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学观摩有感

2018-08-24 10:51金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赤壁赋突围苏轼

这些年,我们一起交流过、探讨过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同类型的课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甚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做过或深或浅、或有益或无补的思考。

这几个月,我们一起尝试过、实践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常态课、公开课的不同讲法,甚至在睡梦中也会浮现出自己讲课时或紧张或兴奋,或沮丧或无奈的声影。

这些天,我们也一起聆听过、观摩过“同课异构”、殊途同归的不同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甚至为同事们跃跃欲试所传递的正能量深深感染,或是教学语言,或是教学设计,或是教学风格又或是课堂情境的营造上……

一、新感觉派:小清新,大才情

我们听的第一堂课是崔老师的,这位三年前毕业于名师摇篮北京师范大学的八零后教师,不愧有“木铎金声”之风尚。笔者先后数次观摩过她的课,感觉她是一个用心思考教学,用心琢磨教法的好榜样,至少在公开课上是这样的。

“新感觉派”原是指在五四新文学中海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世俗化和商业化,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我借用这个词凑合着特指形式的创新,即: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崔老师的“新”主要体现在她的教学语言的鲜活,有时代气息,在“之乎者也”文绉绉的古文教学中融入了现代的空气,如“那些年,苏轼游过的赤壁”,适当把《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从写景、抒情方面做了对比。还有如苏轼在两篇赋里写景各有特色,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由此,顺便把《后赤壁赋》里的写景与刚学过的《滕王阁序》的景对学生做了个对比,指出《后赤壁赋》里的景有自然朴素的审美特质,而《滕王阁序》的景善于渲染铺排的特点,讲到这里时,又顺便对白描的写作手法及写作效果对同学做了详细的引导与分析。崔老师还在文本细读、质疑探究方面围绕体物、抒情、道士化鹤等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吐槽”时刻,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或认同,或否定,教师新的教学语言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教学的时代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体现了传统素养与现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确实如此,对于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可能是一致的,或者基本一致的,但教学语言,(即形式方面)可以有所创新,或戏谑、或新颖、或诱导、或鲜活,等等,制造一些西方新形式主义美学所追求的“陌生化”效果,如此之“潮”,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清脆爽朗的声音,轻松自然的教态,新鲜活泼的语言,循序渐进的课堂设计,崔老师“小清新”的背后是大才情啊!

二、新印象派:意识流,有层次

第二堂课由经验丰富、热情似火的方老师主讲。大家相当期待方版的《后赤壁赋》。方老师首先在PPT上显示了《自题金山小像》中的诗句,让学生猜猜作者是谁,以此为切入点,对黄州惠州儋州等地,顺势讲到苏轼的贬官,结合《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讲到贬官后的苏轼豁达、超脱的心灵境界。由疑问生发,如此自然地引入本文的写作背景,实为可取!

新印象派本是19世纪出现在法国的绘画专业术语,本意是强调对光的表现对色彩的分割理论,引申为强调直觉和经验,我借用这个词特指直觉和经验。审视方老师的这堂课,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意识流,有层次。意识的流动感很强也很快,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元:包括《字题金山小像》、余秋雨《东坡突围》节选、《定风波》、方方《喜欢苏东坡》,《放鹤亭记》,及鲍鹏山的评价等等,既有作者苏轼本人的经典诗词又有别人对他的文学评论,还能上升到文学理论高度,如引用金圣叹语,又如引自《文心雕龙·诠赋》语:“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总之,旁征博引,内容充实。值得赞赏的是,方老师在结合文本讲解的时候是有序的安排,是统筹先后有层次的,拿捏得比较合理的。如由重点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讲到“道士化鹤”,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其次是善于生疑,以点带面。我认为这是方老师这堂课的亮点之一。在全班齐读之后,方老师设置了一个互动探究环节,“铺陈其事,体物写志是为赋”,方老师由此生发:请问本文陈了什么事?体了什么景物?写了怎样的情态?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看书并小组讨论,分别解答。我感觉这一问题是在用文学理论指导文学阅读和文学鉴赏,环环相扣,层层生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是为抓手。

