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云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高密度直流电法是电测与电剖面法的结合,是一种阵列式电法勘探方法。野外施工时,一次布设电极可达几百个,采用智能化采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原理与常规电法相同,仍以地层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外加电场下,传导电流分布规律,但采集的数据量成倍加大,可以在一个装置排列上一次完成横纵向二维勘探。既能显示地层岩性在某一埋深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又能提供岩层视电阻率纵向上的变化特征。因此,对于公路勘察中的断层、煤层采空区、岩溶等局部视电阻率异常都有很好的效果。
高密度电法常用的装置包括温纳装置、偶极-偶极装置、三极装置、温纳-施伦贝尔装置等十多种。勘察装置类型主要依据勘察精度要求、场地大小等来选择。
不同的装置,对异常的灵敏度不同。一般地,温纳α装置对电阻率的垂向变化比较敏感,用来探测水平目标体的垂向变化比较有利;施伦贝尔1装置对目标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应较为灵敏,一般用来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异常区勘察;三极装置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假异常,给数据的解释带来困难。
场地的大小也是装置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温纳α、偶极等装置来说,当极距扩大时,反映不同勘探深度的测点数将依次减少,断面上测点呈倒梯形分布,实际勘查中测线长度一般为探测深度的5~6倍,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采用三极连续滚动测深装置则对场地的要求可降低为一半大小,这对于工程勘查中场地紧张,难以铺线时有很大优势。但它需要布设无穷远电极,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在野外施工中,要根据勘察任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最小电极距取决于探测目标体的尺寸大小。一般地,应当保证探测目标体上至少分布有2个电极,以保证横向分辨率。
测线排列长度与目标埋深有关。勘查中,排列长度应不小于埋深的5倍大小。同时应当考虑让异常区尽可能远离断面图边缘,让异常区与围岩能够同时显示,利于异常区圈定。
判别野外施工采集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地层的变化,是勘察工作成败的关键。野外施工环境千差万别,测量数据中不可避免含有干扰因素,有时会造成数据畸变,影响分析解释。
图1 高密度勘察的地形异常(单位:m)
如图1所示,测线在16 150处的浅部高阻异常区很明显。如果解释为地层存在高阻异常,则和实际地层岩性相差甚远。此处地形上是条较窄的深沟,岩性为黄土覆盖层下基本为砂泥岩。16 150处的高阻异常是地形引起的,与岩体无关。在室内数据处理中,可以根据采用的装置类型,利用模型正演,计算出对应各点的纯地形视电阻率值ρs地,用经验公式Ρs改=ρs/ρs地/ρ0来作地形改正[1]。
因此,在施工中,测线经过区域地形局部隆起或下凹时,应当记录对应位置的点号,对数据经过处理后方能用于地质解释。
图2 高密度勘察的电极接地条件干扰
图2的21 100处视电阻率明显偏高,视电阻率曲线被“拉高”,这是由于21 100附近某个电极接地电阻过大,引起“八”字异常。一般通过改善电极接地条件就可以解决。因此,野外采集数据过程中,注意观察避免此类干扰,否则,室内很难处理。
图3 断层构造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单位:m)
图3是山西西北某高速公路某桥台附近勘察视电阻率断面图。现场采用温纳α装置,最小电极距5 m。数据处理采用剔除个别异常值后的原始实测数据Surfer成图,未进行反演。地层主要为更新统冲洪积物、石炭系本溪组铁铝岩及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灰岩,灰岩、冲洪积物、铁铝岩电阻率差异明显。在测线的110 m处,斜向右下方存在1条视电阻率分界线,左右两边的视电阻率值明显不同。综合分析认为视电阻率分界线即为断层位置,破碎带上部局部充水。后来分别在两边布设钻孔,左边钻孔揭示O2s泥质灰岩,右边钻孔揭示C2b铁铝岩。这说明高密度电法在构造勘查中结果较为直观,对于断层的位置,倾向等产状要素能够进行半定量解释。当然,这主要适用于剖面类装置。对于测深类装置,由于测线相邻测点视电阻率跳跃相对较大,解释起来难度相对要大。
