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活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有效途径

2018-08-24 10:50唐爱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活动

唐爱军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文本为基础的。学生只有阅读文本,有所感知,形成体验,才能有效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如果没有阅读文本,或者阅读不深入,则势必理解与分析不能到位,交流与表达流于肤浅。

近期听了一堂《窦娥冤》的公开课,教者对文本的钻研深入独到,对课堂的设计煞费苦心,可到了文本研读时,学生犹如走进迷宫,茫茫然然。整个教学进程磕磕绊绊,滞涩不顺。这堂公开课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令人难堪的沉闷与全场师生的焦虑。在课后的议课环节,执教老师反思,没想到让学生预习了一个早读外加大半节课,学生对文本还是如此陌生。教师给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为何学生对文本仍是如此陌生?教师以为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感知,为何学生对文本其实半生不熟?由此,在课文的学习之前,如何让学生细读文本,就成为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教师要介入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

閱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这一点无需赘言。近些年的语文教学,应该说大家都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了。但这种重视,在许多老师那里,仅仅意味着在文本阅读的时间上比较舍得投入;而在阅读的引导上,却不甚用意。教师引导的缺位,导致了学生对文本尤其是一些不合口味篇目的浅阅读或无阅读。而这也最终导致课堂对话的肤浅和阻塞,影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实践证明,教师在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是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的。笔者在执教《窦娥冤》时,考虑到该文古汉语词汇较多,又夹杂不少元代方言,文字理解的障碍较多,学生阅读专注度难以保持的因素,在学生预习课文时,将课文分为三个段落,分段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以下为第一段落的导读设计:

学生自读楔子、第一折,要求:读懂文句,读后能复述情节:a.以窦娥身份复述;b.以张驴儿身份复述。

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先布置一项活动内容——“复述情节”,在学生读完之后以此对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这样能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形成鞭策与激励,促发学生认真阅读。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能够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参与意识增强,思维积极活跃,阅读效率因而大为提高。现在,有些教师对课堂介入谈之色变,好像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违犯了“主体原则”,就触碰了“教学红线”。其实思想大可不必如此僵化,教师一切有利于课堂效率的行为,应该都不算“越位”,“凡是有助于语文教与学的形式,均可引入语文,为我所用”(程振理《比远离热闹更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7)。而教师在必要时介入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动机,促进细读文本,恰恰是教师“主导”功能的体现。

二、微活动是促进阅读的有效策略

前述导读设计里的“概述情节”,是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项活动。关于课堂活动,已经有许多教师做过深入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什么是课堂活动?余映潮老师曾如此阐释: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常见的课堂活动有诵读活动、读写活动、品说活动等。

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提倡的却是“微活动”。“微活动”其实也是课堂活动。“活动”前冠以“微”,是因这类活动开掘深度较浅、目标指向单一,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微小一族。在导读时,这种活动随文而定,而又点到则止,不抢占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干扰学生的阅读体验,故在文本导读环节比较适用。

请看《窦娥冤》第二段落的导读设计:

学生自读第二折,要求:读懂文句,读后依据情节补全本折拟的一个回目式标题。

[上句] 张驴儿 老子;

[下句] 桃太守 窦娥。

(答案:投毒误杀|执刑错判)

读后,多数学生很快写出了基本正确的答案;而且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补写回目式标题似乎意犹未尽,要老师再出一个题给他们填写。这里的补写标题就是一个“微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阅读非常投入,效率大为提高。教师在导读时,通过这样的微活动,促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动力,让学生阅读文本时不再是懈怠状态、迷糊状态、厌烦状态,而是紧张状态、清醒状态、愉悦状态,读中有思,读中有感,达到细致全面地感知文本的目的。

微活动形式多样,除了上文所用到的复述情节、拟写标题外,文句演读,増、删、改词句,创作打油诗等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导读的微活动。

三、导读中微活动的设计思路

导读中微活动的设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活动,它讲究实效、讲究艺术,是教师的教学技艺、创新意识和审美水平的综合体现。设计导读微活动,大体来说,有如下三种设计思路:

1.立足整体进行设计。活动的设计,以学生所读文本的整体信息,如故事情节、场面氛围、情感基调、线索层次等为素材,活动内容直接指向文本的整体内容,能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全面把握。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复述情节、拟写标题、描述形象、为文本选配音乐等等。

2.立足局部进行设计。活动的设计,从学生所读文本中的某个点切入,如言行缘由、字句含义、形象性格等,所选取的“点”虽切口较小,但辐射全篇,学生需要熟悉全篇才能顺利解决问题。活动形式如析事情因由、配画面旁白、评人物褒贬等等。当然,在设计时活动难度要适中,挖掘不宜过深,必须是学生细读文本即能参与的活动,否则会妨碍文本的完整阅读与独立感知。

3.立足文本空白进行设计。活动的设计,抓住文本空白之处,如省略的语言、人物的心理、视线外的情景等做文章,让学生进行补充与发挥。活动形式如心理(神态)描述、语言填充、情节续接等等。这类活动看似游离文本,其实内容在文字之外,又在其意蕴之中,这样的活动也能巧妙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一篇课文的导读,有时需要组织几个微活动。如果有多个活动时,活动形式要避免单一,否则会使课堂显得呆板僵化,也会使微活动的导读效果打折扣。所以,教师在设计微活动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或静或动,或写或画,或个人或群体,或归纳思维或演绎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有新的体验和挑战。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活动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活动随手拍”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背课文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