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2018-08-29 11:00赵悦婷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赵悦婷

摘要:自陶渊明创造《桃花源记》以来,“桃源”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文人墨客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追寻,本文以王维的《桃源行》为研究对象,从道教神仙观念和佛教净土思想两方面对《桃源行》故事来源进行探究。

关键词:桃源行;神仙观念;净土思想

《桃源行》是王维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就其来源,可追溯于东晋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但由于种种原因,《桃源行》却没有受到世人的重视。

王维《桃源行》虽然取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两篇有着质的不同,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就说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际上只是一个逃避乱世,没有兵灾人祸的空想乐园,一个政治的乌托邦;而王维的《桃源行》则是一个神仙境界,他避开写实的细节,通过静谧,虚幻,奇妙的世界表现一个属于宗教的,哲学的乌托邦,一个仙人的乐土。[1]”

一、道教神仙观念对《桃源行》故事来源的影响

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宏伟阔大的时代,唐代宗教文化思想空前繁荣,对佛道思想大力推崇,加之社会繁荣,文化多元以及统治者的极度重视,为唐代文人提供了桃源情节的温床,他们既有着像杜甫一样关注黎明百姓的胸怀,又有着像陶渊明一样闲适冲和的隐逸桃源梦,王维的《桃源行》就是脱胎于这样伟大的时代。

作为盛唐时期的王维,其一生的思想更为丰富复杂,儒道佛思想几乎贯穿其一生,《桃源行》的创作就是其受佛道思想影响的外现。

在道教神仙观念的文化中,道士极力推崇“洞天福地”思想,及至盛唐,帝王给予道教极大的支持,司马承贞得到唐玄宗的扶持,编写了《上清天宫地府图》,并列出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并标明洞天及福地的地理位置。自此,洞天福地说建构完成。

《说文解字》记载:“洞,急流也,从水声,天,颠也,至高无上,[2]”许慎认为“洞天”的产生来源于人们对洞穴拥有至高无上的时空天地幻想,况且洞穴中有水,可居住,是修仙得道的好居所,道教采纳了这一思想,对于洞一般解释为“通”,洞天即“通天”之意,人能够与天相通,这一观点对道士修炼是一个很关键的内容。而王维的《桃源行》中:“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3]”诗中言渔舟顺溪而下,溪水两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豁然开朗一片平川。丛丛绿树宛若云霞绮聚集,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桃源行》正是渔人沿洞而入发现的奇境,无论是洞前花树缤纷的美景,还是洞中千家散花竹的幽静,都符合道教神仙修炼的洞穴情节。

福地,道教认为一切美好的地方皆可称为福地,道士修炼必定要选择一块人杰地灵之地,方能羽化升仙,《桃源行》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清晨,家家打扫花径;傍晚,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正是这种依山傍水,人民淳朴,又可以躲避战乱灾祸的圣土即为“福地”。

二、佛教净土思想对“桃源行”故事来源的影响

王维一生的思想中,因其母亲向佛,耳濡目染之间不免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晚年的王维更是有“诗佛”之称,可见,《桃源行》的创作与佛教净土思想不无存在一定的关系,佛教中所提出的“净土”,是一个没有烦恼和贫苦的极乐世界,佛构建这样的世界来使众生的生死之心得到开解,这样的净土对于信徒来说能够洗涤痛苦,淘汰贫穷,并留下美好的无所不有的未来。

《桃源行》中,“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4]”《桃源行》中描绘的桃源世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人民淳朴,安居乐业,这与佛教“净土”极为相似,从一定层度上说,王维的桃源世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凈土”世界。

三、总结

如上所述,道教洞天福地的神仙观念对“桃源行”故事的建构不无关联,诗中无论是沿洞而入的奇境,还是祥和宁静的福地,亦或是“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离奇仙境,都与道教洞天福地说相关联。《桃源行》所呈现的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的世界,这又与佛教净土思想说极其相似,不得不说“桃源行”故事的来源与佛教净土思想也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思颖.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与王维《桃源行》的比较研究[J].文学研究,2015(3).

[2](汉)许慎.(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29.

[3]《全唐诗》(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9.

[4]《全唐诗》(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