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诗明(湖北省远安县畜牧兽医局)
做实、做好、做优集中强制免疫工作,事关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努力把集中强制免疫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推动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相关工作不可轻视,更不能忽视,亟须强化。
1.人身防护亟须强化。近年来,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控形势严峻。特别是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增多,病原变异概率提高,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加大。因此,强化基层动物防疫员人身防护尤为重要和突出,迫在眉睫。基层政府及其兽医部门应为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免费提供足额的防护物资;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应穿戴整齐防护服、手套、胶鞋等,防止病菌侵害身体,影响个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2.杀菌消毒亟须强化。在实施集中强制免疫的过程中,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往往是出猪舍进牛栏、走东家去西家,给生猪注射了疫苗,又“马不停蹄”地为家禽做防疫,极易携带各种动物疫病病毒,导致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因此,亟须强化动物防疫员的个人杀菌消毒工作,切实切断疫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3.免疫器械亟须强化。畜禽免疫的质量和效果是规避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重要“参数”,而免疫器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参数”。因此,基层政府及其兽医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要在保证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械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根据注射剂量和畜禽的大小、肥瘦,选择适宜的注射器、针头,以满足整个集中强制免疫期间的工作需要。
4.疫苗使用亟须强化。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应充分阅读各类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冷藏(冷冻)及常温保存的要求,保证疫苗保温箱能够正常使用,并做到“苗不离冰、冰不离苗”,规范贮藏各种强制免疫疫苗。在领取和使用疫苗时,动物防疫员要认真仔细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疫苗是否过期等情况,对有疑问的疫苗坚决不使用,切实有效规避疫苗浪费现象的发生,减少资金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疫苗的效价。
5.环境保护亟须强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集中强制免疫过程中产生的疫苗空瓶、使用过的消毒棉签等的监督管理和科学处置不可小觑,基层政府及其兽医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员要高度重视。对免疫注射的疫苗瓶、消毒棉签等免疫相关物件,应建立管理工作台账,落实专人管理、专班监督,集中统一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绝不可随意、随处乱丢乱扔,防止污染或破坏养殖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