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为作文教学护航

2018-08-23 05:42张岸丹
求知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性有效性评价

张岸丹

摘 要: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使自己的批改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决定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处理这一环节对整个作文教学起促进发展作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有效性;人文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文评价的现状

1.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从而抑制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教师常常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常常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能反映社会新风尚、有积极意义……”这种千篇一律的要求,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2.作文评价起点高,达标难,评价模式单一

教师常常以“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这往往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使学生对“优秀作文选”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教师常常以成人化的眼光、以一种共性的语言、共性的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习作,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

二、学生对待作文评价的现状

1.只关心自己作文的得分或等级,不关心教师的评语

不少学生一拿到作文本就马上看自己的得分,很少学生会去读教师精心写的评语。甚至一些学生把作文批改后加评语看作是常规程序一样,评语只是一种形式,严重打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积极性。

2.只注意教师对他的优点的肯定,不注意改正缺点

虽然学生不关心教师对他的作文所给出的评价,但他们会看教师在作文中圈出来的描写得好的语句,向周围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文采,炫耀自己的荣誉。但一看到文章最后面的评语时,有时是当作没看见,有时是看了也不去修改,觉得修改是件麻烦的事,得过且过。

三、作文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能力的高低,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作文评价方式,都要为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绝不是非要给他们的作文挑出些什么毛病。同时在评价中,我们还要尊重学生作文中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热情,以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力,使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2.促进发展的原则

作文评价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发展是根本,评价是动力。因此,我们在习作评价中坚持“三个有利于”,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辩证评价与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每一篇学生习作既有闪光点,也或多或少地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所以在进行作文个性化评价时,我们就要辩证地去评价,不能一味地赞扬,也不能一味地去批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都应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赏识。

根据以上评价原则以及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我觉得以下的批改方法比较有效:

(1)面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常用的书面批改法来说效果要好得多。面批法能在亲和融洽的气氛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正,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评判。

(2)自我圈改,激励积累。詞汇贫乏是学生作文不生动的一个常见原因。为了让学生作文的语言更优美,很多教师让学生背诵好词好句,可学生能背以致用的却不多。

(3)学生自我朗读评改。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以理性的目光阅读自己的作文,认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修改作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作文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绿色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习作。

参考文献:

[1]朱红群.爱上评语 不亦乐乎[J].学周刊,2012(4).

[2]方有林,陶小青.作文如何评分更好?[J].上海教育,2002(17).

猜你喜欢
人文性有效性评价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