务信条:不轻视小业务,能解决大问题,既表现的该企业的包容和人性化,又体现了其高超的业务水平,为消费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做了成功的宣传。
4.4案例四
汰渍皂粉--Tides in, dirts out.
汰渍皂粉的这句广告词使用的“in”和“out”互为反义词,生动的用文字重现了使用汰渍皂粉为衣服去渍的过程,即把汰渍皂粉放入衣服里,污渍就自然而然地被洗出来了。一个“in”和“out”生动地表现了汰渍皂粉的强大的清洁功能,能够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5. 结论
1.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广告语中恰当的运用语义关系理论,不仅能够使广告趣味横生,增加可读性和观赏性,还能够更加贴切传达企业的文化内核和经营理念,既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又能达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使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效果,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其次,此次研究证明了在语义关系理论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理论,在经典英文广告语的攥写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广告语的诞生离不开对语义理论的认真学习和透彻把握,语义关系理论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广阔的使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Leech, Geoffrey. English in Advertising[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 1966 .
[2] 常霄. 佳能广告“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之文体分析 [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6):53-54.
[3] 于年湖. 浅谈广告词写作的修辞艺术 [J]. 商场现代化, 2007(8):395-396.
[4] 朱云莉. 广告英语中词汇和语义的变异现象研究 [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