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v掉”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类型的演变

2018-08-29 11:00宫雪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宫雪

摘要: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v掉”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类型的演变。本文认为,“v掉”使用在方言范畴内体现为差异性,在性别和年龄范畴内体现为倾向性。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本文验证了前人关于使用频率增加会导致虚化程度加深的观点。

关键词:“v掉”;语言的社会变异;语义类型的演变;使用频率;虚化程度

一、绪论

“v掉”结构属于汉语中的特殊现象,需要进行研究,但据笔者观察,其在汉语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v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命中15篇文献。可见,有关“v掉”结构的文章较少,且研究内容集中在“v掉”结构本身,主要可分为四类:“v掉”的语义类型、语义类型的演变、“掉”的虚化机制、方言与“v掉”结构。为丰富该结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社会与语言这一视角探讨汉语“v掉”结构,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18.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问卷共计27道小题:第1至7题收集被试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地域、教育程度、是否有移居现象、常用语言等;第8至27题为问卷的主要部分,共计20题。题干是从BCC语料库中选取的20个包含“v掉”结构的例句,选项设置使用李克特五度测量法,要求被试根据对例句的认可程度及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打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所示:

(1)不同方言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v掉”结构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2)不同方言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v掉”结构三种语义类型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能否从中观察语义类型的演变路径;

(3)“v掉”使用频次与“掉”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2.1 方言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

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笔者对北方方言区和闽方言区的126份问卷进行筛选。北方方言区样本保留次方言为华北—东北方言,年龄在10—29岁的女性被试的47个样本;闽方言区样本保留年龄在10—29岁的女性被试的20个样本。

2.1.1“v掉”在不同方言中使用的差异情况

对北方方言区的47个样本和闽方言区的20个样本的问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北方方言区和闽方言区的被试的问卷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2.375,p=.020)。也就是说不同方言区中“v掉”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异,说明方言因素影响“v掉”结构的使用。北方方言区被试的平均分为57.89分,闽方言区被试的平均分为68分。由此可见,使用闽方言的人比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更习惯使用“v掉”结构。

2.1.2“v掉”的三大语义类型在不同方言使用中的情况

分别对北方方言区的47个样本和闽方言区的20个样本在三大语义类型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客体脱离义的p值为0.343,即客体脱离这一语义类型在方言范畴中不存在变异。客体消失义的p值为0.026,北方方言使用者得分均值为14.47,闽方言使用者得分均值为17.4。由此可知,双方在客体消失义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北方方言使用者对其认可度低于闽方言使用者。变化的实现、事件完成义的p值为0.01,北方方言使用者得分均值为13.88,闽方言使用者得分均值为16.85。由此可知,双方在这一语义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北方方言使用者对其认可度低于闽方言使用者。

2.2 性别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

为考察性别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笔者选取北方方言区,年龄在10—29岁的67名被试的问卷,包括男性23名,女性44名,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笔者选取闽方言区,年龄在10—29岁的26名被试的问卷,包括男性6名,女性20名,验证所得结果。

2.2.1“v掉”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使用的差异情况

对北方方言区所选样本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t=-1.466,p=.147)。也就是说,性别范畴中“v掉”结构的使用不存在差异。对闽方言区样本的分析所得结果(t=-1.371,p=.183)与北方方言区一致。

2.2.2“v掉”的三大语义类型在不同性别人群的使用情况

运用与2.1.2相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北方方言区的样本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分数在三大语义类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闽方言区的样本的统计同样验证了以上结论,北方方言区客体脱离义p值为0.1,客体消失义p值为0.055,变化实现、事件完成义p值为0.486;闽方言区客体脱离义p值为0.389,客体消失义p值为0.449,变化实现、事件完成义p值为0.096。

2.3 年龄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

为考察年龄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笔者选取北方方言区,性别为女性,年龄在10—59岁(10—29岁45名,30—49岁5名)的50名被试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2.3.1“v掉”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使用中的差异情况

对50名被试的问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t=.187,p=.853),即“v掉”的使用在年龄范畴中不存在明显变异。

2.3.2“v掉”的三大语义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的使用情况

运用和2.1.2相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上述50名被试的问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分数在三大语义类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数据为客体脱离义p值为0.955,客体消失义p值为0.526,变化实现、事件完成义p值为0.976。

