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丽
今天,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苏州经济,经历着以结构、产业、效率为代表的嬗变历程,以如水一般的坚韧姿态应对转型中的各种挑战。
苏州,是许多人梦里的苏州。
“君到站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2500多年的沧桑如天地一瞬,在从春秋时期就建立的古城中慢慢铺展。
苏州也在悄悄变换着模样。40年来,作为江苏省的经济中心,苏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构建起以大规模利用外资和制造业高度发达的产业结构。
今天,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苏州经济,则经历着以结构、产业、效率为代表的嬗变历程,以如水一般的坚韧姿态应对转型中的各种挑战。
“世界工厂”的前途
苏州位于江苏南部,东临上海,占据着长三角一个重要的位置,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
一份权威资料显示,2016年底,苏州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GDP更是高达154万亿元,排名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七。
曾经,苏州是上海的“后方工厂”。上世纪80年代,苏州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它以代工工业与乡镇企业起家,素以制造业立足。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苏州逐渐形成了以外资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外界一直这样评价苏州:转型发展“有高原,无高峰”,苏州缺少强大的本土科技企业,这固然与地域文化不同有关,也与苏州一直以来的发展模式有关。
也许,从某些方面来说,苏州就是中国的缩影。
所以,当面临经济发展新形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经济,也先于全国遭遇发展瓶颈。苏州市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早在2006年前后,苏州出口、投资、工业、用地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出现阶段性变化,下行压力凸显。
“打造苏州工业经济升级版”,是苏州这两年提出的转型目标。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苏州没有放弃制造业,而是坚守实业,力求迈向产业中高端,同时,前瞻性地布局新兴产业,拓展转型空间。
2010年,苏州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的72%、新兴产业占28%。2016年占比变为50.2%和49.8%。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
有人说,苏州的转型升级就像种树,超前谋划、梯度布局、注重培育、保持耐心、持续推进。
协调发展的启示
苏州在变。
2015年,苏州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首次过半,达到51 5%,实现了从“制造业大市”到“服务业大市”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也不是简单地此消彼长,而是二三产业融合共生、互为支撑。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如今在苏州服务业中占比超过50%。
苏州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在苏州的下辖县市中,昆山市经常位居县域经济百强榜第一,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也排名前列。苏州所走的经济强县的路子,“融入”和特色产业是助推器。融入体现在与上海等城市的合作无间。譬如,作为江苏对接上海的最前沿,太仓持续不断强化对沪合作,逐步实现与上海通关和物流一体化。特色产业则体现得更明显:昆山的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归功于其提升电子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生态立市培育新兴产业造就了张家港的经济腾飞……这种协同发展的基调,使区域之间不断走向合作共赢。
還有一张清单,更能说明苏州协调发展的理念:居民人均收^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城乡收入差别却是全国大城市中最低之一,城镇化率超过了75%;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十个区县产业各具特色,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都比较均衡……
苏州,其实没有变。
老城中心的那条平江路,仍最大限度地保持着江南水乡“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历史风貌。苏州沧浪亭上,有这么一句话,还在烛照古今: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或许,所有城市发展的终极意义,不过是让居住其间的人过得更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苏州过去所走过的路,它还将继续走下去,并且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