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陈秋芳,郭兆刚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
在“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办学质量,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赢得优势,办学特色成为各高校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办学特色的概念定义有十余种,主要聚焦在长期、积累、发展、稳定、独特、风格和特征等关键词。我们认为,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通过积累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优良的、被社会公认的办学特征和风格。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稳定性。办学特色应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在一段时间之内对高校的特色化办学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独特性。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特征和效果等,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三是社会认可性。“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职能之一,高校应该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特色才能被社会所承认。四是发展性。办学特色应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学校的需要发展变化,从而适应高校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五是综合性。办学特色的内涵应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包括显性的物化载体和隐形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学校的综合性标志。
1.办学思想特色。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总方针和总纲领,是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的根本准则,其核心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长期形成的大学精神,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办学者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学校要办出特色,就必须有创新性的办学理念作为指导。
2.目标定位特色。学校发展目标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学校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去思考自己学校的校情、学校所处的位置和发展空间,重点解决好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3.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要素。学校应在已有基础、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定位,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环境特色。高校环境特色包括社会环境特色和校园环境特色。
第一,区域独特性。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在赖以生存发展的区域基础上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地方高校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历史传统的不同,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等,都具有本地区所赋予的独特区域性色彩。
第二,地方社会认同性。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要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其办学特色应当被地方社会所认可。
第三,地方发展性。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需要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前景,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特定的时空相联系,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其办学特色应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地方发展。
地方高校在办学特色的建设方面,更应当突出地方性和实用性。一是地方高校要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确立学校服务社会特有的区域空间、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项配套的教育风格和运行机制。二是地方高校要善于在自己富有特色的服务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具有本校特色和优势的专业领域里,努力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环节。
第一,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利用地域自然、经济、文化特色开展学科建设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学科的竞争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地方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入,扩大高校在地方的影响力,从而充分履行高校的社会服务使命。
第二,人才培养特色培育。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结合当地需求乃至国家、国际需求,让地方特色融入专业设置中,并逐步融入整个国民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产业链中,努力向特色专业方向发展。
第三,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寻找科研课题。地方高校要发挥智力优势,努力解决地方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优先研究开发符合自身使命、办学定位要求的科研项目,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创出自身的科研特色。
第四,结合地域文化塑造校园文化。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体现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体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应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精神因素,让自身的特色服务地方,引领地方。
云南中医学院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多民族医药文化,一直以来以引领云南中医药事业,担当云南经济文化建设,促进边疆人民健康为使命,经过五十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云南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地处祖国西部边陲,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拥有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赢得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中药资源有6 559种,居全国首位。这些区域优势为中药类专业的建设开发利用云南丰富的中药资源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中医类人员的识药用药能力提供帮助,为中医类人员就地取材、防病治病提供了条件。千百年来,勤劳而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25个少数民族,在这个天然药物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与知识,其中蕴含着各民族对生、老、病、死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独具特色而功效卓著民族医药理论和防治疾病的经验,形成了以傣、彝、藏、苗、白、纳西等民族医药多元并存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据统计,云南省拥有民族药1 300余种,民族民间验方1万余个,民族医药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傣医学与藏、维、蒙医一起构成中国的四大民族医学,为发掘和发展民族医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滇南名士兰茂,字廷秀,号止庵。他留心医学,酷好本草,潜心研究本草三十余年,广涉前代医书,对云南本地的各类天然药材更是穷尽一生精力研究,注意收集和记载当地少数民族的药物以及用药治疗疾病的经验,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完成了我国最早的地方性本草专著——《滇南本草》。该书早于《本草纲目》二百年,是云南各族人民长期利用本地产中草药防治云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经验总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云南中医药事业的的传承与发展首开先河。清代云南中医学家、中医学教育家陈雍执教云南医学堂,为云南培养了以林厚甫、缪嘉熙、朱璋等为代表的著名医家和大批中医药人才,成为云南中医的一支中坚力量。陈雍先生老年不忘治病救人,75岁高龄仍开“宝龄堂”,免费为贫苦人民施医赠药,他的医德医术被后人传为美谈。近代云南的四大名医——吴佩衡、戴丽三、姚贞白、康诚之,曾亲自指导中医学专业建设及教学和临床工作。著名针灸学家管正斋创立了“管氏针刺手法”,并主讲针灸学课程。曾育麟、罗天诰等专家,开拓了云南民族医药和中草药研究。从古至今,先辈们用丰厚的中医学术文化底蕴、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卓著的临床疗效、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医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
3.悠久的办学历史。第一任院长吴佩衡任曾亲自率领师生多次深入全省农村、厂矿,开展送医送药、防病治病、卫生宣传、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工作,将学生学习第一课堂放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奠定了云南中医学院培养适应多民族地区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基础;建院之初,全院师生不忘使命,服务边疆,协力同心,努力为民众服务。为保证教学需要,先辈们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云南民族医药的用药特点,防治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编著了《医药简述》《云南中医常用方药手册》《伤寒论讲义》《麻疹发微》等一批适用于多民族地区需求的本土中医药教材;以吴佩衡、姚贞白、戴丽三、许子建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云中人,追寻着先贤兰茂足迹,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注入民族医药“基因”,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探索。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曾育麟、苏涟、罗天浩、杨国祥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云中人,编撰出版了《中国民族药志》,率先将“中草药”赋予了“民族药”的新概念和内涵,奠定了民族医药研究的学术领先地位,提出“从民族医药中寻找新药”理念,在1987年印度新德里举行的首届世界民族药学术大会上荣获金奖,开拓了民族医药研究的新领域;第二代著名中医学专家吴生元、孟如等不断开拓进取,传承创新,使云南中医药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在第二代专家的精心培养、悉心指导下,第三代名医名师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各学科的学术或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临床、科研第一线;进入21世纪,云中人循迹前辈,持续担当,深耕沃土,不断进取,抓住民族医药发展的新机遇,审时度势,谋篇布局,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学使命。
