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雅侃
独角兽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贵。美国著名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进行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这个词随即迅速流行于硅谷,并且出现在《财富》封面上。
一言以蔽之,独角兽企业,一般指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企业。如今,全球每5家独角兽企业里,就有2家出生在中国;全球10大独角兽企业中,半数来自中国。为何我国涌现出这么多的“独角兽”?独角兽热,这究竟是转型期的新动能蓄势?还是被“炒”起来的虚胖,让我们一起透过热潮,冷静思考,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现象。
(一)
6月27日,普华永道发布“独角兽”CEO调研2018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未来3年将是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报告发现,在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中,交通汽车行业融资总额排名第一,其次是金融科技。港股是最受独角兽企业青睐的资本市场,其后依次是美股和A股。另外,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大多已经拥有了海外发展计划。
报告是2018年4月至6月采用问卷调研、面对面访谈、数据模型分析和文本分析4种方式统计的结果。共有101家超过13个行业的中国独角兽企业高管参与其中。2017年,独角兽企业年度融资总额排在前三的行业依次是交通/汽车、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监管利好有助于交通/汽车行业的成长,而近期金融科技类企业受监管因素影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大热的电子商务领域融资额呈现下滑趋势,这是由于新风口的涌现和2C投资红利周期的下行造成的。不过,过去3年依然是2C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2B投资呈增长趋势。企业服务“独角兽”数量虽然最多,但单笔融资额逊于2C企业,融资总额屈居第三。
普华永道全球TMT(通信、媒体及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伟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种对资本市场的选择,与独角兽企业的新经济性质关系密切。新经济企业最大的特色是前期的投入较多,所以前期经营时,很可能没有盈利,甚至产生了较大亏损。周伟然解释,这种亏损是会计标准上的,独角兽企业会使用很多金融工具,包括招募资金、给员工持股权等,这些金融手段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上就会成为成本或费用,这令其显示不出足够的利润指标,无法满足A股上市对利润的要求。港股和美股对公司没有盈利要求,因此很多独角兽企业会转向港股或美股上市。
(二)
“独角兽”的价值判断在于是否有不可复制的独占资源,比如核心技术、独特的销售渠道、独特的公司资源。有核心技术的独角兽企业未来可能会变成现金牛型企业,会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中国典型的几大独角兽企业各领风骚,这里有必要对前7位所谓估值加以点评—
一是蚂蚁金服。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大树,蚂蚁金服成为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企业,目前估值4000多亿人民币。二是小米科技。这家公司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只有1年8个月。面对近两年开始走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也逐渐扭转在大家心中“智能手机制造商”这一印象,相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小米依然会是一家让人期待的公司。三是众安保险。该公司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1年9个月。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众安保险,背后有蚂蚁金服、中国平安、腾讯等国内巨头的投资,同时也是个拿到互联保险牌照的企业。众安保险的高估值,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对保险业未来的想像,因为它站在了“互联网+”战略的风口上。四是滴滴快的。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2年5个月。滴滴快的现在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入华的Uber,也是它在国外的对标对象。而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向来难以预料,不少国外“原版”互联网企业都在中国市场遭遇失利。五是Apus Group。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仅仅7个月。该公司由360前副总裁李涛创立,是一家专注于海外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公司。Apus的特点,就是把自己定位成一家国际化公司,产品推出时即支持25种语言。目前,Apus拥有约20%的外籍员工,超过90%的用户来自海外, 其桌面已成为全球第7大移动应用。六是贝贝网。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是9个月。简单地说,贝贝网的模式相当于母婴用品中的唯品会,也同样采用了模式和移动购物。之所以贝贝网能从一干母婴电商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采取了非标品模式,即不追逐奶粉、纸尿裤等母婴标品中的大品牌,让商品销售更加多样,这也为其他还在红海中苦苦挣扎的电商提供了解决之道。七是爱屋吉屋。从成立到估值达10亿美金,时间1年2个月。爱屋吉屋走的是房屋中介O2O路线,借着移动互联网的大风,采取佣金减半、去门店、全城一对一带看、互联技术量化经纪人服务口碑等措施,在短短的时间里“飞”了起来,业务在北上广深迅速铺开,甚至还有“只用120天的时间,拿下上海租房市场28.95%的市场份额”的市场传说。
至于“独角兽”的估值,有专家分析,给一家上市公司估值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行业属性、竞争优势、公司治理等,而且在不同时点估值可能会出现行业倾向性。目前互联网、医药类公司较受青睐。当然,我们在分析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时还需要看到,除估值必须超过10亿美元这个最为直观的入门级标准外,这些企业其实还有其他的衡量标准。首先,带来的产品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但当人们习惯这种方式后,会觉得习以为常,不可或缺。例如,阿里巴巴刚刚创立的时候,大多数国人认为是天方夜谭,没有见面、没有亲眼看到实物,怎么可能付钱去购买商品?如今,淘宝购物成为许多购物者最为常见的购买渠道,甚至消费支出比例最大。其次,都改变了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企业都是创新企业,不会让消费者去做不同的事情,而是让消费者成为不同的人。再次,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甚至最后都会超出独角兽企业的创立者可以想象的极限。
(三)
面对当前独角兽企业市场酣战的情势,国内外不少专家都开出了药方,目的是要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在医疗领域可以作为。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1亿65岁以上的人群,有超过5亿人成为城市中产阶级;2030年心血管患者人数达到3亿,1.5亿糖尿病患者和500万的癌症患者,都对医药医疗的创新提出需求。2015年以来,业界形容药监部门再也不会用“保守”一词,更多的是用“改革步伐大”这样的词汇。真正呈现给外界医疗系统锐意大步改革的发令枪在2015年已经打响。有专家称,中国创新动力点会在医疗领域开花,医疗投资生态系统正在向成熟发展。如果从成果和应用的技术来看,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规模。如果从投入来看,应该有很光明的前景。
二是要尊重市场规律。独角兽企业不是哪些部委根据几个僵化指标筛选出来的,而是市场选择出来的。所以我们首先在执行政策中不能机械教条僵化,不能搞运动,让其回归市场的正确轨道,既要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要与资本市场改革结合起来。其次,运动式的让所谓独角兽企业回归或快速IPO缺乏对市场影响的考量,这恰恰是我们的现行发审制度、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之下的顽疾,对市场的资金冲击、情绪冲击是必然的。再次,很多这类企业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且境外股市高涨,股价很高,投资者分享其成长红利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要谨慎海外扩张。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大多已经拥有了走向海外市场的计划。有专家称,目前有31%的独角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首选地区是亚太,约1/5的企业表示目前暂无海外扩张计划。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市场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土。另外,日韩的科研实力和高端人才储备对独角兽企业也颇具吸引力。有专家指出,独角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容易走向国际化,去海外市场发展空间极大。此外,国内这类企业也希望能与国外企业合作,除了能够进行股权投资、达成两地共通、放大市场之外,还可以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实践各种新技术的融合。
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是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必须要做技术领先和人才优势的引领者。技术领先体现在新技术、下一代技术上,如大数据、智能制造、AI等。伴随着新技术发展,资本市场也在扩容,这些新经济公司反而选择在海外上市,导致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够健壮。分析和研究目前独角兽企业的得与失,对我们石油石化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