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
——密斯·凡德罗
图1 路德维希 密 斯 凡 德 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 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 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 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人所提倡,甚至改变了当时世界的建筑风格,并一直影响至今。
图2
图3
图4-1
图4-2
图5
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生于德国亚琛,这是一个位于荷兰和比利时交界的德国西部城市,这种地理优势使密斯既具有荷兰人的温和同时又不失德国人的理性,这为密斯对待设计理性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密斯未接受过任何正式建筑学教育,只在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过两年,却在从事石匠职业的父亲的教导之下成长起来。在家庭氛围熏陶之下,密斯自少年时期就对建筑设计产生了热爱之情。
1905年,密斯19岁时前往德国柏林,先后在一家以木结构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和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1907年,21岁的密斯在德国柏林开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同年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建筑设计——里尔住宅(图2)[2],之后伴随着工作室的无疾而终,1908年-1911年,密斯来到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的工作室工作,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密斯在贝伦斯工作室工作期间,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以及精神导师弗里德里·辛克尔,自此之后,密斯的建筑设计都深受导师辛克尔和贝伦斯的影响,如1912年为克鲁勒夫人设计的克鲁勒住宅(图3)[3]。
一战之后,密斯于1923年-1924年创办了《创作》杂志,并发表设计论点、举办展览等活动。1921年,“蜂巢”(图4-1,图4-2)[4]方案在高层办公楼设计竞赛上大受褒扬。1922年, 他领导“十一月学社”建筑部开展活动。凭着其出色的领导能力,于1926年被聘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第一任副主席,并于1927年举办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效果显著,密斯的声誉在德国得到近一步提升。为了应对战后经济型住宅需求,1923年,密斯的乡村砖别墅设计方案(图5)[5],成为密斯20世纪20年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密斯现代建筑设计进程中更近一步的探索。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问世,同期“密斯椅”凭借优雅的造型和比例举世闻名。1930年,土根哈特住宅问世。1930年,密斯担任包豪斯校长,直至1933年纳粹迫使包豪斯关闭。
图6
1937年,密斯被美国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今伊利诺理工学院)聘为建筑系主任,并于1938年开始规划设计阿尔莫理工学院整个校园,其中克朗楼(图6)[6]是又一重大突破,它将密斯的纯粹空间深表其中,将“流动空间”推动到一个致高点。1944年,密斯加入美国国籍;1947年,由菲利普·约翰逊为密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建筑展,这次展览为密斯在美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为此后在美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不仅助推了密斯事业上的成就,而且为他带来了广泛的人脉,格林沃尔德就是其中之一。他与密斯的亲密合作使密斯在美国的建筑设计变为现实,自1946年与密斯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芝加哥海角公寓(图7)[7]起至此后的10多年间,密斯展现着对结构、玻璃和钢材料的炽热追逐。最典型的是1951年建成的范斯沃斯住宅(图8)[8],是密斯建筑生涯中又一重要里程碑;1958年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图9)[9]成为密斯在美国的经典作品。
1958年,密斯卸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一职。晚年的密斯被病痛缠身,事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尽管如此,这期间他仍留下了一些经典作品。例如,1954年的休斯顿卡利南厅;1957年的古巴圣地亚哥巴卡尔第办公大厦;1968年的密斯最后一个主要代表作品—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图10)[10]。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计划授予密斯自由奖章,以鼓励密斯在建筑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后因肯尼迪遇刺而由继任者约翰逊总统授予密斯自由奖章。
图8
图7
图9
19世纪末,德国处在多种文化思想碰撞的时期,新观念与历史思潮相互碰撞,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密斯的建筑哲学逐渐建构起来。“19世纪的德国受到繁杂的理论影响,哲学家与艺术理论研究者们对于建筑的讨论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现在似乎已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确实反过来影响到了建筑理论本身。”[11]密斯从童年起就崇尚经院哲学,“圣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斯著作中所阐述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他的建筑哲学”[12]。
