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广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8-08-28 08:27覃信刚
中国广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广播

覃信刚

【摘要】广播自上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过多次的冲击和困境,为何都没有掉队?本文从广播的昨天、今天及明天三个视角入手,梳理和阐述广播与社会经济、政治,广播与受众以及广播与商业等之间的关系,分析广播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认为未来广播一样大有可为。

【关键词】广播 永不掉队 广播受众 可视化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06年的圣诞前夜,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雷金纳德·费森登(RiginaldA.Fessenden)做了一次广播试验,他朗诵了《路加福音》,演奏了小提琴曲,播放了亨德尔(Handel)的《慢板》。有专家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播。①从那时到今天(2018年)已有112年,广播经历了多次媒体变革的冲击。每一次新出现的媒体都声称敲响了广播的丧钟,但是,广播却一再浴火重生,不断发展创新,在主流媒体中永不掉队。《永不掉队》本来是苏联军事作家冈察尔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年龄偏大的工程师葛洛巴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一名战士,在战斗行军和学习求知时战胜重重困难、“永不掉队”的故事。《永不掉队》曾收入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这个书名在当时非常流行,它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人去努力工作和学习。回忆广播112年的历程,展望广播的未来,笔者觉得借用这个书名比较恰当,就用“永不掉队”来为广播正名。

一、广播的昨天:为何“永不掉队”

广播诞生以来,曾遭受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兴起的有声电影的竞争、30年代初期的报纸的打击、40年代电视的到来特别是以后彩色电视的冲击,以及90年代互联网的挤压,从而形成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在每次危机面前,都有所谓的未来学家、焦虑学者宣称:广播即将消亡,或将在10年内消亡。这种看似“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刺激广播人内心痛点的论调,并没有展现出真实的图景。相反,广播在众多媒体中屹立不倒,在112年的历程中两次创造了辉煌。

1.广播是地球村的部落鼓,既具全球性、全国性,又具地方性,其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

上个世纪30~40年代,是领袖广播时代,在国家危难、民族危急的时刻,许多国家的领袖发表广播谈话,进行国家、民族的救亡活动。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总统在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严重时期,向美国人民发表了第一次广播谈话,后来被称为“炉边谈话”。罗斯福展示了广播政治传播的力量,他让美国人民感到是自己在直接与总统交谈、分享问题和看法,参与国家的治理。罗斯福执政期间共发表了30次“炉边谈话”,被称为“广播总统”。而在英国、法国和当时的苏联,广播发挥的政治、军事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逃离法国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的“自由法国”的广播演讲,1941年在希特勒入侵英国时丘吉尔发表的《我们将战斗到底》的广播演讲,1941年斯大林在红场阅兵发表的广播演讲,都是广播政治传播的里程碑,对当时的军队和人民产生了巨大影响,凝聚了广大军民的力量。在出现广播总统和总统广播时,还出现了广播夫人和夫人广播现象。1943年2月28日,宋美龄在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发表的广播演说,有8000多万美国人收听,出现了“十足的喝彩和鼓掌之风暴”,②令美国整个国家为之倾倒,这是广播国际传播的里程碑。而国际广播在各个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更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概括的。广播具有全球性、全国性,更具本土性。去年笔者去新疆、内蒙古农村调研,还可以看见村村寨寨有广播播音室,家家户户有大喇叭、收音机,由此也可以看出广播的影响力。

2.广播是受众需求的“匹配”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n)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信息”“麦氏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信息有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③由此延伸,笔者觉得从广播的历史来看,广播更是受众需求的匹配。广播诞生时,是为了满足受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因为那个时候受众想知道天气的情况,才开始试验广播,并开办了天气广播。而古巴的受众想随时知道时间,于是出现了15分钟报时的时钟电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想知道战场的现实场景,于是又出现了现场报道。彩色电视出现以后,广播朝地方性媒体演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化电台。如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受众希望能有一个专门播出新闻资讯的电台,这时,1010全新闻电台应运而生。华盛顿的受众希望能完整了解政府信息,于是联邦新闻台出现。而在中国,当汽车时代到来时,驾车族希望能掌握更多的交通信息,交通广播又很快诞生。目前,全世界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余种类型电台,如乡村电台、怀旧电台、摇滚电台、戏曲电台、故事电台、谈话电台、宠物电台、长书广播,等等,成千上万的类型化广播节目遍布世界,无处不在,类型化电台和节目匹配了受众的需求,同时也使广播再创了辉煌。

3.广播具有公益性、商业性,但公益性优先或大于商业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周鸿铎教授为代表的关于广播电视具有经济属性的探索,涂昌波同志关于广播电视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三种需求性的论述,黄勇研究员关于广播电视具有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属性的概念表述,都具有理论上的独到之处,是这个时期关于广播电视属性理论研究和概念体系建构的宝贵成果。但是如果从业界习惯和体制视角来看,广播在平时工作的时候讲的就是宣传和创收。宣传是公益性的,不收一分钱;创收是商业性质的,要尽力多盈利。二者之间公益大于、优于或高于創收。从体制来看,全世界广播事业有国营、公共和商业三种体制,国营、公共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公益、公共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商业占主导地位。有不少教科书认为,美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典型的商业体制,商业占主导。实际上,美国的对外广播都是国营,如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公共和商业在美国国内并行,商业占主导,但公共广播近几年发展也很好。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现在有1000多家分电台。中国是典型的公益广播体制。有一些专家认为,要把广播电视全推向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其命运。在这里,笔者要强调,广播不都是商业性质,它主要的属性是公益。就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而言,广播的公益性成分要大于或优于商业性,这也是它永不掉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4.广播文化独特、多元,具有大众性

