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4 10:51张淑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本习作文本

习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文教学手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写作创作,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体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学习中充分感知语文的魅力,最终有效提高學生的语文水平。下面,笔者以小学人教版教材为例,就体验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作以下几点分析探讨。

一、重视生活体验,提高习作素材积累量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体验教学应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资源优势,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现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勇于表达,乐于表达的情感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我真情实感。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感知和体验中,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更为深刻,继而能够写出更为生动、有趣的文章。比如当学生准备学习到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本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以及户外活动进行日常生活实际观察、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感受春天到来的气息,并让学生将观察到景物和感受到的情感写到生活记录本上,而后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自己的感受,这无疑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然后,教师再进行课本知识讲解,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阅读理解,并让学生找出文章内容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或最能引起自我共鸣的词语或语句,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在观察、体验中能够有效提高自我写作能力,并进一步激发自我写作思维,最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感知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

二、重视活动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授课,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活动体验中收获知识,开拓视野。在活动体验中,学生的写作情绪比较高涨,其写作的动力更加积极,在这样的活动体验中其思想、情感表达也更为强烈。通过活动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为深刻地感知文本内容,继而在习作中能够达到水到渠成的文本创作目的。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泼水节是他们难忘的节日,学生在学习该文章内容时,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对于非少数民族或从未体验过泼水节的学生而言,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比较浅,若进行相关内容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低落。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写作,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户外泼水节活动,让学生在热闹、趣味性的活动场景中充分体验泼水节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体验进行写作学习,能够将写作课堂变得更为生动盎然。在这样的活动体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其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也得以激活,最终让学生的习作之趣源源不断!

三、重视阅读体验,有效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迁移

写作教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写作技巧讲解,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迁移。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精心选择教材,根据课本教材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模仿与创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技能。比如当学生学习到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让学生认真地进行课本内容分析,细细品读文本知识,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段落分析,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对小女孩进行传神刻画的语句,并在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引导,让学生阅读、想象和感受小女孩命运的多舛,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在理解文本和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分析,而后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继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技能。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让学生更灵活地处理写作,最终有效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迁移。

体验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写作教学中,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体验写作的魅力。通过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自我写作水平,并促进自我能力迁移。

张淑萍,甘肃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本习作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