工业革命带来机器大生产的同时,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方式,转而为机器大批量生产。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部件的批量化生产对传统形式过度装饰的建筑物形成有力冲击,建筑师开始探索简单、经济的建筑方案。
20世纪初,现代主义一反哥特式、古典式等繁琐的建筑装饰及设计形式,开始尝试新的建筑风格,阿道夫·路斯提出:“简单几何形式的、功能主义的建筑符合20世纪广大群众的需求,而不应该主张繁琐的装饰,建筑的精神应该是民主的、为普通大众的,而不再是为少数权贵的。”[13]密斯建筑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简洁”,“皮包骨”的建筑特色是对“简洁”特征的完美诠释,这一特征源自于密斯始终都在坚持的“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正如密斯所说,“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14]在他看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哥特式、洛可可的建筑风格以及复古主义建筑风格,对于建筑本身的意义来说过于繁琐,密斯把找到一条与形式主义截然不同的道路视为首要任务,于是他探索出一条依赖于结构的建筑美学。密斯的建筑艺术归功于结构美学,但又能冲破结构的牢笼;它始于结构,反之又去推敲结构,使之上升到建筑哲学范畴。建筑内部的建构体系影响建筑外部简洁性的形成,“在密斯成熟的建构体系中,技术的建构和抽象的极简几何形式空间已融合一体。”[15]此时的“少”便是一种结合技术与结构上更高的艺术追求,从而将技术、材料、空间表达的更为精确,更好地体现出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性。更有甚者,在密斯移居美国后,住在一所仿文艺复兴风格的旧公寓里,屋内布置简单,多放一件家具仿佛就是对“少就是多”的亵渎。
呼应“多”的需求,密斯探求一种不变的建筑形式以应对不同的功能需求,“最好的构思一个就够了,不仅足以适应对各种功能的需要,而且它的精致处理也是合乎逻辑发展的过程”[16]。在以功能为基础的前提下,密斯潜心研究建筑结构、材料和形体的关系,通过仔细推敲,提炼设计语言,将最简练的设计语言融合成最生动、最丰富的空间效果。他重视精简的结构对建筑整体的统一性。1912年,密斯在荷兰参观贝尔拉格设计的阿姆斯特证券交易所(图11)[17],有感于贝尔拉格在建造整个建筑中结构构成整体秩序的重要性,并把结构列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原则。正如他所说,“对结构,我们有一种哲学观念,结构是一种从上到下乃至最微小的细节全部都服从于同一概念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结构’。”[18]
图10
在欧洲建筑设计史上,2 0世纪之前,建筑在外形上注重繁琐的装饰,建筑墙体、柱子、屋顶等随处可见手工匠人雕琢的痕迹。建筑内部,建筑布局及结构中规中矩,以庞大繁杂的建筑结构体系为支撑,在这个基础上大封闭空间分隔成若干小封闭空间。在手工艺占主导地位及复古潮流的影响下,这些建筑的特点是欧洲建筑的灵魂体现。反观现代建筑,进入历史新阶段,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后破坏严重、经济萧条,使复古建筑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加之钢铁、玻璃等新材料的出现,新材料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为建筑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也是密斯建筑理念由“多”转变为“少”的促成因素。
密斯建筑的主要特色是以适合批量生产的玻璃、钢筋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材料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密斯从早期对石、砖的运用过渡到钢材、玻璃、混凝土的运用,并使它们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从材料上表现出现代主义的特征。
“密斯毕生致力于追求现代技术条件下对建筑空间形式的演绎与拓展,他是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去创造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而不是去表达技术本身。”[19]密斯认为:流动空间打破了古典建筑空间的中心性和封闭性。随着建筑理念的日趋成熟,密斯的空间哲学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日益完善,目的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纯粹空间”,这都源于密斯对材料的敏锐察觉与预见—玻璃墙面与钢铁结构框架的完美结合,不管是对初期的流动空间还是对后来的通透纯粹空间增加了活力;华丽、冷峻的外表使内外空间相互平衡。
图11
图12
图13
密斯所处的年代艺术思潮活跃,这其中荷兰风格派绘画深刻影响了密斯的流动空间。像风格派所提倡的那样,密斯在平面不对称的构图中寻求一种画面的平衡,同时又把整个空间串联起来,形成空间上的互通、流动。从1930年吐根哈特住宅和1945年-1951年的范斯沃斯住宅平面图(图12)[20]来看,其流动空间明显受到风格派绘画影响。建筑平面中,密斯将相互平行的线和垂线的线运用到建筑墙体中以分隔空间,风格派绘画的二维抽象转化为三维的空间,促使室内外空间也得以流通。后期,密斯对空间的探索集中于功能需求上,流动空间也逐步发展到纯粹空间。1950年-1956年伊里诺理工学院的克郎楼和1969年德国新国家美术馆可以说是密斯在空间探索上的最高层次。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Barcelonna pavilion)
建造时间:1928年-1929年
重建时间:1986年(1930年拆除)
地点:巴塞罗那(西班牙)