就广播、电视、网络来说,各类媒体的文化积淀是很不相同的。总的来看,广播比较平民化、多样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广播比较平实、宽容、节俭。1932年开始,美国报业开始打压广播,阻止通讯社向电台提供新闻,电台默默忍受,自己组织队伍,“自己走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成立,对新闻电台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全新闻电台以宽广的胸怀,拥抱电视台,与竞争对手携手合作共赢。互联网出现后,网络中大量出现盗版的电台节目,电台也并没有以拒绝的心态看待新媒体,而是积极拥抱、融合新媒体。

也正是广播的这种文化,成就了它永不掉队。

二、广播的今天:为何没有掉队

近年来,传统媒体呈衰落状态,报纸、电视广告雪崩式地下滑。以去年为例,《京华时报》《东方早报》《贵州商报》《上饶广播电视报》《新余晚报》《楚天金报》《攀枝花晚报》《燕赵都市报》(冀中版)等报纸正式停刊。过去报纸越出越厚,被称之为“厚报时代”。现在报纸越办越薄,又把它改过来,称为“薄报时代”。但广播的情况要好于电视、报纸,去年,广播广告呈平稳发展状态,上行、下行的起伏不是很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声音形态的稳定性

广播的最终产品是声音。我们使用电视机、电脑听广播,或是使用手机听广播,都是听。这种听,主要在于音质的好坏,在于好听不好听,但声音形态没有变。而电视、报纸不同,他们重在看。比如电视,过去没有数据新闻,现在数据新闻满屏飞,这种变化也比较契合网络,包括动漫新闻、人像新闻、物像新闻,图像的变化无疑给电视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

2.类型电台具有较强生命力

今天网络音频的碎片化比较盛行,广播的听书也越来越多样。其实,这些都属于类型化的范畴。类型化电台按需求、受众、内容、年龄、时代细分节目,包括从30秒至2分钟的单元节目,都符合网络播出,甚至还有一些直播、谈话节目等。今天,广播的100余种类型化节目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在逐步朝网络延伸。

3.技术升级促使广播稳步发展

广播在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是有序稳步发展,这得益于技术的升级。今天,短波、中波、调频、卫星广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混合使用,这些都属于电子媒介,都是同一个家族,不像纸媒,要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这也是广播广告没有雪崩式下滑的原因之一。

三、广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未来对新闻传播来说,有两个并行的时代:一个是虚拟现实技术时代、5G时代,这两个时代将并行;另一个是电影大片时代、纪录片大片时代,这两个时代也将并行。这两个时代对电视来讲,都是利好的时代,我们应抓住这两个并行的时代。对广播来说,未来该如何发展?

1.加强党台理论的研究,明确广播的公益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媒姓党”。这就意味着党台姓党。广播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但是学界、业界对党台姓党的理论研究不够,缺乏有深度的研究文章。新时代应该有新作为、新成果,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中,加强党台理论的研究。当前正在进行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笔者认为,广播既属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媒介,又属于服务于社会各阶层的媒介,新闻、对外、民族、农村、老年、少儿等类型广播应明确为公益一类,其他明确为公益二类。

2.重构新技术生态圈

2017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VR/AR)、机器人写作、人工智能、360°全景技术、H5等让传统新闻“活”了起来,但广播似乎做得不够。广播要积极拥抱新技术,重构广播生态圈,才能在未来永不掉队。除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机器人写作、人工智能、360°全景技术、H5,笔者觉得还要加上5G和智能音箱。5G高速率、广连接的特性将延伸视频的功能,因为即摄、即传、即编、即播成为可能,而广播如何做到即录、即传、即编、即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智能音箱似乎为广播而生,但广播如何运用,也需要研究。另外,我们应有自己的技术队伍,提高研发水平从而迎头赶上。

3.构建可视化广播的三重图景

广播的昨天和今天,声音呈现的形式比较成熟。但进入网络,要让受众观看,似乎还没有统一的形式。过去,我们天天讲办“看得见的广播”,讲了几十年,现在要真正办看得见的广播,却没有打开思路。笔者思考,未来的可视化广播,既可听,又可看,可构建三重图景。一是标题广播。就是在网上只出现标题,当然还要加上主持人的名字,这是传统广播的转移,只是多了个标题。二是图文广播。在网上仍然以声音为主,只加一些必要的图文,它的重心仍然在声音上,只是配上了图文,这是传统广播的延伸。三是视频广播。配上必要的短视频,仍然强化的是声音,它与纯粹的电视节目要有区别,要让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声音广播。在笔者看来,广播和视频还是要有区隔的,可以是“混血儿”,但它的籍贯是不同的。这三重图景,应该是未来广播可供选择的图景。当然,广播也不是不可以做视频节目,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4.与网络合作,匹配受众的需求

广播的历史告诉了我们广播的未来:与对手合作,是一条制胜的法宝。广播是匹配受众需求的电子媒介,比如信息需求、学习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家庭需求,等等。但我们要构建平台型的广播网络,除了关注用户需求层面,还要关注消费层面、市场层面。现在地铁、汽车、航空非常发达,广播可以与网络公司合作,针对出行的不同受众,匹配不同的資讯、音乐、谈话节目,让受众一登上飞机或踏上地铁、高铁,就有可听、好听的节目。只要我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我相信,广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注释

①〔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八版)》,展江、殷文主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311页。

②〔美〕汉娜·帕库拉:《宋美龄传》,林添贵译,东方出版社,2017年5月第12版,第315页。

③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宪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第一版,第1页。

(作者系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猜你喜欢
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日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