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
西藏,它是“世界屋脊”,在过去,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地区之一,然而,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的人们,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生活繁衍,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这里,是藏传佛教的起源,这里,有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这里,还有这独特的帐篷和平顶碉房,他们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因为高原气候的原因,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藏民在穿着打扮上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五彩续纷的藏族服饰,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中国画,提供了巨大的灵感源泉。
写作缘由来自于我过去在西藏地区的见闻,那里有奇特的民俗风情,壮观的雪域雪山,淳朴的藏族人民,然后那里的风土人情呈现一种原生态的质朴状态,,一路上看到的人和风景不经让我惊叹,西藏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从中我们能得到无数的艺术灵感和资源。
在很多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服饰和建筑都具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地域特征,就西藏而言,藏族服装和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同时这两者也是组成藏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颜色在西藏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藏族地区的经幡,一般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色序不能错乱,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在他们看来,蓝色象征着空寂、沉静、古老,白色象征着高贵,神圣,纯洁,红色象征着热情,奔放,如意,绿色象征着江河水,黄色则代表着大地,藏族所穿的传统服饰,是横跨西藏的一道亮丽风景,随处可见,也是藏民族独特而又鲜明的特征,长大襟、肥腰、右衽、长袖、长裙、长靴、金银珠玉饰品、编发、这些都是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藏抱是藏族的主要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为锦锻、皮面、撞氇、素布等,牧区主要为皮袍,农区为撞氇袍,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厘米左右。藏族服饰的另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构图上。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色彩的强烈对比而又谐调统一是藏族服饰的又一个突出特点。藏族服饰中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极为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许多白氆氇藏袍镶以巨大的黑色袖口、领口和下摆,这种黑色边饰宽达尺余。为了突出这种黑边饰,还要穿白色裤子。妇女的发饰中,常用鲜红和翠绿,朱红和群青,或粉红和天蓝等对比色毛线缠于辫中。花藏靴上的红、绿氆氇相比并存,就连“松巴”(一种花藏靴)上的绣花也是用极为鲜明的对比色所组成。对比色在服装和束扎用品的色彩处理方面也常出现。昌都地区的藏袍颜色比较多样,对藏民来说,这独具特色的服饰为国画的写意人物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就藏族服饰本身的价值而言,它就是一门充满色彩的具象艺术,我们通过国画写意的笔墨和色彩来抽象概括,让那不可言状的美感焕发出新的生机,而画面所具备的情趣也值得慢慢品味。
青藏高原具备这特殊壮观的自然景色.热情质朴的地域文化和风格习俗,西藏人民数千年和谐的生活在高原大地上。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也同时造就了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并且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将造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与艺术积淀,并且保留下来愈发独特而鲜明。
藏族艺术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它对水墨的影响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绘画语言方面,藏族的服饰本身具有颜色和黑白的鲜明对比,衣服本身即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出,又可以通过大笔的重墨泼洒渲染,从而形成典型的藏族人民的生动图案,而不是抽象的概括,藏族建筑中独特的寺庙建筑和帐篷,通过淡淡墨色的皴擦点染,可以让建筑呈现一种装饰意味艺术美感,藏族人民喜爱佩戴的装饰饰物如各种金银菩提子和绿松石,在水墨人物中可以进行恰到好处的点缀,为国画人物添光加彩。第二是表现手法方面,藏族人民身处高原地带,大都皮肤呈现黝黑泛红,通过较为写实的艺术手法用墨色表达出藏民的脸部特征,可以形成具有高原民族的粗狂美感,而非中原写意人物的水润之美,第三个为生活感情方面,西藏艺术,大都和宗教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宗教艺术之美,又处出体现在藏族人民生活之中,他们转山,拜佛,朝圣,以水墨之变,表信仰之美,此乃藏族艺术对中国水墨人物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藏族题材成为了一个新的具备着新世纪热点题材,在中国画领域,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涌现出了大批以藏族题材为主题的画家,如梁文博,张鹏,在用写意来表现藏族人民的生活风情的同时,也不忘更深层次的挖掘民族之间的情感,在民族大合唱的主题下,可以演变出更多好的国画作品,表现出不一样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息,而藏族题材不仅仅是从它本身所具备的民族性,代表性,当代性,更是从它所具有的可实际创作和创新中找到当代中国画的演变和进步,对过去创作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藏族题材在新的时代以新的面貌,新的形式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它不单单是一种国画的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精神文明载体,通过藏族艺术和国画艺术的交汇碰撞,爆发出激烈的火花,让藏族题材走的更加多样化,也让当代中国画走的更远。
水墨画,也是狭义的中国画,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是指以水和墨通过一定浓度所绘的国画,而色彩,则是五颜六色的绚烂颜色,水墨为黑白,在藏族题材中,单以黑白完全不足以表现西藏的各种题材,从各种角度来说,以水墨加淡彩,可以使藏族题材焕发出蔚然生机,在西藏,色彩是其显著特色,藏族人民所穿的衣服,山的绿,天的蓝,大地的黄,让整个西藏充满了鲜明而亮丽的色彩,如果单单以水墨这一形式语言显然已经不足以表现西藏之美,西藏很大,很壮观,水墨局限了藏族题材,也局限了写意画,色彩,让它爆发出别样之美,现阶段,显然将水墨和色彩相结合,而不是拘泥于單一的艺术形式,是藏族题材的新生命,也是我们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