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动物疫病传播会造成疫病危机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发展已达到一个空前的水平,动物防疫防治工作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关系着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与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密不可分。本文将针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技术思想展开讨论分析。
1影响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原因
根据农业部对畜牧防疫发展的调查中发现,畜牧业的服务机构的发展明显滞后,兽医技术水平偏低,缺少专业兽医、地方畜牧机构人员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动物发生疫情的风险时刻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世界范围内周期性发作的重大动物疫病流行高峰随时可能暴发,各单位和部门应充分认识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水平低下的原因。
1.1兽医管理监督机构发展缓慢。我国兽医协会发展中存在着管理滞后、制度不完善,在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中不能很好的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动物防疫,兽医管理监督机构在实际动物防疫中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的问题,导致兽医管理整体结构不合理、操作不规范、作用不明显,大大降低了我国动物防疫水平。
1.2执业兽医人数偏少,兽医技术水平偏低
1.2.1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兽医技术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养殖量也在不断增大,很好的专业兽医水平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但现阶段,我国拥有兽医执业资格证书的兽医人数不多,一些兽医从业人员没有兽医执业资格,兽医动物防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大,兽医行业混乱,防疫工作有效性很难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1.2.2我国执业兽医资格报名条件较低,考试流程不够规范,执业资格要求与国际通用标准不符,我国很多兽医防疫基本技术普遍达不到标准,动物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3动物防疫工作均需要长时间工作经验的积累,每种动物的生理结构、特征、习性的区别,行动敏锐,不利诊断,如果兽医自身经验不够丰富,动物防疫工作误诊现象频发。
1.3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有效性发挥。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例如:养殖场饲料保存不合理,饲料就会变质、腐烂,产生曲霉菌,如果食用了含有黄霉菌的动物性食品,会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动物在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以后,动物的体内就会含有污染物,形成人类健康隐患。
2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几点措施
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质量好与坏,基础技术水平的高与低,和兽医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性,提高兽医水准才是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
2.1通过兽医立法管理兽医行业,提高基本技术水平,加强兽医管理。法律约束更能减少兽医误诊行为,规范兽医行业发展,从根本上是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和基本技术水平,从而解决兽医行业不规范和兽医防疫技术水平低下问题,落实和坚决执行《动物防疫法》的工作内容,能充分保障和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发挥其实用性,实现人为干预,让《动物防疫法》从纸上实实在落实到基层养殖场户中,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链条,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为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2加强兽医专业教育。我国动物防疫基本技术水平低下与兽医专业教育有很大关系,提高动物防疫基本技术水平,必须改革我国现有兽医教育现状,加强兽医防疫教育,定期进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培训,实行理论结合实践的系统教育,去除一些缺乏实践内容和专业经验的技能培训,接受国家正规机构主办的防疫技能和防疫知识工作培训和兽医教育管理,逐渐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2.3补充动物疫病防控队伍人数。基于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缺少合执业兽医资格人员的现状,应加强和促进兽医的队伍人数的增加,根据当地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情况,重新核定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员编制,组建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基层免疫队伍,可由县级动物疫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必要的實用的知识考试,将无证兽医统一管理和培训,帮助其达到持证上岗要求,以规范兽医行业,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长期稳定的村级专业化免疫队伍。
2.4建立动物疫病防御体系,形成标准化免疫程序。基于动物疫病周期性重大动物疫病的变异性,最根本的防疫措施是将疫情拒之门外。因此,必须建立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应建立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立规范化的免疫管理制度,明确疫苗采购、保管、运输、领取和使用制度,落实免疫操作规范和标准,发挥广泛覆盖和高效率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资料。充分适应我国人口多,人口流动大的国情特点,达到有效避免动物产品造成疾病的传播的目的。另外,可在规模养殖场建立免疫监督员制度,监督各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计划开展免疫。对于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确保免疫质量。
3结语
我国是禽畜类产品出口大国,动物防疫技术是养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动物防疫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防疫技术水平的关系因素,也决定了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性发挥,要想提高动物防疫技术水平,必须从动物防疫工作抓起,加强兽医管理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