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实物教具应用实践与思考

2018-08-28 08:37王德文张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5期
关键词:钟表课程改革小学数学

王德文 张婷

摘 要 实物教具直观形象,应用方便,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观察,促进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实物教具;小学数学;钟表;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106-02

1 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具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教具的辅助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教具的选用只有建立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在选用教具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选用那些既直观形象,又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具,以便促进学生在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这个角度出发,实物教具的优势最大,因而成为各种教学教具的首要选择。笔者以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2 实物教具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直观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较差,因而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必须借助一些直观教具来加强理解和认识。而实物教具直观形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通过学生的感知促进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教學实践表明,具体形象的概念容易建立和理解,而抽象虚幻的概念则不容易建立和理解。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采用具体形象、可感可触的实物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可触可感,有利于帮助学生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观察能力强的学生,能通过数量的变化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较快地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但观察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长期的观察训练才能形成。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有意识地在观察目的及观察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和训练。而实物教具可触可感,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直观感知,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分析,再用理性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就可以先把长方体的长、宽、高等分别涂成红、黄、蓝三种颜色,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从而很容易得出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可移可动,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实际操作已经成为小学数学的发展趋势。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由此可见,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而实物教具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从而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 实物教具在“认识钟表”教学中的应用

“认识钟表”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尝试建立时间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为二年级学习“认识时间”奠定知识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时起码要考虑到两个基本因素。

其一,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数和认数的能力,但他们对数的认识还处于抽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就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实物,以帮助他们通过直观感知,在头脑中建立具体而完整的概念。

其二,由于大部分学生家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多多少少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这就为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打下了基础。

从这两方面来看,教学时利用钟表作为教具是最好的选择。

课前搜集钟表,做好上课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的现

实。”根据这一指示和要求,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钟表有两个好处。

1)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新课标是目前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只有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精神,注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2)钟表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收集过程,有利于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的魅力。

利用时间游戏,导入课题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设计好的导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导入中,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爱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因而必须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导入,一上课就能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此,可利用学生非常喜爱的游戏方式导入,如让学生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让学生站成一横排,请一个学生当老狼,站在前面和大家一起往前走;当大家齐声问“老狼老狼几点了”时,老狼便回答说“一点了”或“两点了”等;当回答说“天黑了”或“12点了”时,大家就转身往回跑,老狼转身追捕,被拍到的学生为被抓到者。

利用这个游戏导入新课,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同时又密切了与时间的联系,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利用钟表,探究新知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利用钟表探究新知,有利于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活动联系起来,通过自主操作与合作交流,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真正促进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1)指导学生观察。如在“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拿来的钟表互相展示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到钟表的大小、颜色、样式等都有所不同;钟面的形状也不同,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但钟面的组成相同,都有一根又细又长和一根又短又粗的指针,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部分。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钟表的形状和钟面的组成,发现钟表的异同点,感性地接触到钟面,为以后的学习探究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引出结论。在教学这个环节时,第一步,在闹钟的铃声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第二步,出示三个钟面让学生观察,议一议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第三步,等学生回答后,集体交流讨论“如何认识整时”,顺势归纳结论: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第四步,说一说“早上什么时候上课,中午什么时候吃饭”等。第五步,拨一拨:一是教师说时间,师生一起拨;二是学生说时间,师生一起拨;三是同桌相互说,相互拨时间。

这样设计,一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又应用于生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是基于知识点的浅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说一说、议一議、拨一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位地位。

3)巧妙引导,注重发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学生认识整时以后,可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运动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例如: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9时和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这样就把操作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使操作活动成为创新的源泉。

4)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间表示法。新课改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重视教师的指导性。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整时的基础上,教师可及时创设情境,把教学过渡到时间表达法的学习。如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时间的表达方法,并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时间有两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即一个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个0,一般在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就是这种表示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练习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

5)修理钟表,增强学生的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的学习,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时间表示法以后,教师可让学生修理坏了的两个钟表,以此进一步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成就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作为一种传统教具,实物教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需要,恰当地把握实物教具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应用,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为推动数学教学发展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露霞.实物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9):48.

猜你喜欢
钟表课程改革小学数学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藏起来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