图4 采空区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单位:m)
图4是高密度电法进行采空区勘察的视电阻率断面图。测区为本溪组泥岩及奥陶系泥灰岩,在测线前半段区域可能有个体铁矿开采活动,但规模很小。勘察采用温纳α装置,最小电极距3 m,目的在于不漏掉开采巷道。数据处理采用剔除个别异常值后的原始实测数据Surfer成图,未进行反演。物探结果显示测线前半段存在3处高阻异常区,综合分析地层岩性资料,推测3处高阻异常区为铁矿开采引起;71 280~71 360段高阻区是灰岩地层的反映。后来在71 150处开挖,发现巷道、坑木,验证了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山西公路勘查中,由于历史上采煤活动频繁,个体小窑回采率低,开采规模小,勘察不易。对于埋深较浅的小窑采煤,采用小极距高密度电法勘察,施工方便,并能最大程度避免遗漏巷道采空。
图5 岩溶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单位:m)
图5是山西北部高速公路某隧道岩溶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在测线经过区,前半段地表有薄层覆盖,下伏强风化灰岩;后半段为黄土山坡,未见灰岩出露。野外施工采用温纳α装置,最小电极距5 m。数据处理采用剔除个别异常值后的原始实测数据Surfer成图。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能够直观地看出在39 800附近,埋深30~40 m间存在低阻异常区,视电阻率曲线呈典型圈闭状,疑似岩溶发育,碎石土充填。如果岩溶规模较大,未填充,则出现高阻异常区。
岩溶勘察野外施工中,尽量采用小极距多电极剖面类装置,一方面电极间距大,则易漏掉小规模岩溶(平面延伸5~10 m),影响勘察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剖面类装置的视电阻率曲线在横向上较为平缓,有利于岩溶异常的判别。
图6 某二级路路基土层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单位:m)
图6为山西东南某二级路路基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地层由上更新统(Q3)坡洪积物、中更新统(Q2)洪积物构成。Q3地层岩性为湿陷性黄土(粉土Q3),Q2地层岩性为粉质黏土、粉土互层。野外施工采用温纳α装置,最小电极距2 m。数据处理采用剔除个别异常值后的原始实测数据Surfer成图,未进行反演。从断面图可以看出,在30~35 m间,埋深8~10 m存在一局部低阻异常区。推断为地基土层不密实,地表水下渗局部聚集,引起低阻异常,后开挖处置发现局部土体含水量较大。
本次勘察的地层为Q3粉土及Q2粉质黏土、粉土,上下土层视电阻率几乎一致。若土层局部压实度不够,地表水体下渗聚集,会引起局部低阻。但土体表层基本密实,水体下渗不会太多,因此,视电阻率差异不明显。若数据处理粗略(如图7),则不易划定异常位置,只能大概圈定异常影响段落,因为表层水下渗至深部土体后,水量很小,所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值也不大。我们在施工中一般采用1 m电极间距采集数据,尽可能避免各种干扰因素;室内处理时,需要对断面测点的视电阻率值进行统计、细化分级,选定可能的异常值界限,有利于将数据中的细微异常表现出来。
图7 路基土层勘察-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单位:m)
a)高密度直流电法数据采集密度大,分辨率较高,能够直观地反映电性异常体的位置、形态特征。对于公路勘察中的浅部勘查(一般不超过100 m),具有很好的效果。
b)高密度电法对于构造、采空区、岩溶等电性异常体反映较为灵敏,能够为公路勘察提供较为准确的异常区信息。
c)高密度电法对路基土层的勘察是建立在地表水下渗后,引起局部视电阻率变化的基础上。否则,难以保证勘察效果。
d)工区施工前,应当根据目的任务进行试验来确定合理的装置形式及电极距。
e)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中,尽可能少用平滑、反演处理,尤其是地基土层勘查。应当结合测区的地层水文资料及岩性物性资料,仔细分析曲线的形态、拐点等,来圈定电性异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