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对马中合作的关丹产业园区建起了长长的围墙怎么看,他表示应该予以拆除。他说,产业园区不是外国领土,同样需要遵从马来西亚法律,产业园用绵延的围墙把自己封闭起来,还阻挡马来西亚人进入的做法,并不符合马法规。他表示:“正如我们在中国时会遵循他们的法规一样,我们也期待中国人在马来西亚时,能遵守我们的法规。”
他的这一表态立刻受到关注,一些西方媒体参与炒作。
然而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近报道,根据中马两国政府协议2012年设立的关丹产业园区并没有设围墙,当地人看到的围墙实为联合钢铁(马来西亚)集团公司在该园区设立的工厂的围墙。各种车辆可以自由穿过关丹产业园,园区内还经常有上百个马来西亚小贩的摊位做各种生意,他们并未受到产业园区管理者的驱赶。
各家工厂设围墙,这在马来西亚其他产业园区也是惯常做法,在全世界也属流行管理模式。一些马来西亚人显然错把钢铁厂的围墙当成了产业园的围墙,以讹传讹,错误的信息甚至传给了总理。
马哈蒂尔总理主张奉行扩大对华友好合作的政策,他在不久前访华期间还呼吁中国公司前往马来西亚投资,增加对马技术输出。但是他对一些具体中资项目的表态又引起困惑,像这一次,他把围绕一堵围墙的争议上升到国家主权的层面,很令人诧异。
中国投资者肯定没有侵蚀马来西亚主权的意图,关丹产业园区是两国政府共同推动设立的,中方管理机构不可能在那里“执法”,整个园区接受马来西亚法律的保护,并在该法律体系下运作。如果园区的生产经营与当地人的利益发生摩擦,政府也应通过协调方式予以化解。这样把问题朝主权的方向引,对当地舆论大概只会起到刺激作用。
我们不知道马来西亚的竞选文化在这当中起了多大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话传到中国,公众会觉得很刺耳,而且这肯定会让中国投资者担心马的舆论氛围,以及这种氛围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在马的投资安全。
西方媒体报道说,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项目也被马哈蒂尔点了名,他表示碧桂园在马开发的房产只能卖给马来西亚人,不能卖给外国人。而原来的协议并非如此。马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部长朱艾达28日说,马哈蒂尔的这一说法并未形成实际有效的政策法令。
扩大中马合作显然是马哈蒂尔政府的真实意愿,只是马哈蒂尔新政府有一些不同于以往政府的理念,这种变化对马来西亚来说大概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中方一方面应当体谅、适应马来西亚的内部调整,对开展中马合作不动摇,一方面中国公司要勇于捍卫自己的利益,中国政府也要帮助它们维护自己利益,让中马既发展合作、又依法依规解决纠纷成为一种常态。
马来西亚奉行政党轮替制度,这会鼓励一些比较刺激的对外言辞,对于这一点,中方总的来说不应与马方太计较。但如果有些马方的表态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我方也应当说清楚,不应放纵一些不实的说法在中马间传播。中国既与马保持总体上的友好合作路线,又不回避就一些具体争议表达我们的看法,这也应是一种常态。
中马合作显然没有出现某一方思维上的转变,两国的各自利益、共同利益都处在原有格局上,加强合作是双方优化中马关系的最佳选择。作为中国媒体,我们想提醒马方,吉隆坡说的很多话都会通过互联网传到中国,引起中国公众的不同反应。而中国公众如何看中马合作,对马来西亚的利益并非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