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向煜
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今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网红图书馆刷爆朋友圈,它是园区首家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智能图书馆。在30m2的独立空间里,蕴藏着园区企业的科技智慧,园区人的无限创意,以及园区人对阅读的向往之心。
“运营半年以来,图书馆内78%的书都被借阅过了”,苏州独墅湖图书馆馆长助力甄雨杨介绍,这家位于星海地铁站的24小时图书馆,在市民中的“点击率”还是很高的,虽然过夜的读者不多,但夜晚也会有不少市民前去借书。
30m2的空间不算大,但里面也容纳了2000册图书、2000种电子资源、500种听阅资源,实现2秒人脸识别、3秒扫码听书、5秒扫码阅读、15秒借还的便捷科技体验,又因为设置在地铁口,上、下班前来借阅的读者还是很多的。
小珍在环球188上班,以前她总是习惯拿着手机刷刷朋友圈、微博,或者是看看电子书,但自从发现了这家图书馆后,便慢慢拾起了阅读实体书的习惯。“买书很占空间,而因为去图书馆需要专程跑一趟,有点烦就开始看起了电子书。但这家24小时图书馆的设立,简直就是我们这些上班族的‘福音’,下班路上随时都可以进去挑书、借阅,如果内容精彩,一晚上看完了第二天便能重新选一本心仪的书目,别提多方便了。”
事实上,能够如此方便快捷地借阅书籍,也要感谢园区多家科技型企业的付出。就如甄雨杨所言,这里不仅是一家24小时图书馆,也成为了展示园区科技与文化交相辉映的融合“双面绣”。“市民可以从看、读、听、触四个立体维度感知数字人文交融的智慧城市成果。”
甄雨杨告诉记者,图书馆的内核“智慧大脑”由园区人工智能、纳米材料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百度云、泛普纳米、苏大维格、梦想人科技、嘉图软件等提供,深度开发科技成果与阅读文化的结合应用,呈现给不同层次受众差异化、个性化的体验方式——人脸识别、4D看书、扫码借阅等“黑科技”阅读方式都能在这里实现。
“科技的应用使得多种方式借阅、多种偏好使用便捷实现,我们观察发现,年轻人更偏好使用支付宝信用借阅功能,而稍年长者习惯于携带市民卡进入。”
此外,为丰富人文阅读气息,24小时图书馆内特别设置“喜悦电台”和“胶囊空间”两个特色文化区域。“喜悦电台”源于喜马拉雅和园区阅读品牌——爱阅的首字组合,每周都会新鲜上架图书+听书主题资源,一年48期主题推荐和园区阅读联盟的活动集聚,形成日日有推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文化氛围集聚。由园区明•美术馆绘制的胶囊空间,内设定制主题资源的听阅读PAD、耳机,让充满交流气息的图书馆多了一个私密的藏身之处。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到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将建成社区图书馆分馆或阅读服务点达150 个,其中“网上借阅、社区投递”自助服务点30个,“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不少于8 个。
其中,网上借阅、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重要创新阅读载体,不仅在科技文化融合、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在精准供给上也开展积极策划,对阅读进行“重新定义”,充分发挥馆员智慧,形成“选书大师”系列的精准阅读推送。“如划分出‘早安,晨之美’系列畅销书籍;‘地铁一小时’科技、职场、生活选编书籍;‘吴侬软阅’地方特色书籍;‘幸福家庭’亲子、老年、生活读物组合等,吸引各类分众探索阅读,爱上阅读。”
不容忽视的还有图书馆的细节设计,根据人流自动调控的智能温控、灯光感应系统、可旋转使用的智能电源轨道设备;或可爱、或温馨、或文艺的各类插图、小提示、座椅、书立、绿植……构成了独特而又温馨的阅读环境,慕名而来的记者、读者、参观者除了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新鲜感,更打动他们触感的是耳目一新的软装设计。
如今,24小时智能图书馆已进入全面无人值守、24小时运营阶段,作为园区标志性的科技文化融合示范阅读阵地,联通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产业因子,向园区老百姓呈现一个不间歇的阅读感知的空间。
夜晚的书店静心感知书本,生活自会给你惊喜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苏城24小时书店的工作人员毛毛,虽然晚上会有不少顾客前来看书,但真正整晚都在的人基本没有,大多数会选择在凌晨时分离开。即使是通宵待在书店的人,到了后半夜也会选择在店内休息,“书店里专门开辟一片区域供读者休息,座椅都是可以睡觉的。”
虽然苏州24小时书店的规模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但晚饭后走进任一书店,还是能看到人头攒动的阅读者们,或选书、或在这里静静读完。反正整座城市的阅读氛围,正在随着一家家书店的开门纳客,变得更加美好。
周六晚上9点,记者在诚品书店三楼看到,依然有不少读者在选书,而旁边可供阅读的区域,也是一位难求。我们随机与一位名为灿灿的读者聊了几句,她说自己6月份才毕业来到苏州,目前还在园区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大学时候就经常往图书馆跑,特别喜欢书店的氛围,实习比较忙,只有周末有时间,诚品书店拥有很多艺术类的书籍,我特别喜欢,所以一有空就来这里。只是有点遗憾,苏州诚品还未实行24小时营业,不然的话,平时就算下班比较晚,也可以过来看会书再回家了。”
听到记者与灿灿的聊天,邻桌的贺先生凑了过来。“我喜欢晚上来书店,即使人依然不少,但能够在夜里坚持来看书、选书的人,我相信更多的是真正爱阅读的。虽然彼此不会交谈,可能够彼此感知到对知识的向往,这种感觉还是很妙的。”
