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璐,王楠
(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虽然经济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一些城市的传统文化却被忽略,甚至被严重侵害。急功近利式的开发丢失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失去了城市原有的特点和底蕴[1],导致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一度呈现无序、繁杂、文化特色淡化、身份特征丢失等诸多问题。由于对现代化片面、错误的理解,没有协调好地域化与全球化,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致使城市中的建筑风貌正在以一种“克隆模式”呈现在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使其历史性与地方性正在逐渐淡化,对当地民众而言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正在逐渐流失。在建筑风貌日渐趋同的背景下,只有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风貌才能使城市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这使人们意识到塑造蕴含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建筑风貌设计中的必要环节。
建筑风貌是塑造城市特色最直观的载体,它是建筑微观的物理属性和宏观的社会属性的综合表征[2]。其物理属性主要是指建筑本身的面貌格调,即建筑的细部装饰、色彩材料、样式结构、空间构成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表现为建筑的艺术特色与科学价值的体现与延续;其社会属性是指建筑本身所散发的风采容貌,即建筑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地缘文化、历史文脉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地域特色与建筑意象的建构与表达。
在环境意识苏醒以来,中国的城市面貌有所改观。但依旧有一些设计师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的研究不够透彻,导致了建筑风貌设计缺乏明确的指导,使得城市显露了形象特色不够鲜明、建筑风貌设计手法单一等问题。甚至部分建筑设计中过分强调某一个所谓的建筑文化特征元素,并将其用单一的手法复制应用在新的建筑上,使得城市文化、建筑风貌出现文化脱臼、错位的现象。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在高层建筑林立的社区,为延续和体现历史文化符号,却在高层建筑的楼顶上建造了传统的大坡屋顶,这不免令人尴尬,让人产生建筑文化混乱的感觉。
建筑风貌设计的生命力是传递城市的地域文化、满足人们的情感体验[3]。不同的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这些在建筑风貌设计中都要有所体现。盲目的抄袭、照搬传统建筑元素的南辕北辙的做法,是不能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因此,合理地提炼传统建筑元素,将其应用于建筑风貌设计必定能展示城市的形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延续历史文脉。鉴此,本文提出应从地域背景、历史文脉角度作切入点,从建筑中提炼出最能代表建筑和地域特色的元素:形式、材质与色彩,辅以隐喻与象征、对比与调和、抽象与再现、解构与变形的设计手法进行建筑风貌设计,籍此塑造出可识别度高的、精神归属感强的建筑风貌。
建筑文化博大而精深,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隐性或显性文化。然而,许多设计者对建筑文化粗浅、单向的理解是现阶段造成建筑风貌设计问题的主要原因。他们心中存在的“建筑符号=建筑文化”的思维等式导致建筑风貌设计仅仅是把建筑文化符号简单拼贴,就认为赋予了建筑文化的内涵,致使建筑风貌设计中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本节主要从建筑固有的物质特征元素,色彩、材质、形式三个角度出发,解析它们对建筑风貌的延续与定位的深刻意义,即确定建筑风貌设计中的风格、肌理和基调,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而更详细、多元地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在建筑风貌中最能够体现城市风貌特征、反应城市文化特色的元素是建筑形式。因而,在建筑风貌设计中必须深入挖掘原有的建筑形式与城市文化的潜在联系,保持建筑形式风格上的原生态,或者在新的内容上附加恰当的传统形式元素,实现新与旧的有机融合[4]。对建筑形式的挖掘或提取可以通过不同性质和功能分类,并以抽象的理念提炼、概括、升华和变异其形式元素,获得更多元的历史元素和更佳的创造性元素。这样通过借鉴与延续传统的建筑形式元素,不仅避免了传统建筑形式元素的断代和遗失问题的,还保持了建筑形式新旧界面的统一,达到了建筑风貌上的视线连续性。
建筑风貌设计不止限定在对传统建筑“形似”的体现与尊重,在新建筑设计中还应追求材质和色彩与传统建筑的 “神似”,使人直观感知到新旧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5]。材质与色彩经常用来表现建筑风貌的环境氛围、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是创造文化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地应用材质与色彩能够增添城市区域意象的可识别性,形成城市独特的肌理与质感,连续、统一的质感与肌理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空间的和谐感,延续区域的历史传承。因此,在旧建筑中提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材质与色彩元素,并在新建筑中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相互搭配、融合,从而调动包括视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运作,促使我们将身体与建筑场所构成的外在世界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进而诱发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获得城市整体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
