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琳
70后程芳高中毕业后扛过8个月的毛竹,当时未曾想到3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一家投资集团的领航者。他从1989年6月进入金融系统工作,历任金融机构中高管17年,长期从事法人机构经营管理、信贷管理、风控管理工作,对资本市场、金融创新、风险控制有着长期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
30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做金融工作,不能铤而走险,不能漠视责任与担当,唯有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才能在市场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为了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追求、有信仰的金融梦,程芳践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面对《经济》记者的独家专访,程芳从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角度谈及当今金融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上海元亨祥股权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8月落户于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2014年4月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批准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经济》: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企业发展核心,在金融行业尤其私募机构都很少见,元亨祥制定这个战略的初衷何在?
程芳:第一,因为我有23年的体制内金融从业经历,在2012年3月正式离开体制,进行第二次创业,正是有了体制内工作的熏陶和锻炼,所以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平时大家谈到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口号。其实企业文化,是由精神层面、物质层面、规制层面、行为层面、战略层面的总和组成的,而不是单一的企业文化口号,战略、制度、品牌等一系列都属于企业文化。
第二,做金融企业,离不开风控文化。从我进农村信用社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接受培训,上的第一课就是,钱放在你面前,首先你不能把它当钱,这只是工作的符号、工具而已;其次,即使你把它当钱,也不能当成你自己的钱。这就延伸到风控文化。金融企业如果不注重风控文化,就容易违纪违法,甚至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合规文化非常重要。金融企业如果没有做好风控,最终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为私募机构,一定要对投资者负责,守住底线和原则,从“募、投、管、退”进行全流程的风险控制。元亨祥的经营原则是“安全性、合规性、差异性、效益性、持续性”。谈到安全性,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资金安全、管理安全、财务安全等,实际上我指的安全性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才能够保障平台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在此前提下,一系列制度和战略的制定要依法合规,不能走旁门左道。在合规性的基础之上,做业务经营要有差异性,差异性能够产生效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精益求精。
第三,要想成为一家“百年老店”,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为了稳健,我们宁可舍弃一些,走得慢一些。元亨祥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努力践行“元亨祥基金财富聚宝盆”的企业宗旨。对于投资者,他们把资金交给我们来打理,实现财富增长,所以我们是投资者的“聚宝盆”;对于项目方,他们从我们这得到了资金支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产生经营效益,所以我们是项目方的“聚宝盆”;对于员工,他们在这个平台得到了成长,晋级加薪,所以我们是员工的“聚宝盆”。由此决定了我们“专业、专注、专心、专属”的经营理念。
《经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发展的自觉,另一方面也受到当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大的政策环境的影响。在去杠杆、化风险的背景之下,您如何看待私募行业未来的生存空间?
程芳:30年的金融从业经历,我一直在感受着金融监管政策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变化。其实这些年间,金融风险一直在转移中化解,在化解中转移,金融风险一直在持续化解之中。资本市场就处于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加强监管和规范的过程。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是承担银行的部分功能,缓解银行的部分经营压力。
例如信托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信托公司在全国遍地开花,几乎每个省区市都办有信托公司。作为当年“为银行功能拾遗补缺”而出现的一类金融机构,信托业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进入90年代中期,许多信托公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种种弊端在日渐加强的金融监管中逐渐暴露,国家开始集中整顿,直到2007年第六次清理整顿之后,中国信托业才逐步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国内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也大致如此。1987年国内成立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证券公司开始迅速扩张,这一时期市场的法律、规则相对模糊,存在大量的“飞地”,整个证券行业在不断试错和纠正。2005年前后,一批证券公司的问题急剧暴露,历史遗留问題开始集中爆发,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态势,直接导致行业内近四分之一券商最终清盘。在这之后证券行业才逐步步入正轨。
担保行业和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与证券行业发展大抵相似。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的设立也是为了丰富融资服务体系,让企业在银行之外多一个融资渠道,实际上也是帮助银行化解一部分金融风险。
2010年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和私募基金,其发展逻辑也基本如此,伴随市场需求而生,在监管制度完善中发展。所以金融风险的化解依赖于各类不同的金融机构,风险只是在转移,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中国的金融监管从未放松过,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只有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才能成得了事业。这其实就是金融行业本身的核心要义。现在政策监管趋严,是一种好现象。之前的很多年,对于私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来讲,都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对于真正想做好这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是非常被动的。现在很多从业者都抱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所以在严监管的档口,是依法合规经营这一类公司的春天。但是与此同时,也希望监管政策不要“一刀切”,应该分类指导。
《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您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作为一家金融机构的掌舵人,您如何看待责任与担当这两个词?从行业的角度来说,私募行业的责任与担当又是什么?
程芳:其实国家的竞争力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优秀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和谐,企业就要发展,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头人,一定要有这种高度,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而对于企业家来讲,承担社会责任有方方面面的内容。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要依法合规经营、创造就业岗位、按章纳税、促进产业发展。一个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社会浊流所影响。这是当今时代共产党员和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有一个信仰,就是不要制造不公平、不正义。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警醒我们:明德内圣,慎独自修,从心循矩,成人达己。企业家同样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也应该是我们这些金融从业者的行为约束准则,应该有敬畏之心,有民族情怀,有精神追求。
《经济》:元亨祥历经几次大浪淘沙,发展到现在具备一定规模,那么对于元亨祥未来的发展方向,您有何思考?
程芳:作为一家企业,我们也经历了第一个5年的发展。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私募是建立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对于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也有新的思考。这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元亨祥来说,顺应国家大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发展的法则,要弘扬正道文化。一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机遇,预计2020年左右,渐次低迷的中国制造业会重新迎来辉煌发展的拐点。二是乡村振兴中的机会,大城市的GDP增长潜力趋于饱和,相比之下美丽乡村建设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亿、中产阶级人口达到6亿,巨大的养老需求和养生需求将爆发式增长。未来二三十年,這两大需求的满足将是金融机构的发展机遇所在。
元亨祥虽然是一家私募机构,但在未来,将致力打造成为“专业专注的生态文明产业链服务商”,具体深入在“健康、智慧和绿色”三大民生产业。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里做空转的金融,而是创新生态金融、服务民生产业,以智慧教育、健康养老、田园综合体三大主题的特色小镇投资运营为抓手,从真正的需求端出发,来明确企业发展的经营方向,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