在五十七年的发展中,云南中医学院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为宗旨,担负起“弘扬杏林至道”的使命。
1.以中医药主干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基础扎实,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态势。学校始终以传承中医药学术、改革中医教育、发展中医事业为己任,积极探索中医教育规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坚持“医药并重”,依托重点学科,适时调整本科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中医类专业为云南省中医药防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中药类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流通”的人才培养链,有力支撑了“云药”产业发展。
表1 1960—2000年云南中医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从表1可见,云南中医学院从建校开始到20世纪初的四十年办学历史中,办学定位是中医药单科类院校,以培养本科教育为主,专业开设主要是中医药类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中医药相关专业人才。
表2 2000年以来云南中医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云南中医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由单科院校逐步转型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医药院校。这十年间,专业增加到16个,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围绕中医药主体学科医、理、工、管学科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献身祖国建设、为中医药事业努力奋斗的实用技术人才。
表3 “十二五”期间云南中医学院新增专业情况
表3显示,“十二五”期间,云南中医学院本科专业达21个。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符合云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需要的,中医学及相关专业、中药学及产业相关专业和支撑服务产业相衔接配套的专业链已基本形成。
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长期服务中医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建成了一批品牌专业。中药学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等5个云南省特色专业,中药学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针灸推拿学等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等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中医学等2个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
2.发展民族医药特有学科。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体系。据统计,云南省拥有民族药1 300余种,民族民间验方1万余个,民族医药资源十分丰富,发掘和发展民族医药也是边疆民族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责任之一。
云南中医学院五十余年来发掘整理研究傣医学历史、理论体系及传承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等人才特点和成才规律,按照“中傣医结合、医药结合、医文结合”原则,对傣医学进行知识体系和内容的变革,建立傣医药知识和能力、现代医学知识、中医药知识、傣医药文化和傣语知识等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于2006年招收中医专业傣医方向本科生,2013年开设傣医学专业。傣医学、傣药学为国家中管局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医学学位点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涵盖傣医学、傣药学方向,傣医学成为中管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
表5 傣医专业开设情况
由表5可见,云南中医学院在傣医学人才培养中构建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办学层次,全日制、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相互补充的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开办民族医药教育。1999年,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办藏医班。如今,全国唯一的彝医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傣医医院——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都是学校的附属医院。
3.深入开展民族医药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围绕“天然药物宝库”、民族医药(傣、彝、苗、哈尼、纳西、佤族等)和中医药开展科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曾育麟教授为首的民族医药研究团队,提出了“从民族药中发现新药”的著名论断,先后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1980年,学校以《滇南本草》所载中药品种为基本内容,又以云南特产药、南药为中心建立了滇南本草馆。如今,创建了民族医药陈列室和建立了药用植物种苗繁育中心,开展民族药资源保护和珍惜濒危品种驯化的研究。近年来,学校与省内有关科研院所共建“云南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民族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成为云南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编写出版全国首套《傣医基础理论》等7部21世纪中国傣医药系列规划教材。
4.科研成果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弥补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科研平台短板。与省药监局共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中医药联合专项基金”,是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与云南能源投资集团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与宜良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建设云南中医康养特色小镇,与云南呦阳生物科技公司共建“云南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昭通、普洱、丽江等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五十七年来,几代名医名家倾囊相授,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他们植根云岭,造福桑梓,担负起振兴和发展云南中医事业、中药产业的重任,为云南经济文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勉生;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王向明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校友。
2.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特色。云南处边疆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缺医少药,同时药物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十分丰富,需要大批掌握系统中医药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治疗云南地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物资源,识药、种药、用药、就地取材、防治疾病的中医药专门人才。学校将客观存在的省情内化为办学的动因,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品德好、文化素质好、专业素质好、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好的“五好”学生,让毕业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彰显学校的存在价值。学校从人才培养的入口关,找准为边疆基层培养人才的切入点,长期坚持定向招生。在就业上积极鼓励学生回到基层,回到边疆民族地区。中医学类毕业生成为云南省中医民族医的骨干和生力军,献身人民健康事业;药学类毕业生成为云南中药,中药种植、养殖、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的骨干,为“云药产业”人才培养,中草药的发展,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新校区建筑群楼建设充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秦砖汉瓦、汉唐风格、博士帽沿、天圆地方”元素,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近年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感受中国独特的生命科学与生命哲学之意蕴,学校精心打造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精髓,夯实学术基础,涵养人文气质,在汲取传统医药文化智慧结晶的过程中实现智力与人格的双重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育人功能。同时,为地域文化输入高层次文明的基因,提升和丰富了地域文化内涵。
云南中医学院自2007年发起并主办七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2015年在老挝开设“中医教育培训中心”,2016年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2016年举办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暨首届国际佤医药发展交流会。在中医西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泰国、越南、印尼及港台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已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
地方区域特色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互为影响,互相促进。地方区域特色使地方高校在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能找到自身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学科结构、历史传统等,呈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避免办学特色盲目模仿、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同时,地方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对地域文化等有导向和辐射作用,能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