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约厨师存在安全隐患”的思考

2018-08-31 11:03王清涛肖丽新李慧佳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资质网约厨师

王清涛 肖丽新 李慧佳

摘 要:网约厨师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不过并未形成系统的网约平台。近年来,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各种上门服务悄然来到人们的生活中。2016年底,一个提供上门厨师服务的网约厨师平台在成都上线,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下单,选择自己想要的菜品,就有厨师上门服务。在该平台页面中,用户可以选择“点菜”“套餐”“坝坝宴”等选项。以“点菜”为例,页面中有凉菜、热菜、海河鲜、小吃、汤等多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都有相应的菜品供选择,价格从10余元到上百元不等。套餐价格根据用餐人数,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客人只需通过手机提前下单,点好自己喜欢的菜品,约定好就餐时间,并留下电话和地址,就会有专门的厨师上门服务。

一、“互联网+厨师”具有潜在市场

网约厨师作为新生事物,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而来,顺应“互联网+”时代诞生。近年来互联平台发展很快,推动网约厨师发展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而且上门“做饭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周到。既替家庭主妇分担了家务,减轻家了负担,又满足了主人在家宴请宾客的温馨感和私密性。

再者,网约厨师不只是提供烧菜服务,还有可能是提供教学服务,如果有市民想学烧菜,可以把网约厨师请到家里来,亲眼目睹做菜过程的每个环节,现场观摩学习,方便、省事、效果好。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调查,网约厨师是一项新兴服务项目,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但厨师上门做菜迎合了群众的特色、个性服务需要,是时代的需求,未来将会是趋势。中国元老级滇菜大师王乐清说:“目前,厨师上门为客户服务还没有一个标准,基本上都是邀约认识的厨师去家里做菜,但未来必定会通过相关平台逐步普及。但网约厨师需要些什么资质、服务有些什么项目、收费标准又是怎么样的、食品卫生是否安全,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在此项服务还未普遍展开之际,从目前的网约厨师动作方式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安全隐患

一是缺乏行业标准。目前,网约厨师并没有一个专业的行业要求和标准,厨师上门服务一定要专业,从厨师的资质、培训、收费、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应该有个规范。

二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从供应链到后厨,再从后厨到餐桌这一条非常冗长的阵线。由于阵线过长,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如,国家食药监总局对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环境有严格规定,操作过程也涉及消毒、更衣、洗手、采光、照明、通风、冷冻冷藏、防蝇、防虫等诸多流程或设施。但厨师在上门服务时,使用的是消费者提供的空间、工具,对食材的贮存、处理要求不高,一旦这些空间、工具消毒不过关,或食材本身不干净,很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事故。

三是存在安全事故纠纷隐患。因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在后续处理时容易陷入消费者、厨师和平台谁都不愿承担责任的困境。

四是行政监管难。首先是没有制定明确的网约厨师行业规范,给监管带来不便。其次是网约厨师信息体系不完善(健康证是否办理、个人基本信息无法核实),监管过程中无法确定监管对象。最后是没有监管主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难、取证难。

三、针对述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出台管理制度。应明确将网约厨师行业纳入规范管理,明确监管部门、监管职责范围、规定厨师应具备的资质。要求网约厨师、和网约平台服务公司到当地厨师协会进行登记备案。

(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首先把食物中毒人员尽快送医,然后两小时之内向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当地市场监管局报案,怀疑有预投毒的还要向公安部门报案。

(三)规范网约平台。网约平台要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许可证照,做到证照齐全、合法经营。网约平台对网约厨师的资质、身份信息等进行核实,并公示平台证照、网约厨师健康证、厨师证等,做好相关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公司对网约厨师的资质负有审查的责任,并就其为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厨师提供网约服务产生的后果負连带责任。

(四)实名认证注册。网约厨师要提供有效的健康证、身份证、联系方式、厨师等级资格证、在某餐厅工作的工作证等,没有在餐厅工作的网约厨师由网约平台为网约厨师办理工作证。

总之,网约厨师作为新生服务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更多的行业指导和监督服务,包括卫生的、行政的、法律的等,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当然,也要吸取网约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前思考对策,制定行业规范,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不法分子的侵害。

猜你喜欢
资质网约厨师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小厨师菜卜头
粗心的厨师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