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测是海洋事业最基础性的工作”
——对话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

2018-08-31 08:02海洋与渔业高晓霞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高晓霞 图|李奕雯

海洋监测是认知海洋的重要途径,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近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莅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开讲《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新兴海洋环境问题》,《海洋与渔业》记者借机采访了这位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工作的博士生导师。

环境问题突出 要加强海洋监测

《海洋与渔业》:目前,全球的海洋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关道明:2016年 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就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发布研究报告称,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海平面为例,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又会导致海草的垂直分布范围缩减,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二是近海缺氧和酸化问题严重,目前,全球已报道的缺氧海域超过 500处,海水缺氧会对海洋生物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其影响可以从分子水平到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一直到整个生态系统等;三是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问题,全球每年约有 800万吨塑料垃圾从陆地流入海洋,全球受到海洋塑料垃圾影响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

《海洋与渔业》:面对气候变化以及海洋酸化等环境问题,作为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关道明:一是加强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对海洋影响的观测、研究与评估;二是建设共享的观测资料和数据网络系统,加大对大范围围垦填海,废水排放和过度捕捞的管理力度;三是制定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划定海岸地区与海洋生态红线,根据生态系统和功能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四是构建沿海地区的海洋气候灾害防控体系,提升海洋气候灾害的预报与应对能力;五是开展沿海大型工程,如核电、燃油化工企业、港口和航运等气候灾害风险排查和风险区划工作,加固沿海地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六是增强国民集约节约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意识,特别是海洋渔业、水产养殖、旅游、航运、人类健康、海事安全、海洋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涉海行业及其他受气候影响的敏感区域的人民,更应加强海洋意识;七是加强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支持跨国界的海洋渔业管理,开展可持续海水养殖业。

海洋监测把脉环境资源 为决策提供支持

《海洋与渔业》:你刚才提到,要加强对海洋的观测、研究与评估,即海洋监测。请问海洋监测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对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关道明:海洋监测是海洋事业最基础性的工作,每一个国家,要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就必须进行海洋监测。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大规模开发海洋,海洋监测的内容更丰富了。我们建设了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和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分别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利用进行监测。其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一是通过监测可以将海洋开发利用全部纳入管理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海域作为国有资源的保值增值和海域使用金的应收尽收;二是实时掌握我国海洋开发利用规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三是了解我国各类涉海规划和政策出台后的实施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监测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评价行业发展、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其评价结果,对指导整个行业发展,或者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都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的产业战略主要是发展一些绿色创新型的产业,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使对环境破坏比较大的、资源耗损比多的传统产业慢慢退出来,从而促进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生物制药、海洋绿色养殖、海洋装备等;并通过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动力。海洋监测,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了解环境是否有所体现。反过来,通过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能倒逼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就是海洋监测和海洋产业的关系。举例来说,千条江河归大海,我们常说污染来源于陆上,那陆上污染到底来源于哪些行业?哪些企业?通过监测就可以掌握相关情况,甚至更进一步——调整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乃至转型升级。

《海洋与渔业》:你刚才提到了陆域对海洋污染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是重陆轻海,直到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本次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对全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陆海统筹方面会有什么作用?

关道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定下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和历史性的方案。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将过去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进行改进优化,提高治理水平。具体到海洋这块,有比较大的改变;一是把国家海洋局的主体职能划入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的牌子;二是原来海洋环境保护职能划分给了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

我个人认为,这种划分有利于整个海洋资源和环境的管理。过去,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由于职责分在不同的部门,造成了很多政策的制定,无论是规划层面、技术标准,甚至数据方面,都难以统一融合;也不能真正体现“陆海统筹”的理念。现在职能统一到生态环境部,就可以海陆统筹考虑、一体化管理。从资源角度上来说,国家海洋局的主体职能划入自然资源部,有利于资源的相互平衡、统一管理,特别是空间规划这方面。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能是强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过去,全国范围内,陆上有陆上的规划,海上有海上的规划,规划层面比较多(只有海南,进行过多规合一的试点工作)。此次改革不光是把国家海洋局的主体职能并进去了,包括国家发改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职责,也并入了自然资源部;将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体、多种空间融合的规划体系;这将有利于对资源的保护。所以,自然资源部主要是以自然资源所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这一点和生态环境部以监督者的身份督察管理是有区别的。

国家在陆上一直进行 18亿亩红线管控,随着经济的发展,用地指标愈来愈紧,逼着很多地方和企业向海要空间;如果不归属一个部统一管理,肯定顾此失彼;所以在实施“放管服”,审批任务下放地方后,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还是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这样一来,对资源承载力的监测就变成了很重要的内容。

以地方为主体“湾长制”是一个工作机制

《海洋与渔业》:目前各地都在推行“湾长制”,你认为,该如何实施“湾长制”才能有效果?

关道明:“湾长制”是原国家海洋局于 2017年年初提出来的一项重点任务。它借鉴了“河长制”“湖长制”的经验,是当前海湾河口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

2017年,《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并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浙江、秦皇岛、青岛、连云港、海口“一省四市”先期开展了“湾长制”试点工作。“湾长制”的根本,是建立一种工作协调机制、责任压实和追究机制,是一个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和负责机制,并不能取代各部门所履行的职责。“湾长制”实施一年以来,效果很好,尤其是浙江,今年“湾长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会就在浙江召开。浙江的“湾长制”有三个优点:一是把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二是把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和当地的经济融合发展;三是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换到“湾长制”工作中,引入一些APP和监控平台,有良好的科技支撑。

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 30周年大会上,首次在中央层面的文件上提出了海南要实施“湾长制”。那么,“湾长制”下一步谁来操作?“湾长制”主要是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体。它借鉴了“河长制”的经验,“河长制”一般是双责任制,省委书记和省长是省级双总河长。“湾长制”不是要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而是一个协调的工作机制。现在的当务之急:一是在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国进行推开;二是如何有效地和“河长制”进行衔接,需要探索一些经验,具体解决可能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结合;中央出台标准规定动作,地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猜你喜欢
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