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
摘 要: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并未较好地养成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但这一现象在学习过相关课程后得以显著改善。教育实践证明,打造充满活力的课程、营造清幽古雅的氛围,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高校实现学生态度积极转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国学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代大学生不论从民族情感还是自身发展,皆应主动学习国学文化基本知识,体验其精神内涵,并承担起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则有责任和必要研究与探索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引导青年学子塑造雅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随着“国学热”现象不断升温,许多高校已开始加大对大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力度,诸如国学院或国学专业的设立、国学普及课程的开设、国学社团和活动的组织等。在培养过程中,一些高校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但也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在教育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等,实际效果则难免会受到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即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学文化兴趣度的真实境况。
为形成客观真实的认知,笔者面向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26份,涵括文、理、工科共21个专业。本文即基于这些调查数据展开论述。
态度对学习而言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关于学习的学习态度系统,也称观念系统,他们会使用这套观念系统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也会不断对已有学习观念系统进行批判和反思,并不断调整以指导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分析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对国学文化的态度,是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国学文化教学的首要问题,对高校国学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调查数据显示如下。
1.刚进入大学时的态度
多达76.6%的学生坦言在刚入学时对国学文化“没兴趣”或“兴趣不大”,其中30.5%的学生对学习国学文化持“可有可无”态度,持“有些排斥”态度者占1.5%,持“兴趣不大但有必要了解”态度者占44.6%。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未较好地受到国学文化方面的兴趣培养。所幸的是仅有极少数学生持排斥态度,且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学习国学文化的必要性。
另外,23.4%的学生则表示在刚入学时对国学文化“有兴趣”或“很有兴趣”,其中20.7%的学生对学习国学文化持“有兴趣并能主动接触和学习”的态度,持“喜爱国学文化胜过时尚文化”态度者占2.4%,持“钟爱国学文化”态度者仅占0.3%。可见仍有将近1/4的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具备了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尽管钟爱者的数量很少,兴趣浓郁者也不算多,但这部分学生具有学习国学文化的主动性和良好基础,这对其在大学阶段深入学习国学文化是十分有利的,培养好这部分学生亦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相关课程学习后的态度
数据显示,大一新生通过“中国文化”等课程学习,对国学文化的态度相较入学之初有了显著改善,持“没兴趣”或“兴趣不大”态度者比例由76.6%骤降到33.6%,其中已不再有学生对学习国学文化持“排斥”态度,持“可有可无”态度者也仅占3.6%。而持“有兴趣”或“很有兴趣”态度者比例则由23.4%跃升至66.4%,其中持“喜爱国学文化胜过时尚文化”态度者比例由2.4%升至12.2%,持“钟爱国学文化”态度者亦由0.3%升至2.5%。可见大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度并非取决其先天资质,而在于后天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是具备通过教育培养起对国学文化興趣的可能性的。
“学习兴趣是学生所有学习动力中极为重要和活跃的部分,有兴趣的学习与无兴趣的学习相比,前者可以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可以带给人丰富有趣的生活,可以使人愉快而开心地生存发展。”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秉承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理论,致力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3.未来所期望达到的态度
在此调查中,对国学文化持“没兴趣”或“兴趣不大”态度者比例进一步下降到9.3%,其中仅2.2%的学生对将来国学文化的学习仍坚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而表示“有兴趣”或“很有兴趣”者比例则进一步上升至90.7%,其中持“喜爱国学文化胜过时尚文化”态度者比例升至24.2%,持“钟爱国学文化”态度者比例亦升至8.6%。可见国学文化固有其独特魅力,相关课程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绝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接触后,已逐渐培养起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具有进一步提升兴趣的想法和要求,并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明确学习目标,给予合理定位,有些学生甚至给自己提出了相当高的努力标准。同时也说明,课程教学还存在不足,仍有少部分学生没能产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也没有更高的期望。这正是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积极思考和设法解决的问题,国学文化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大学阶段本应是国学文化素养培育的深入阶段,但鉴于前文分析的现状,多数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并未较好地受到国学文化兴趣的培养,因而先要推进通识教育,让全体大学生增强对国学文化的了解并提升其兴趣。另则对部分钟爱国学文化的大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具备某项国学文化专长,并能领会国学文化的精神内涵,成为自觉传承者和弘扬人。笔者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培育,自办学之初就提出了“专、通、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在这一方面做了诸多的实践。
1.打造充满活力的国学文化课程
学校提出“活力课堂”概念,其定义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精心组织的合作性、探索性学习,实现‘高认知度和高参与度的教学”。笔者执教的《中国文化》课即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了国学文化方面的多门通识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教学讲究通俗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力求激发课堂活力以提升学生兴趣,扩展其国学文化视野。
从前文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可见,打造充满活力的国学文化课程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65.2%的学生认为态度的积极转变是源自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54.2%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更为丰富的课程以提升自己的国学文化素养。因而高校应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和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来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一则要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点,并根据其期待来开设相应课程,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二则应加强教学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营造清幽古雅的国学文化氛围
自主学习也是国学文化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调查中21%的学生认同这一观点。因此,高校应重视“自学”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大学生富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弥补其在应试教育阶段“自学”上的缺憾。
国学文化素养的提升绝非朝夕可成,而在于日积月累的养成。调查中18%的学生认为其对国学文化态度的改善亦源自学校良好國学文化氛围的浸染。为实现这一效果,天华学院修建了三百米文化长廊“修身苑”,营造出画栋雕梁、诗文满壁的国学文化氛围;创建天华国学网,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国学文化知识;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并开辟“国学经典”专区,营造古雅清幽的阅读环境;此外还在校园中开启多个电子宣传屏,滚动播出国学经典格言,这些举措皆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文化的熏染。
3.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活动
调查中高达81.1%的学生期待学校能提供更多近距离接触国学文化的机会。为顺应学生需求,学校坚持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倡议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阅读30部经典名著,并录制“天华教你学国学”系列视频进行导读;提倡“雅乐修身”,组建天华雅乐团;举办书画展、汉服秀、成人礼、孔子文化节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建立国学社、文学社、汉服社等国学文化社团;此外还不定期地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上海昆剧院等艺术机构来校展演。各具特色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参与中颇有收益,调查中许多学生表示其对国学文化态度的积极转变亦得益于此。
高校是大学生国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但非唯一阵地。大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为大学生不只是高校人,更是社会人。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当下“时尚文化氛围太浓”,不利于学习国学文化;52.1%的学生感叹“平日接触国学文化的机会太少”;55.4%的学生希望电广传媒能多制作和播放弘扬国学文化的节目;49.1%的学生希望全社会能着力营造弘扬国学文化的良好氛围。总之,唯有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整合文博场馆、名胜古迹、电广传媒等优质资源,方能让优秀国学文化在青年群体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1]包乌力吉仓,白晓丽,姜永志.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态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教育导刊,2017(4):82-86.
[2]牛亏环.学习兴趣研究进展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33-36.
[3]王 蔚.教学之本在课堂[N].新民晚报,2016-12-29(A4).
[4]李 英,郝微微,沈宇弘.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以上海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学园,2013(26).
[5]牛春娟,郑奥文.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
[6]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西方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缘起、进展及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13(2).
[7]周晓平,杜桂萍.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观分析与培养[J].理论界,2013(1).
[8]范起东,曾明友.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对策研究——以工科院校“90后”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8).
[9]严丽纯.我国学习观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11(30).
[10]黄兴国.大学生学习观的形成与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
[11]陈向明.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
[12]冀慧颖.态度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及其引导[J].教学与管理,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