2.4 频次对“v掉”使用情况的影响

陈洪磊(2009)提到频率可能是制约“掉”虚化程度加深的一个重要原因,“v掉”的虚化程度会随着其使用频率的增加而加深。根据2.1.2的统计结果,语义1到语义3,语法化(虚化)程度加深,方言范畴中不同变体的差异呈上升趋势。因此,根据陈(2009)的观点,笔者做出如下假设,“v掉”使用频率增加,虚化程度加深,方言范疇内不同变体的差异性增加。因此,笔者选取同2.1相同的被试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具体方法为,在两个方言区,分别取4个高频次、12个中频次、4个低频次“v掉”结构得分的平均数,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频次t值为0.001,中频次t值为0.087,低频次t值为0.1。根据以上数据,低频次>中频次>高频次,随着频次增加,虚化程度加深,差异性增加,验证了笔者之前的假设。

三、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的“v掉”结构

3.1 方言、性别、年龄三大社会范畴中“v掉”的使用情况及成因

3.1.1 方言范畴

“v掉”在方言范畴中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闽方言使用者对“v掉”结构的认可度要高于北方方言使用者。关于其成因,笔者将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历时角度看,“v掉”结构的产生是受南方方言的影响,元杂剧中较多,而元杂剧的一些故事有来宋南戏的渊源。从共时角度看,“v掉”出现在现代汉语中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即是普通话与方言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普通话的普及增加了其与各种方言的接触机会。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流行,打破了语言之间的隔膜,促进语言接触。因此,来源于南方方言区的“v掉”会在方言范畴内出现变异。

3.1.2 性别、年龄范畴

“v掉”在性别、年龄范畴中的使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存在“倾向性”。关于“v掉”使用在性别、年龄范畴内所体现的“倾向性”,笔者将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本身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从社会语言学看,汉语中的性别差异在语音上有所体现,女性往往表现出元音前化、音长加长等特征。此外,女性的话语风格比较委婉含蓄。“v掉”和“v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女性倾向于选择前者。从音长看,“v掉”长于“v了”,而且“v掉”较“v了”的表达更为委婉。从语言本身看,以元音“a”“o”结尾使语言风格显得俏皮可爱。“v掉”和“v了”相比显得更可爱,旺旺牛奶的广告词“再看我,再看我我就把你喝掉”,如果换成“喝了”就表达不出同样的效果。之所以把性别和年龄放在一起分析,是因为女性的幼化心理使得其言语风格与年轻人相似。

3.2 从语言的社会变异看“v掉”语义类型的演变过程

根据刘炎(2007)语料收集的结果,“v掉”三大语义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客体脱离,客体消失,变化实现、事件完成。陈洪磊认为“掉”的虚化程度从历时来看是逐渐加深的。本文从共时的语言使用中,同样发现了这一规律。据2.1.2的结果,不同方言区在语义1的使用上无差异,而在语义2、3上存在,可见差異度越高,虚化程度越深。由此印证了历时地研究成果,为语义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3.3“v掉”使用频次与“掉”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2.4统计分析的结果,“v掉”的使用频次增加,“掉”的虚化程度加深,同一社会范畴内不同社会变体在“v掉”使用上的差异性增强。频次增加,虚化程度加深,差异更显著;上面我们也提到,语义演变,语法化程度加深,“掉”的虚化程度加深,差异更显著。但在这里要做出不同的解释。高频次“v掉”结构在闽方言区的虚化程度高于其在北方方言区的虚化程度,造成了两个群体在使用上的差异性。虚化程度高,人们就更习惯用,相反,则不然,差异由此出现。

四、结论

本文以语言的社会变异为理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中“v掉”结构的社会变异情况。首先,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汉语“v掉”结构在方言范畴内存在变异,闽方言使用人群对“v掉”结构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北方方言的使用人群,而在年龄和性别范畴仅体现为倾向性。笔者对于方言范畴内的变异,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做出解释,历时上“v掉”形成与南方方言有关,共时上语言接触使其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年龄和性别范畴的倾向性,笔者认为其与女性的语言风格和“v掉”本身的语音表现力有关。其次,笔者探讨了事件完成义与变化实现义出现的先后顺序,认为前者可能早于后者出现。由此可知,从共时层面的语言使用差异,可以探索历时层面语义的演变历程,为语义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最后,笔者通过数据验证了使用频次增加会造成虚化程度加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