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筑牢贵阳生态“守护网”

2018-08-25 07:42:18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林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连续两个月里,爽爽贵阳迎来两大国际盛事——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贵阳市也让大数据和大生态“联姻”,在全国率先开展大数据治理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工程。

自2007年开始,贵阳市生态委启动“数字林业”建设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环境领域的“数字工程”和“信息化工程”。2014年,贵阳与大数据结缘,贵阳市生态委也将信息化融入到林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2017年1月,贵阳市整合原有的生态信息化建设成果,启动贵阳市生态云平台项目(一期)建设,于2017年底通过贵阳市大数据委技术验收。

贵阳市明确2015年至2018年四年时间内新建660个公园,建设“千园之城”,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图为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供图)

短短几年时间,贵阳市利用大数据手段筑牢了生态保护屏障,大数据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全面铺开。截至2017年底,贵阳建成覆盖环保、林业、绿化的生态云管理系统,将水环境、空气环境、污染源、气象、水文、林业资源、湿地、应急等工作纳入平台管理,初步形成以块数据支撑的“生态云”,建立起集采集、分析、对比、预警和快速响应于一体的科学大数据决策体系。

“利用大数据管理手段,依托林业生态云平台,贵阳市强化农林产业植树造林‘一张图’大数据管理,避免数据重复统计上报,确保造林面积真实。”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德刚介绍,“目前,贵阳市生态云一期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网上审批、移动执法、信息化应急、大数据融合与分析五大功能。”

6月5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熊德威在贵阳市生态委调研环保大数据建设工作,对贵阳市生态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表示肯定,他说:“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生态环保领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将发生变化,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大生态战略行动的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生态云平台的建设让贵阳市实现了对污染的精准监控,环保执法人员明显不足的难题初步得到解决,海量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全市环保决策及规划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贵阳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麻树清介绍,2018年1月至5月,贵阳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要求,开展“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执法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319人次、检查企业2725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7件,处罚金额389.3429万元。

生态云平台是贵阳“大数据”和“大生态”融合结出的硕果,织牢了贵阳市生态环境“守护网”,让贵阳在坚守发展和生态共赢的道路上迈开了脚步。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林业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找朋友
land produces
贵阳分店
艺术品(2019年4期)2019-05-30 04:45:40
寻味贵州——贵阳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6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35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16
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问题及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