除了凤凰书城、诚品书店这类大型的阅读场所,园区还有很多“散落”在四处的书店,夜晚人也不少。比如斜塘老街上的坐忘书房,很多次晚上吃完饭路过,记者都会发现里面的热闹景象一点都不比白天差。
以坐忘书房为例,不仅给热爱阅读的市民,在夜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同时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也是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在平时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过不少受访者都会根据坐忘书房推出的各类活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参与进去,在里面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阅读、一起探讨。
“深夜,与书相伴,时间久了你会少一份无法入眠的焦躁,多一份成熟稳重的宁静。清晨呢?我想如果醒来就与书相伴,那么一年的生活都会变得饱满起来。”这是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位阅读爱好者发的,的确,无论白天还是黑夜,24小时任何一个时间段与书相伴的人,都会比不看书的人,收获一个更大的世界。快节奏的今天,书本拓展了我们生命的宽度,阅读也成了一种生活的态度。
唐冬云的朋友圈很神奇,仿佛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催促读书的“良器”。因为她朋友圈10条内容当中,有8条是阅读,而这8条中,又有6条是自己带着两个女儿一起阅读的内容。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社工委党群办副主任,她的工作非常忙碌;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生活也很忙碌。但无论多忙,她都会抽空进行阅读。“每年年初都会定下一年的阅读计划——50本书,其中10本是英文原版书籍。如今阅读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读书的一天,就好像是不完整的。”
每天晚上7点,唐冬云全家的阅读时光拉开了帷幕。“我和丈夫还有大女儿可凡会一人抱一本书,10个月的小女儿可攀则自己在游戏垫上玩耍。”一般情况下,她和丈夫会在10点到11点左右放下书本,可凡则会被要求9点左右回自己房间睡觉。“但很多时候,可凡会偷偷换个地方,把没看完的书看完。”
最让唐冬云骄傲的是,可凡在自己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回忆起大女儿的阅读之路,唐冬云还是很有心得的。“她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还经常需要操心她的作业,后来觉得长此以往不是办法,必须把好习惯先培养起来。”唐冬云回忆,那时候她开始实行“睡前亲子共读”法则,慢慢地,可凡也爱上了阅读,并且作业做起来也快了很多,“因为她想看更多的书,就必须早早地先把功课做完。”
今年暑假,可凡简直成了唐冬云和丈夫的“小老师”,不仅给爸妈定下了每天必须读50页书的计划,还时刻注意观察大人们的进度。
“我丈夫工作比较忙,有时候下班回来晚了,会有一些懈怠,可凡就会一直盯着他。”唐冬云还讲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丈夫读完了50页书想玩会手机休息下,可凡就对着他说,‘爸爸,你平时是怎么教育我的?自己怎么可以满足于只完成任务呢!’听到女儿这么说,丈夫只能默默放下手机,拿起床头的书本继续看下去。”
“我们家别的不多,就书多”,这个“多”字,不是我们通常情况下认为的成百上千册,而是大几千册,要知道,普通小学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就在5000册左右。“我们家有两个书房,一个是我和丈夫的,一个是属于两个女儿的,在布置上我也特别讲究,首先要有家的温馨,同时也会注意到便捷,在家里看书,‘随手有书’四个字很重要。”
“家里的藏书种类很多,我偏爱文史类,丈夫因为工作需要,阅读比较集中在管理类的书籍,可凡的书大多是伴随她成长一年年购买的,可攀虽然还小,但在她书籍的投入上,我也买了很多中英文绘本。”
偏爱的书籍种类不同,正好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因为丈夫喜欢精读管理类的书籍,每每聊到工作,都能给唐冬云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而爱看文史类书籍的她,也总能给女儿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女儿在阅读上的坚持,反应在课业上,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而每每看到还未满周岁的可攀,对待书本的专注程度,也让唐冬云很是心满意足。
除了养成了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唐冬云还热衷宣传全民阅读。2013年,她就发起建立了“湖东好娃娃读书会”,带领孩子们开启“四书五经”的游历之旅,随后几年,她陆续发起推广了“鸟巢图书馆”建设,推出“亲子阅读手册”,倡导家庭亲子定时、定量共读,以及“家庭共读计划”等等活动。经过多年的不懈耕耘,“湖东好娃娃读书会”、“鸟巢图书馆”项目等获得各类媒体的宣传推广,影响力与日俱增,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知识是最需要积累的,阅读是最好的积累途径。茶余饭后,睡前时光,与其让“手机继续成为一个器官”,倒不如拿起书本,开始属于你的人生积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