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2018-08-28 02:33包红英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包红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和专门部署,其中强调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不仅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遵循,也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015年,中央准确把握农村产业发展规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在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中央从战略高度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内容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意义十分重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体现,必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加快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有利于开辟增收致富新天地。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实质就是产业融合,是依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状态。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村资源要素与现代科技整合重组,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区巴彦淖尔市等地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就全区总体而言,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连接不够紧密、融合深夏不足、惠及面不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村牧区“一粮独大”“一羊独犬的产业结构突出,农牧业产业链条短小,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动能不足,农牧民增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

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让农牧民参与到广阔的经济活动领域,去分享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收益。

一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牧区产业融合路径。产业融合既可以以农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联动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牧区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正向融合发展,也可以通过引导社会化服务企业或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进军农牧业生产领域,实现一二三产业逆向融合发展。同时,要着力推进农村牧区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创新农村牧区科技、信息、金融等社会化服务,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促进农牧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牧区电商、农畜产品订制等“互联网+”新业态。

二是培育多元化的农村牧区产业融合主体。目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农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就是产业融合主体,要支持他们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和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引领各产业发展。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牧区进城务工人员和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就业。

三是建立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牧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牧业保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之间的对接从简单的购销向种养、加工、营销和物流配送等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延伸,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牧民。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要落实农村牧区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农村牧区产业融合方面的投入,对于产业融合项目用地、用电等给予优惠待遇,對于社会资本投入产业融合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