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的“清”“浊”之辩

2018-08-24 10:50王守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汉水沧浪渔父

王守平

《渔父》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将《渔父》编在必修五“直面人生”的“生存选择”板块中,自然,我们在研习这篇经典文章时要讨论“渔父”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

笔者在研读《渔父》文本时,发现《渔父》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为什么屈原和渔父一见面就直接进行“清”“浊”之辩,讨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且还以“水”作为媒介进行讨论?

一、二人辩论的共同前提:对水“浊”的深刻理解

《渔父》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渔父”。屈原,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他深刻了解楚国的社会现实处境,深知楚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对楚国的前途充满担忧,所以他变法改革,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希望使楚国强大起来。因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旧贵族排挤毁谤,被楚王流放。

“渔父”,渔翁也,字面意思就是打鱼的老翁。其实,“渔父”只是以“打鱼”作为隐身的凭借,说到底,他是一个对当时社会了解甚深而又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

渔父和屈原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他同样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深刻的洞察。这可以从《渔父》文本中找到证据。

首先,当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时候,渔父问的第一句话是“子非三闾大夫与?”,这是用反问句的方式来确认屈原的身份。从反问的语气来看,说明渔父是认识屈原的,知道屈原的身份是楚国的“三闾大夫”,这句问话表明渔父对楚国的政治很了解,时时关注楚国的政治变化,因为“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此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很明显,屈原被流放前担任三闾大夫,渔父是知道的。如果“渔父”真的只是一个不问世事的渔夫,是不可能知道“三闾大夫”这个官职的,更不可能认识屈原,了解屈原。为什么要用反问句?说明渔父对屈原被流放后的落魄感到吃惊,所以有了第二问“何故至于斯?”这既表达了渔父对屈原的惊讶之情,也表达了渔父对屈原所选人生道路的否定。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

其次,渔父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体现在他早已认识到社会的浑浊动荡:一方面他认同屈原“举世皆浊”的判断,另一方面他能够用“水”的“清”“浊”来比喻类比当时社会现实与个人处世的关系。

为什么他们要用“水”的“清”“浊”来阐释自己的人生选择?一是因为渔父对“水”的“清”“浊”特性很了解,渔父经常与“水”打交道,往来于“沧浪”之间,自然熟悉“水”的特性。二是因为屈原当时“行吟泽畔”,行走在水边而心事重重,就近取譬很自然。三是屈原第一句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水”的“清”“浊”来辩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们能够随物赋形,随物取譬。正如《论语·微子》里“子路”和“丈人”的交锋,丈人也是一个和“渔父”类似的隐者,他们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只是他们都不愿具体过问世事。“丈人”所有的行为都与“土”有关,不管是“以杖荷蓧”,“植其杖而芸”,还是“杀鸡为黍而食之”,都是丈人用行动告诉子路,这一切都是“土”里生产的,远胜过孔子周游列国劳而无功的人生选择,所以,这篇文章“丈人”基本上没有话语,只有一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还是批评孔子的话。

二、二人辩论的话题:“清”“浊”之辩

(1)入世的“清”“浊”之辩

《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中是这样解释“清”的:“7163水部:清:朖也。澂水之皃。从水青声。朖者、明也。澂而后明。故云澂水之皃。引伸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也就是说,“清”就是“朖”(“朖”同“朗”),就是“洁”。换句话说,“清”就是“明朗”,就是“清洁”“清白”。《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中是这样解释“浊”的:“7046水部:濁:水。出齐郡厉妫山,东北入钜定。从水蜀声。……按浊者,清之反也。诗曰:泾以渭浊。又曰:载清载浊。”也就是说,“浊”本来是一条河的名称“浊水”,“浊”又与“清”相对,是“清”的反义词。那么,“浊”可以理解为“污浊”“不干净”“不明朗”等。

屈原与渔父进行“清”“浊”之辩,以“水”喻世,虽然观点争锋相对,但他们都是“入世”的。

在《渔父》中,除了最开始渔父主动反问屈原两个问题(“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外,屈原和渔父各说了两段争锋相对的话,将各自的人生价值观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屈原的两段话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主要观点,而在渔父的两段话中,“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是其主要观点。我们如果将屈原和渔父各自的两段话连起来看,更能理解他们是如何进行“清”“浊”之辩的。

屈原是入世的,他的矛头指向的是当下的,现世的,此岸的政治。首先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是以“举世”“众人”与“我”对举的,它表明了几层意思:(1)屈原对这个社会(主要是楚国)有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包括楚王在内,楚国上下都没有看到楚国的弊端,他们对楚国的内忧外患没有“明晰”的看法,都处在“醉生梦死”中,只有自己是清白的,清醒的。(2)“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和“我独清”“我独醒”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皆”字,一个“独”字,说出了屈原的孤高、自是和自信,也表明了屈原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精神。

