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方法

2018-08-24 10:51郭树珍赵秀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抛球好作文古诗

郭树珍 赵秀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创作是独立思维的一个阶段,儿童用语言的手段进行创作时,感到自己是一个作者,为把生活、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的美变成思想美而感到由衷的喜悦。”怎样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认识到思考的欢乐,体验到一个创作者的精神上的满足呢?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只有学生不怕写作,甚至爱上写作,才能真正达到老师不用教,孩子就会写的目的。

一、游戏活动,百“写”不厌

学生百玩不厌的永远是那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体验,比如:击鼓传花背古诗,画鼻子、掰手腕、抛绣球背古诗,不间断地开展不同话题的辩论会,春游,秋游,三八节,父亲节,运动会,中秋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活动结束,我会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刚才的活动过程用慢镜头放映一下,以抛绣球背古诗为例说说我的设计,谈活动的过程,自己的感受,思考详略的安排,最后引导他们抓好活动的细节进行习作。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学生写起来就容易的多。学生写好以后,我打出两篇对比比较明显的作文,在班内再进行集体修改。当这样的程序重复两到三遍以后,以后组织完活动,就不用我再提示什么,他们就能很轻松的写好作文。

以“抛绣球背古诗”这个活动为例,谈一谈指导学生写好活动作文的方法:

活动前: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了解的古代抛绣球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规则:前半场:主持人抛球,球落谁家,谁起来根据大屏幕随即出现的题目背一首古诗。后半场:接到球后,熟练背出古诗的同学抛球。无论谁抛球,背不过的同学给小组减一分,最后减分最少的小组获胜。

活动中:提示主持人抛球和背熟古诗的人抛球你所观察的人最好一致

你看到的: 你听到的: 你的感觉:

规则突变,球落到谁那里,谁熟练地背出古诗,谁就当抛球者。

你看到的: 你听到的: 你的感觉:

活动结束后,你的感受。

孩子们根据方法提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一篇活动作文就初步成型了。

二、突发状况,情趣盎然

于永正老师说过:“让什么都跟作文联系起来。”抓住突发状况,进行片段练习。比如那天姚艺昕上去背诵读书积累的时候,自己在上面笑的前俯后仰,最后直接蹲下身来捶打着自己的双腿,下面的同学都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后来我就引导她们写了一个笑的片段,孩子们把她笑的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看后也忍俊不禁。郑玉成同学不小心把墨水弄到了嘴周围,我就故意说了一句:“郑玉成怎么这么小就长胡子了呀?”第二天大多数同学以《长胡子的郑玉成》为题写了这件事,刻画了当时的情景,让人如临其境。我每次出去玩或是孩子的父母出去玩,都要给孩子带回些特色小吃,我都会引导他们从外观看起,慢慢品味,详写味道。写的多了,本来一块很普通的从海南带回来的椰子糖,孩子们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

三、用心体验,精彩不断

记得笔者读过一篇文章《教室里荡秋千的教授》,里面的那位有名的物理学教授在天花板上荡着秋千给学生演示钟摆是如何运动的,这位教授说过:“学习的关键不在你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让你的学生爱上物理这门课程。”所以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喜欢上作文,我也会傻傻地做一些夸张可笑的表情或动作,比如我领孩子们找春天,我会很陶醉的把耳朵贴在迎春花的小花瓣上,故作沉思后,兴奋地对学生说:“我听到了它高兴地吹着小喇叭在吵着让其他的植物们来陪她呢,她觉得寂寞了,你们来看她,她可高兴了,小喇叭吹的更响了。”就这样引导着孩子们跟草芽,跟树上的嫩芽,花朵对话。把春天给找出来,写精彩。在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时候,记得是让一个学生上去表演侧滚翻,他干净利落地表演完毕,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觉得动作太快,没法写,我就先把两手撑在地上,再翘起一根腿,左手着地,右手伸出去,慢慢地把动作分解开,引导着孩子把动作写连贯,当我把右手撑地,右腿伸出去的时候,重心不稳,坐在了地上,孩子们哄堂大笑。我也笑着没事一样的爬起来,重新来过,引导孩子们把这个动作写详细,写具体。无论是学课文,还是我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引导着孩子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领悟一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文章成形了,写的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教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写好作文,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只要他们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笔下定能生花。

郭樹珍,赵秀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抛球好作文古诗
好作文从“欣赏”中来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爱上抛球运动
中国古代抛球活动艺术化论略
一个概率问题的分析及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