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产业:千亿“富矿”待挖掘

2018-08-28 09:47张泽晗
经济 2018年15期
关键词:富矿美容韩国

张泽晗

“闭眼,睁开,结束了。”

医生摘下手套,顾客坐起身来,再睁开眼时镜子里的面容已发生了变化。从面诊、设计形状再到手术结束,不到一个小时,让爱美的女孩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朝着变美的道路更进一步。

随意浏览下互联网上女性社区,关于各类医疗美容和微整形的分享层出不穷。比如,哪个医生鼻子做得好,玻尿酸打多少剂量,肉毒杆菌选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都在她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当今,用医疗手段变美似乎不再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

医美成为女性消费新风向

在我国,生活美容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从护肤保养品到美发形象设计,都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医疗美容依然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领域,甚至会怀着偏见,简单地将医疗美容和整容画上等号。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及医疗器械等医疗手段来实现对人的容貌和身体部位形态的修复与再塑,包括激光、手术及针剂注射等方式,具有价格相对高昂、见效快、持续久的特点。而生活美容主要是指通过化妆品、护肤品、保健品及按摩等非医疗性手段实现对皮肤和身体健康的护理,价格相对低廉,但见效慢、周期长。

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医疗美容已经成为很多都市女性的消费新风尚。

据德勤发布的《2017中国美容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医疗美容市场2015年规模达到870亿元,预测到2020年可达到4640亿元,年均复合増长率达到40%。中国在全球医疗美容占有率达到10%,已成为继美国和巴西之后第三大医美国家。报告指出,中国医疗美容产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观念改变和技术提升这三个主要因素。

相比10年前“谈整形色变”的观念而言,社会对包括整形和微整形在内的医疗美容已较为开放,韩国整形文化以及频繁被曝光的明星整容事件也影响了国内的年轻人对整形的看法。医美技术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使得医美消费“走下神坛”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分期付款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各类现金贷平台的出现,也推动一些消费能力不够强,但对变美有需求的年轻阶层开始尝试医疗美容。

“外国的月亮不再圆”

韩剧中面容姣好的女演员和高大英俊的男演员吸睛无数,伴随着韩剧的流行,韩国整形技术也倍受国人追捧。10年前,赴韩整形还属于一项高端私密的消费,一些渴望变美的女生因为相信韩国医生的整形技术,不惜花费重金,克服语言等重重难关也要赴韩整形。据资料显示,中国赴韩整形人数从2010年的0.2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5.6万人次,增长近30倍。这一现象在近两年则悄然发生着改变。

某美容APP机构CEO金星对《经济》记者介绍,2013年的国人普遍对韩国整形比较向往,于是引进了很多韩国医院入驻平台。但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海外医美消费的增速远远没有国内快,与往年相比只是持平。

造成海外旅游整形趨势放缓有三大原因。一是,前些年赴韩国整形的人出现一些事故,维权也有诸多不便。这样的新闻被曝光出来后,国人逐渐意识到国外的技术也并不绝对安全,且出现事故后维权难度大,因此,人们对赴韩整形的热情大大降温。二是,近年来,不少国人指出韩国整形美女美得千篇一律,甚至令人产生“脸盲症”。韩国医生的同质化审美和“流水线作业”风格颇受诟病。三是,由于近些年我国从事医疗美容的专业医师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成熟,性价比更高,促使不少顾客选择就近消费。同时,金星也指出当前我国顾客出国进行医美消费的新趋势。“虽然出国医美总人数没有大的出入,但人群构成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内高端顾客会选择出国做一些高客单价的皮肤管理,选择出国去做一些国内还不成熟或者不允许做的医美项目。”

民营医美机构撑起大半边天

由于大众对医美消费需求的直线上升,医疗美容机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近些年,优秀的医生从公立医院出走加入民营医美机构或者开设自己的医美诊所的趋势愈发明显,民营医美机构已占据医美产业的大半边天。与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科相比,民营医美机构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院长巫文云告诉《经济》记者:“当前民营医美机构基本分为两类,一是民营资本投资的综合医美机构,这类机构可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注重市场宣传和口碑度,具备优雅舒适的环境和较好的服务质量。二是优秀医生自主创业的医疗美容机构,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生诊所。这些经验丰富的医生多出身于有名的公立医院。他们创建的诊所不受资本的干扰,更能实现以医疗本身为核心和出发点,真正从患者本身出发。”

民营医美机构的迅速壮大也使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科产生了危机感。

“民营医美机构是医疗美容的生力军,对推动医疗美容行业发展作了很多贡献,推进了美容产品的更新和医疗美容技术创新,方便了求美人士的美容需求。和公立医院相比,私立机构优势在于设备更新快、美容产品替代快、服务意识强,倒逼公立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增强服务意识。”在谈及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发展时,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李建军主任如是告诉《经济》记者。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民营医美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部分民营医美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过度宣传、过度营销和夸大效果诱导消费等行为,甚至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攫取巨额利润,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进行非法服务,导致医疗事故频出。这些乱象的存在影响了消费者对医美行业的信任,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充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虽然我国近年来进行医美消费的人数和医美机构的数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美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离真正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巫文云表示,当前我国医美行业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黑诊所充斥市场,二是消费者对医美的认识不足,三是存在畸形的审美导向。“一是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比如借鉴欧美国家问责医生本人的模式,提高非医人员的违法成本,为医美顾客提供保障。二是需要不断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自己认识到‘注射‘割双眼皮是绝对的医疗行为,必须由合法的医生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才有安全保证。三是需要医生和医疗机构倡导健康审美,患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要盲目追随流行。‘网红脸‘尖下巴‘高挺鼻‘无辜眼这些畸形的审美并不符合医学常识,很多医生只要患者要求就为其施行手术,造成了大量的修复,对患者本身是不必要的伤害。”针对这些问题,他向《经济》记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已涉足医美领域5年的金星对海内外医美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认识。“中外医生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大的差距,中国的医美产业发展却不够成熟。以韩国为例,仅有4900万人口的韩国却拥有2700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在江南大道几公里的路上就有上百家医美机构。这种激烈的竞争导致了快速的优胜劣汰。中国需要将政策放开,鼓励充分的市场化竞争。”

近几年来,医疗美容APP在医美O2O领域发展迅猛,通过这些平台,把线下众多医美机构聚集在一起,使它们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互联网+医美的模式拉近了消费者与医美机构的距离,加速了医美消费的渗透,对推动医美价格日趋透明和医美机构服務的提升作出贡献。

新氧发布的《2017年医美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而且也不再“只顾面子”。医美项目经历了由外及内、由上到下的普及过程,市场前景十分巨大。对于我国医美产业未来的发展,相关从业者都持乐观态度。“医疗美容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它的健康发展能更好地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对美的追求。目前政府已经逐步加强了对医疗美容行业的整顿和监管,通过严厉的多部门联合执法和整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美容市场会逐步走上正轨。”中日友好医院薛志强博士与《经济》记者谈到未来中国医美产业时充满信心。

医疗美容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其发展过程也势必要经过混乱-监管-规范的过程,医美产业这片蓝海也将吸引更多人才、资本的加入。

猜你喜欢
富矿美容韩国
透视环保美容热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浅谈到社区新闻富矿里捡金子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女女性艺术家作品是座富矿吗?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工业旅游:“富矿”缘何掘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