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双相精神障碍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2018-08-30 02:52何莉萍雷志洁
智慧健康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双相精神疾病精神障碍

何莉萍,雷志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甘肃 天水 741000)

0 引言

双相精神障碍又称为躁郁症,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反复交替进行或两者混合发作[1]。双相精神障碍多由心理、生理、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具有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2-3]。由于双相精神障碍能够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研究发现[5-6],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其整体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是该结论尚待验证。本课题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双相精神障碍患者76例,探讨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双相精神障碍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入院收治的双相精神障碍患者7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9-63岁,平均(34.52±5.71)岁;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及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15例;已婚24例,未婚11例,离异2例,丧偶1例。观察组38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8-65岁,平均(34.73±5.68)岁;文化程度:初中7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5例;已婚22例,未婚12例,离异2例,丧偶2例。本研究均在同伴支持服务督导小组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7]中双相精神障碍临床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能够接受个性化教育和同伴支持者;(3)能够完成问卷调查者;(4)患者或家属对本课题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者;(2)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3)由酒精和药物引起精神障碍者;(4)听力或语言障碍难以进行有效沟通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

1.3.1 个性化教育[8]

(1)教育方案制定: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及生活环境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2)健康教育:可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手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双相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调节情绪和控制冲动的方法等,强调按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其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教会家属在患者发病时的应对方法,使其能够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9]。(3)心理教育:双相精神障碍的心理较为脆弱,因此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表现出热情、尊重,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使其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找出症结所在,为其提供心理指导,如引导其如何表达愤怒和宣泄情绪,提高其应对冲突的能力,以便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10]。

1.3.2 同伴支持

(1)辅导员的招募。首先要满足这些条件:①年龄在18-60岁之间;②目前处于临床稳定期6个月以上;③无药物、酒精、药物依赖问题;④治疗依从性较好,能坚持服药;⑤有自制力,无严重躯体疾病;⑥有一定社会功能;⑦有帮助他人的意识与参加群体活动的意愿;⑧有家庭监护人,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较好;⑨高中或以上学历;⑩自主、主动、有责任心;⑪有能力保持有效的工作记忆;⑫最好是家庭住址离医院比较近,在市区附近。我们先将同伴支持服务推广至各临床科室,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患者积极踊跃的报名,要求参加同伴支持的服务。最后大家根据开展服务需要的上述条件,经过评估,从这些积极参加的康复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同伴辅导员[11]。(2)实施方法。同伴支持实施分为封闭式病区和开放式病区分开活动,每一期的活动都由两名辅导员两名督导员参与。我们制定了活动的流程。活动开始前,我们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前一周与辅导员一起拟定主题,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相关活动的辅导员督导员碰头,将活动的流程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一起讨论,做好准备。活动开始前提前四十分钟在过一遍流程,确保活动顺利。活动的流程是两名辅导员先做自我介绍,然后辅导员讲解今天活动的主题、意义以及活动当中的注意事项,强调保密原则,一起朗读辅导员宣言,康复者们相互介绍自己并认识对方,热身活动,辅导员转折性分享热身活动的意义转入主题活动,活动之后是大家的分享环节,最后辅导员总结并唱我们的园歌,和督导员一起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对服务活动的支持。我们的另一名辅导员会将全程活动记录下来,最后留有影像资料[12]。

1.4 观察指标

(1)YMRS评分和HAMD评分。采用YMRS量表和HAMD量表评价患者躁狂和抑郁发作情况,得分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13]。(2)FAST评分。采用FAST量表从自主生活、职业功能、人际关系、休闲等方面评价患者的整体功能损害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FAST评分[14]。(3)自我管理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理能力、健康教育水平、自我防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自我管理水平[15]。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YMRS评分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分,±s)

观察组(n=38) 18.26±3.419.82±1.22 21.53±3.46 10.47±1.02对照组(n=38) 18.03±3.26 13.56±1.79 21.15±3.0814.65±2.68 t 0.096 11.3270.163 12.873 P 0.782 0.0000.6270.000

2.2 两组干预后FAST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主生活、职业功能、人际关系、休闲等FAST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FAST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后FAST评分比较(分,±s)

观察组 381.36±0.52 5.87±0.856.27±1.13 1.45±0.38对照组 381.79±0.347.29±0.93 8.63±1.271.93±0.46 t / 8.62711.36510.973 9.758 P / 0.003 0.0000.0000.002

2.3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自理能力、健康教育水平、自我防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自我管理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s)

观察组 3883.28±6.32 89.71±5.1878.65±6.3876.29±4.53对照组 3858.26±5.3468.73±3.22 61.55±6.79 57.93±2.81 t / 15.62814.533 12.37814.695 P / 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双相精神障碍是临床上常见重症精神障碍,在间歇期患者完全处理正常状态,但在发作期患者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物质滥用、产生自杀观念等情况,对其生活质量危害较大。由于该病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无限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16]。但是,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其存在悲观、绝望的心理,消极面对治疗;此外,部分患者对疾病的危害程度了解不足,导致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用药依从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常规的健康教育仅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口头宣教,虽然能够满足患者在院治疗时的基本需求,但是无法顾及到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了解不充分,不利于疾病的长期防控[17]。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疾病控制效果。本院对双相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同伴支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YMRS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用于双相精神障碍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个性化教育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认知程度和理解能力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应对能力,还能够使患者掌握到发病时情绪控制和宣泄方法,并通过心理教育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了患者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中[18]。但是,仅仅采用个性化教育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影响有限。同伴支持是指曾经面对、遭遇和克服不幸及灾难的人们能够为面临同样境遇的人提供有用的支持、鼓励、希望,甚至成为良师益友;同伴间彼此组织在一起,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引导、帮助他人,成员相互之间无等级,能够彼此聆听,讨论问题,能分享许多医务人员没有的病患知识及经验,为自己增加社会角色感,树立典范,获得支持,使更多的人能接纳这个群体,减少偏见,为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由于同伴支持成员均为双相精神障碍患者,因此更容易引起共鸣,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减轻病耻感,沟通更为自然,交流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使患者能够充分得到支持和帮助,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19-20]。将同伴支持用于双相精神障碍患者中具有以下优点:(1)对患者而言,提高疗效,降低复发,能够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服务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2)对同伴而言,“服务提供者”的社会角色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感到成就感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多关注自我,少关心他人,同伴工作帮助他们实现了角色的跨越,同伴服务让康复的患者体会到了工作的内涵,也是其未来从事其他工作的一种过渡。有益其持续的康复。(3)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同伴可以在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很好的向患者解释医生的医嘱,把患者的意图和想法转达给医生,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4)对社会公众而言,长久以来,社会上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歧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很低,2005年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仅为30%-40%。通过同伴支持可以让康复患者为他人提供服务,参与精神疾病知识普及工作,从社会角色的角度肯定其可以自食其力,是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使社会公众能平等待他们,了解到精神疾病可以被临床治愈,加强了公众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识,从而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惧,淡化歧视,也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反过来,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也可以对他们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更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本研究中,观察组自主生活、职业功能、人际关系、休闲等FAST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选择病情稳定、文化程度较高、沟通能力强、性格开朗的患者作为组长,使其能够以身作则,为组员做好表率,同时对组员进行督促和帮助,有助于提高组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自理能力、健康教育水平、自我防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自我管理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将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用于双相精神障碍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本研究中,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双相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改善整体功能损害程度,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相精神疾病精神障碍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