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大潮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毛皮服装需求不断扩大。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工养殖毛皮动物数量在逐年增加,银黑狐养殖就是一大亮点。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因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所以银黑狐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养殖过程中,银黑狐的自咬症是饲养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这种病症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繁育性能,并且影响皮张质量。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1临床症状
自咬症是笼养毛皮动物的最常见急性、慢性的疾病,患病畜发病时兴奋不安,旋转运动,头偏向一侧,尖叫;边旋转边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肤损伤,流血不止。采食速度加快,食后继续兴奋10多分钟方才停止,如此反复发作。损伤的皮肤常引起感染而化脓,严重的因败血症而死亡。有的银黑狐发病时呈急性经过,病势急剧发作时,自咬症患狐表现兴奋性增高,不时咬住尾巴在笼内转圈或咬住患部不松嘴。有时咬住后肢打滚,鸣叫甚至把后腿咬烂,生蛆并继发感染而死亡,或将尾巴全部咬断。急性或伤势严重的病狐,多数以死亡而告终:慢性自咬症的银黑狐患部被毛残缺不全,一般不致死亡。自咬的部位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每个自咬狐自咬的位置不变,总是一个地方,多数以咬尾巴和后肢为常见。有的咬尾端,有的咬尾根,也有的咬臀部或腹部侧面,个别病狐将全身毛咬断。发病时间多在喂食前后或外界环境异常声音的刺激干扰等。
2发病原因
2.1营养摄入缺乏。由于饲养环境和投料不同,个别身体机能低下的银黑狐就会因营养结构不平衡,导致自咬狐笼四周边缘,啃咬笼门,自食自己的粪,尿,这都是营养缺乏的先期表现。
2.2遗传因素。养殖户在选择种银黑狐时,将本身就有自咬症怪癖的种狐留存或者其父辈是患有自咬症的银黑狐,这类银黑狐一旦自咬症发作后,速度通常较快,一两天时间就会造成表层皮毛大面积被食。
2.3应激反应。常见的应激反应有以下几种。
2.3.1断奶、分窝、分群等。
2.3.2转群、长途运输、新的环境、新的饲养人员或用具等。
2.3.3过冷、过热或气温持续的骤然下降或上升等。
2.3.4电闪雷鸣、鞭炮声、长期的汽车喇叭声、暴雨击打狐舍棚顶声等因素造成动物视觉和听觉的异常刺激。
2.3,.5饲养员经常变换的艳丽服装、养狐场所经常有陌生人出现。
2.3.6注射疫苗、驱虫、生病等生理因素异常刺激。
2.3.7饲料的突然改变或饲料中的某种原料或成分突然发生改变等。
2.4寄生虫。由于跳蚤、虱子还有疥螨等寄生虫寄生在狐体表面对狐皮毛表层浸蚀造成银黑狐体表瘙痒难于忍受,迫使其咬噬皮毛;同时体内的多种寄生虫也导致患狐坐卧不安,最后不得不以自咬来缓解症状。
2.5病毒性的神经症状。这种自咬症是由于银黑狐的神经系统被病毒侵蚀所致,发病时,患狐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自咬现象。
3防治
为有效避免银黑狐自咬症的发生,可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3.1银黑狐发病时,给狐体使用被毛改良剂,一般3~5天左右就可以看到好的效果。并且效果能达到80%以上。但应考虑到使用成本(每只狐使用成本约2~5元),使用15天即可。
3.2通过镇静。补充维生素增强体质,达到抗病的目的。对于自咬症严重的狐使用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1~3毫升/只,(根据个体大小决定)肌肉注射,1次/天。其它轻微自咬症患狐可以口服给药,按每只狐盐酸氯丙嗪20毫克,黄芪多糖1克,VK1,包被VC各0.1克,混合均匀拌入饲料中直接饲喂,2次/天。连服7天。
3.3为预防继发感染及时對创面进行处理,达到间接治疗的目的。对于咬伤的患部采用碘酊和适量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然后再用云南白药、维生素K、氨基卞青霉素混合均匀后,涂抹于被咬伤的部位,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脖子上戴上脖套,防止继续撕咬。
4小结
为了减少银黑狐自咬症的发生,养殖户应按其发病的原因对症采取措施,首先应按时投喂各类维生素药物,按着营养学的比例搭配饲料和铺料。其次在留选种狐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患有自咬症或有这样倾向的狐当做种狐饲养。同时保持养殖区域环境安宁,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几率。坚持从仔狐分窝时定期定量投喂或注射驱虫类药物,消灭和减少体内外寄生虫。对于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均不能阻止自咬症的银黑狐,建议养殖户将自咬症患狐的牙齿除掉或者将脖套戴在脖子上,强制其不能自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