再次是,结尾引用方方的美文《喜欢苏东坡》进行拓展阅读,文章很美,写得很实在,也让同学们从正面、从侧面、从文中、从文外、从自己、从他人等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三、新古典派:手段多,板块好

曾老师版的课《后赤壁赋》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既古又典,所谓古:我是指古朴,传统;所谓典:我是指典雅,典丽。

新古典派是兴起于18世纪古罗马的一个艺术思潮,本义是指复兴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该派特别强调艺术的理性。借用这一艺术术语来说说贵柳老师的课,我认为她的课上得很理性,也很理智,也很理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手段多。曾老师的教学手段是丰富的。在讲完一段句式整齐、音韵协调的导入语后(外加形容词描述我们心中的苏东坡),让学生听了配乐诗朗诵,把全场师生带入了一个深邃悠远的情境之中,此为手段之一;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放了一段北师大康震教授《百家讲坛》里讲东坡的部分节选,印象深刻,形成新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高潮之后的尾声,才真正体会到讲座的可贵,此为手段之二;贵柳老师的讲解,自然而又前后呼应地穿插了教学板书。既有PPT,又有简洁明了,提纲挈领的教学板书,如此“草蛇灰线”,实为理智。板书很简洁:“面对逆境,东坡如何实现精神突围”,全文在开头、中间、结尾讲解过程中,时不时的点题:精神突围。通过录音读、学生读、师生互动对话,慢慢挖掘出了里面文化的厚重之所在,此为手段三。一赞!

其二,板块好。曾老师采取了余映潮的板块式思路,分布组合,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由读——品——悟三个板块推进,可谓理性。读又分听录音读,及自己带着情感读, 讲解过后游览前——游览中——游览后情感波澜,语调语速的变化,如此指导。在“品”的环节抛出两个关键问题:苏轼乐着游着为何转悲?夜逢孤鹤,梦会道士写作之妙处何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对古人“登高”情结“以诗证诗”、“以诗解诗”,旁征博引地解答其内涵。在“悟”的环节,曾老师升华了主题,先引用金圣叹对《后赤壁赋》的“真实了悟”观,引出问题回到原点“突围”:如果说“登高”是第一次突围,回到人间,那么“入梦”就是第二次突围,第二次突围,苏轼悟到了什么呢?学生的思绪的火花一点即燃。

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感觉到时光的飞逝,让我们的精神也随着东坡的“突围”一起接受了洗礼!

结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俗语所言极是。我想:同课异构的主要目的,也许并不是真正要分出个孰高孰低,而是通过教学案例,让我们更好地思考语文教学,指导我们各自的教育实践,达到共同进步的大同之境!听完之后,我不禁问自己,假如我现在去给学生讲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我该怎么讲呢?我似乎更加茫然更加不知所措了,也更加不知道该怎么讲才好。于是,淡淡的伤感浮在心头——

我有以下几点谬论:

1.怎样才能算得上一堂好课,标准是什么?(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分别是什么?这个标准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来的?)谁说了算?——教师自己?学生?听课老师?领导?专家?我觉得都不完全对,特别是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

2.即使上了一堂或若干堂好课就等于学生能考好么?似乎也不是。学校和社会更多的是从高考成绩的角度去衡量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从而衡量其教学技术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高低。社会很现实,社会也很功利,学校也“被”如此。况且,即使教师讲得好也不等于学生会听得仔细,不等于学生喜欢听。即使学生喜欢听也不见得这堂课很有效,对提高成绩很有用。此外,教师讲得好,不等于评课时就一定会评价高,教师讲得不好,也不全等于评课时评价一定会低。

3.我们的一线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也是无奈的,甚至是无助的。每位教師,只要有高考的指挥棒,只要有分数有量化的命根子,她(他)就注定要走近乎极端的功利主义之路,这样他才会容易得到认可。每位教师几乎是被挟持地跳着“带着镣铐的舞蹈”,她(他)们想实现突围却都是“有所待”的。而教育的自由、自然、自主,从容、从新、从简却随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远。真是:问苍茫大地,何以至此?我不禁发出感慨:

救救战斗在一线的辛勤的教师!!

金光,文学硕士,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赤壁赋突围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堵车“突围”记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上微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