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源在何处

2018-08-31 11:03石敦山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卡通美术课课外活动

石敦山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基于此,中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美术课及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里,我把这两种能力比作“活水”,重点介绍几处“源头”。

1.丰富的激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托尔斯泰就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美术课堂上有哪些激趣点可以挖掘利用呢?一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塑造与张扬的成长阶段,易于兴奋,善于模仿,精于探求。我上美术课十余年来,一直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常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就是生活中是曾相识的,最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美术课特殊的学科性质。传统观念认为,美术课不是主课,地位远不及语文、数学和外语,美术老师可以化这种“不好”为趣点,和学生一些鸣不平。美术课还是“画画课”,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较好的可视效果,这也是不竭的趣味之源,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颖的讲授方法。之所以把美术课称为“画画课”,是因为美术课课上多是学生临摹范画。教师完全可以不设样板,不立模式,不拘形式地在学生“画画”这件事上多动脑筋,多做文章。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样做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大胆想象,真实创造,自我修改。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工艺制作、构图游戏等,使教学过程保持新颖性,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好奇心,甚至是处于想入非非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精彩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光要考虑教材,还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情况。老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评价能力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教學环节若太过专业,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若太过肤浅,则学生又学不到新知识、新技能。如,我在讲《卡通故事》一课时主要采取的就是竞赛法,把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等基础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回答,学生通过抢答、答题能得到比赛积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爱动手制作开通作品,过程就像在玩似的,最后再评选出优秀的卡通作品,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制作卡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多样的学习形式。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形式应多样化。自主学习是“重基础、重自学、重方法”。在美术实践中,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有生命。美术老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知道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互助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在《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是一组非常有创意的合作学习的优秀体现,当我看到作品时也确实为学生的构思感到惊讶。

5.丰富的课外活动。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校都在狠抓课程辅助活动,其中就涉及到不少美术课程的活动。我校近年来开设的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项目就有很多,如素描、水粉、科幻画、漫画、书法、中国画、版画、泥塑、粘贴画、环保材料服装设计等。丰富的美术课外活动,是对初中美术课堂的延伸、拓展,能让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有新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活动项目参加训练,创造出自己心仪的优秀美术作品。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自然会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而言之,根据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的新要求,在科学的学科理论指导下,任何老师都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摒弃旧观念,大胆革新教学模式。美术教师更要多学习充电、多思考创新,在课堂上想法设法激趣,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向创新型人民教师行列迈进,真是时不我待,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卡通美术课课外活动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美术课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淘气包马小跳
找不同
找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