针对渔父的观点,第二次回答时,屈原的侧重点已经放在“我独清”上了,表明他对自我的“清”有着异乎寻常的追求。第二次回答時,屈原一开始就用一个类比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清”的极致要求“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是洗头,“浴”是洗身,“沐”是为了让自己的头干净,“浴”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干净,这都是需要水的,而且一定用的是“清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这样追求“清白”的屈原怎么能够忍受“污浊”的社会现实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既然不能忍受,所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句“安能”,强调屈原为了洁身自好,而绝不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这样的态度,暗含了屈原最终的结局。

渔父也是入世的。虽然渔父的态度看起来正与屈原相反,但其实渔父和屈原都是入世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面对浑浊混乱的社会现实,渔父开出的药方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父和屈原一样,他同样认为这个社会现实是“浊”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现实的“浊”,那就“不凝滞于物”,不要拘泥执着于“浊”世,而是随波逐流,随波沉浮:世上的人都浑浊,那就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那就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这里,渔父连用两个“何不”正与屈原的两个“安能”相对,同样说明渔父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坚决态度。

当渔父知道自己不能说服屈原时,他最后的态度是淡定的,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2)“湘流”“沧浪”之水的“清”“浊”之辩

屈原最后的态度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说的是“湘流”,而渔父最后的歌谣《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的却是“沧浪之水”。“湘流”与“沧浪”是同一条水流吗?为什么渔父最后要提起“沧浪之水”的“清”“浊”,继续着与屈原的“清”“浊”之辩呢?

按照一般的解释,“湘流”就是“湘江”,苏教版必修五教材就是这样解释的,还说“江潭”在湘江一带,江,指湘江。而我们知道,“湘江”属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也就是说“湘江”在湖南。而渔父《沧浪歌》中的“沧浪”,按照苏教版必修五教材的解释,指汉水。汉水又称汉江,汉江河,流经陕西、湖北两省,这里应该主要指湖北地段。

屈原与渔父辩论“水”的“清”与“浊”,但两人最后说的不是同一条河流“水”的清与浊,而是一在湖南,一在湖北。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他们的“清”“浊”之辩应该如何理解?笔者以为,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字面的意思是屈原当时就在湘江之畔,为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宁愿投进身边的湘流之中,而实际上则表示,屈原是楚国人,楚国是自己的祖国,既然楚国社会太污浊,那就为祖国投江而死,这表现了屈原強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渔父最后《沧浪歌》说的是“沧浪”,不是湘江,而是汉水,渔父向屈原暗示了不一定要为楚国殉国,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即是此理。何况沧浪之水“清”可以濯缨,“浊”可以濯足,还是渔父的价值取向“能与世推移”。

当然,也有人认为“湘流”与“沧浪”是同一条河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中认为,《渔父》故事的发生地在汉水。据钱穆先生的考证,长江以北也有洞庭、湘水、沅水、澧水、汨罗等古地名。钱穆认为湘澧沅诸水是江北水,其中的“潇湘”实际上是“湘”之声缓,也就是说“潇湘”就是“湘”字念慢了以后的一种音节,而这个“湘”实质上就是汉江之一段的“襄”,“襄”即“湘”,而“襄”又是“沧浪”的声缓所致,所以“沧浪之水”也就是“襄”水,“襄”水也就是“湘”水,“湘”水也就是“潇湘”。总起来看“襄”、“湘”、“沧浪”,原来都是汉水某一段的称呼,读音不同而已。所以屈原在《渔父》中称:“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里不称“沧浪”而称“湘流”,是避免重复用“沧浪”,按理应该写成“宁赴沧浪”。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屈原与渔父辩论的还是同一条河流的“清”与“浊”。屈原的态度是“宁赴湘流(汉水),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说,我承认沧浪(汉水)有清有浊,当“沧浪之水”“清”时,可以“濯吾缨”;当“沧浪之水”“浊”时,可以“濯吾足”,何须“葬于江鱼之腹中”呢?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著,徐铉校.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01.

[2]丁凡,杨九俊主编.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材[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03,浙江第13次印刷.

[3]钱穆著.先秦诸子批判·先秦诸子系年考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12.

猜你喜欢
汉水沧浪渔父
沧浪之水
骚体诗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秋思
春来汉上
立春日抗疫有感
岁末感怀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