多元的设计手法相融合,不仅能改变曾在全国很多城市流行的“平改坡”的设计手法单一的现象,而且能使建筑风貌设计起到延续历史文脉的作用,并将地域文化逐渐渗透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引起文化共鸣。本节归纳总结建筑形式元素、材质与色彩元素的设计手法,旨在为建筑风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隐喻也称之为暗喻,它可以将特定的建筑元素从某一建筑比拟到相似的另一建筑物上。依托于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在充分考虑体验者文化经验的前提下,隐喻能够充分表达事物的内涵特征,是一种重要建筑风貌设计手法。象征倾向于关联抽象事物、精神意象与情感表达。建筑形态上的象征,需要通过体验者的知觉感受进而产生联想活动,生发某种特定的情绪与意念。隐喻与象征的设计手法可以巧妙地将所提取的建筑元素应用到建筑风貌设计中,别出心裁地表达其地域文化特点。这种设计手法主要是从历史建筑中提炼一些具有代表性、获得认同并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形式、材质和色彩,然后将这些元素以多元的表现形式、复杂的隐喻象征手法为原则,应用在建筑风貌设计中,使建筑风貌获得更令人熟悉而亲切的外观和更动人的魅力。这种建筑元素与地域文化相联系的方法,起源于罗伯·文丘里的设计。依据当时的历史建筑与建筑技术,他设计出了深深根植于其地域文化的纪念性景观标志物。如文丘里设计的富兰克林纪念馆是具有代表性采用隐喻手法设计的标志物(图1),其建筑的原始平面图是以红砖铺砌的地面为底,用白色的大理石为图在上面绘制得出,原始建筑的轮廓用不锈钢的骨架搭建构成[6]。其整体空间,通过空旷的场地创造出对历史的回忆,以符号式的隐喻搭建出原始建筑的灵魂。由此可见,隐喻与象征的手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门,创造出一种新的视野,这种视野不仅表达了建筑形式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且更好地体现出建筑风貌的艺术价值。
图1 富兰克林纪念馆[6]
对比是指同类而又位处两极的建筑元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先后并置,产生相互强化、相互映衬的知觉张力,构成一种动态平衡。相对于独立地运用某个单一的建筑元素,两种或多种建筑元素对比产生的感知效果更为鲜明强烈。调和指谐调、协调、和谐等词义。与对比相对应,调和是在差异极大的建筑元素之间求同存异,以达成新旧关系的协调。对比与调和的设计手法大多适用于建筑材质、色彩等元素的建筑风貌设计。如北京的798艺术中心的设计将具有风格浓重的、色彩冰冷的历史意义建筑,依据色彩的巧妙对比与调和,重塑出既粗犷有力,又细节充沛的历史建筑空间[7]。在白色的墙壁上挂上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新时代艺术的审美取向,对比鲜明却又使人感到内涵的和谐;在其弧形混凝土墙壁上以鲜亮的红色油漆写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文字,使人联想到毛主席时代的文化,产生恍如隔世的感知(图2)。
图2 798艺术中心[7]
抽象手法是将传统的地域文化中宗教信仰、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等人文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继而加以现代演绎。再现手法则是针对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沿袭传统意蕴,概括提取建筑形态原型,提炼加工标志性历史要素,并加以创造性的深度阐释,使传统枝叶能顺利并巧妙地嫁接于现代主干。抽象与再现需要深入解读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借助于传统建筑元素的形式、材质、色彩等要素,设计出适应特定气候、契合场所精神的新建筑,是一种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精神的重要手法。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选用瓦丬墙、天井等建筑形式,用茅竹模板浇筑混凝土肌理,抽象再现出拙朴古意与江南特色(图3)。将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工艺和形式巧妙融合,使整体造型简约灵动,虽然外观严谨朴素,却颇具创意。
图3 宁波博物馆(http://www.nbmuseum.cn/)
解构与变形手法通过将传统建筑元素任意地颠倒、错位、重构,分解、拼接,产生一种无中心、不安定、不和谐、易突变的状态,用于凸显它在视觉上的关键性。解构变形手法将建筑元素应用到建筑风貌的设计中,在强化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也呼应城市地域文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蕴。在我国,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解构与重构进行的设计也不乏代表性的案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在重新认识了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建筑形态后(图4),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将“粉墙黛瓦”的地域性建筑特色元素与古老的苏州城市肌理进行二次重构,用当代的建造艺术、建筑材料重构出苏州传统庭院式园林建筑,不仅替代了传统建筑复制性的窗框和灰色小青瓦坡顶,还更加统一地体现了传统的肌理和基调,清晰地传达了“和”的意识,它是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构所迈出的探索性、创造性的一步。
图4 苏州博物馆新馆(http://www.chinaqw.com/hqhr/2017/04-07/135628.shtml)
建筑风貌的地域文化危机已经到来,然而,倡导地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说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恰恰相反,要明白它是一个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多元地域文化体系。借此,本文提出在当代建筑风貌设计中,应深入解读地域性文化内涵,解析传统建筑的形式、材料、色彩三个具有代表性类别的地域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与象征、对比与调和、抽象与再现、解构与变形的设计手法,旨在延续地域文化脉络。通过巧妙选择设计手法,搭配具有传统地域性特色建筑元素,可以达到在时间与空间序列上与当今社会形态的巧妙融合,重塑居民熟知的创新型建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