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图13)[21]是密斯·凡德罗早期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这座建筑一直被评论家与建筑师誉为现代建筑的里程碑之一”[22],密斯因此被广泛悉知。密斯对空间的精妙处理堪称“流动空间”的典范。该馆于1928年建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城,1929年竣工,为显示德国丰厚的实力而建造。它的落成为德国在建筑界赢得了声望,也为密斯摩天大楼风格的成熟作了思想积淀。巴塞罗那展览会结束后,德国馆也随之被拆除。现存在于巴塞罗那的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是1986年为纪念密斯·凡德罗百年诞辰而重建的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回升,建筑产业回温,现代主义建筑走上探索实践之路。密斯先后接到几个设计项目,还在1927年主持威森霍夫住宅区展览会,这些出色的表现为密斯在柏林建筑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1928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的设计赢得机会。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米,长约50米,一边宽度约22米,另一边宽约17米。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如平面图(图14)[23]:一个展品主厅和一个辅助功能空间。主展厅是设计的重点部分,整个骨架由8根工字型柱子为主要承重结构,而内部墙体更多的是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墙体打破复古主义建筑对称、呆板的墙体布局,取而代之的是水平与垂直的墙体分割成灵活多变的空间,该空间主要分为3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空间相互流通,形成开放布局,通过主展厅与辅助空间的虚空间过渡到外部开放空间,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自然地结合到一起,将整个流动空间的高潮推到位于主展厅后方水池上的一座少女雕塑上(图15)[24]。
图14
图15
巴塞罗那世博会展览馆的平面布置突破传统规则式布局的桎梏,不对称的布局通过协调一定的秩序约束着整体的平衡。整体来看,整个视觉语言与风格派绘画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这与密斯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博物馆“既在时代思想变革的大背景下,也正处在密斯个人设计思想激烈变革的过程之中。”[25]在此影响下,密斯的设计思想与主流艺术流派相互渗透,体现在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的设计中。
形式:纵观整个建筑,“德国馆的平面组织和墙体布局俨然就是风格派先驱凡·杜伊斯堡抽象绘画的翻版”[26](图16)[27]。建筑空间采取抽象几何形式组织空间的理性构成,风格派空间中的构成运用到隔墙空间的划分。整个设计形式具体表现为重复使用垂直和水平的直线来划分空间的流动性。建筑形式特征,力求做到简约,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形式。
材料:密斯通过材质的变化处理,将风格派色彩在构图中的呼应关系运用到设计中去平衡整个建筑空间。建筑底座使用石灰华大理石铺装而成;建筑墙面材质变化丰富,展馆主空间内,中央隔墙由红色玛瑙石组成,建筑北入口墙体由绿色提那大理石铺装而成,以及主展厅水池外围由绿色阿尔卑斯大理石铺装而成的墙体;玻璃则通过四种材质的切换表达不同的空间形态,分别为无色透明玻璃、白色玻璃、绿色玻璃以及灰色玻璃。材质与色彩的变化在视觉和美学上得以调节,与之带来的是“目光在空间移动时保持稳定”[28]。透明的玻璃使得室内环境与室内景色得以交融(图17)[29]。除此之外,密斯注重设计细节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展示材质本身的细节美。
结构:8根截面为十字形的钢柱(图18)[30],作为整个建筑的主要框架结构,规律整齐、秩序井然地排放于悬挑而出的楼顶与地板之间,主要承受整个建筑的重力。在密斯的手稿中,承担主要结构的是钢立柱,它在处理手法上将结构抽象化,柱头和柱基的弱化处理减弱了视觉上的受力作用;密斯将赖特草原式屋顶作浅色高亮涂料饰面,加之下面的弱化钢柱承重结构,使屋顶(图19)[31]轻盈覆盖在柱子和大理石墙面上方,视觉上减轻了荷重感;玻璃通透轻盈的质感与金属边框的协调搭配,融入建筑轻巧的外形之中。建筑全部是由垂直的墙和水平的屋顶、地平面组合而成,巴塞罗那博物馆德国馆的建造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表现出建筑物简洁的外在形态。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密斯的建筑思想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他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指导着密斯建筑设计的前进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少就是多”是表达建筑本身存在的状态,是构建建筑的方法论。他崇尚技术,执着于材料的探索,尤其是新材料的应用。“钢铁与玻璃”的结合是密斯最擅长使用的视觉语言,从早期的代表作——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到过渡时期的代表作——范斯沃斯住宅再到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柏林国家美术馆,密斯一步步带动建筑设计思想体系的成熟,也就是“流动空间”的思想为“纯净空间”、“通用空间”的终极目标做准备。密斯简洁的建筑结构尽管在今天看来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但他迎合时代精神,将焦点集中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结合,创造符合时代生活方式的建筑,尤其是玻璃外形的摩天大楼。“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为建筑设计师开创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指明了方向,正如汤姆·沃尔夫所说的,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事实上“改变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城市天际线”[32],为现代化建筑开创出先锋之路。(本文作者任艳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江滨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带头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