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姝姝
摘 要:地方文献最能体现公共图书馆馆藏特点,因此其阅读推广工作是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相较金融、时尚专题,其存在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文章尝试引入公众史学概念以及公众史学工作者,思考与探讨新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以提高读者参与度,同时在服务中充实、建设地方文献。
关键词: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公众史学;读者参与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公众史学研究公众历史的参与、生产与消费三大活动。公众史学提出了三大口号:书写公众、公众参与、公众消费。它由六个分支(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视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通俗普及史学)组合而成学科群,这是一个全方位与公众相关联的史学体系。相比美国公共史学旨在公共领域寻找史学服务对象,并没有强调人人参与历史书写,我们的公众史学则尝试解决史学公众本位问题,无疑是一种进步。
随着教育的普及、媒介的扩充、言论的自由以及公共资源的开放,公众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去接触历史、研究历史并且发表观点,正如美国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所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学从职业史家一下子走入公众,从少数精英阶层走入普通百姓。这猝不及防的发展使得史学界、高校不得不对公众史学的发展架构有所思考,希望在历史学学科领域里培养一支力量,我们暂且称之为“公众史学工作者”。他们不仅具有历史学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传播学、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既熟悉专业史学的规范,坚持历史学对于真实性的诉求,又了解社會公众对历史的爱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历史研究、写作,起到沟通专业史家与社会公众的桥梁的作用。
地方文献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物产资源、名胜古迹等重要内容的文献资源。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
地方文献收集的主题以地方史和家庭史为核心,诸如族谱、旧报纸、文件档案、碑文等,不仅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图像和影像,是典型的历史文献。这些都说明了地方文献是地方历史的载体,其所包含的文化传承、积累和扩展是地方历史的诠释。推广地方文献,就是推广地方历史。既然是地方历史的推广,那公众史学工作者就可以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大展身手。
对于地方文献的阅读推广,讲座和展览是目前各大公共图书馆常规的工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宣传和推广方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其阅读推广活动往往会因为主题小众、冷僻而导致读者参与度不高、参与活动的年龄层固化(一般为老年读者)、活动本身专业性体现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若引入公众史学工作者,是不是能有所改观?公众史学在地方文献阅读推广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地方文献的讲座,无论主题是什么,都要牵涉到历史的叙述,这就要求主讲人有一套系统的历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然后将其运用到讲座中,做到历史脉络清晰、理论饱满,并且能联系当下,启发民智。传统的职业历史学家偏理论,和公众的交流较少,读者很容易因为枯燥中途离场。而引入公众史学工作者,由于其既具备历史学的专业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美学知识,那么他在讲座过程中会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引导读者从历史的、现实的不同维度去思考问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与其有一定的互动。生动的演讲必将能吸引更多人听讲,于是,活动的参与度就得到了提高。
地方文献的展览涉及展览策划、展品选择、布展宣传等环节。引入公众史学工作者,在展览策划上会有系统的概念,比如是否可以按时间、区域或者领域做成系列展;在展品选择上,容易选择某个时期的典型展品,并做出翔尽说明;即使是一些无从说明的手稿、照片,如果选择展出,他一定会从文献中或其他途径找到出处,体现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求真。总之,如果公众史学工作者参与策展、布展,就会使展览内容更精准,展线更清楚、宣传更到位。
引入公众史学工作者,能有效提高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读者的参与度。而参与度的提高对地方文献以及地方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意义。
引入公众史学,地方文献的阅读推广工作可以有如下创新:
(1)举办摄影展,读者在主题框架下提供他们的历史照片,经过公众史学工作者的系统梳理后展出。公众史学之一的“影视史学”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影视史学在公众史学这个大家族中最具“亲民”的特点。公众拿起相机拍下身旁的点滴,记录社会的细节,组合起来就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这一过程中,从影像叙述个人小历史,进而由小历史变成大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旁。影视史学的功能为公众提供了“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最初的体验与实现的可能性。此外,公众史学工作者可以就某张照片、某段录像,启发读者进行历史维度的思考,指导他们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作品可以结集成册,作为地方文献的有益补充。
(2)选择特定的主题和当事人,做“小人物历史”。活动中,当事人可以从单纯的参与者转变为活动的创作者,口述自己的过往人生并分享。公众史学工作者对他们的分享进行整理编辑,从中得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既是对地方文献研究的补充,同时也提高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的公众参与度。
(3)鼓励读者进行家谱的编撰。具备很强家族传承观念的中国人对自己怎么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感,但苦于没有方向去追本溯源。公众史学工作者可以指导他们如何从文献资料、从老人口耳相传或其他途径获取有关信息,从而进行编撰。这样既提高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也扩充了文献。
(4)组织读者去公共文化机构诸如博物馆、文保点、非遗展示馆、美术馆等进行参观。公众史学工作者凭借自己的史学素养,通过对展品更为详细的说明,让读者对区域内的文化遗产有个实地的印象,激发读者关注与研究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所出版的书籍也可以作为地方文献的补充。
在地方文献阅读推广过程中,公众史学工作者的介入有助于推广工作的精准,并且会有更多创新,大大提高读者参与度和文献利用率,达到阅读推广工作的目的。地方文献也有名人口述史、拍摄文化遗产纪录片等项目要做,恰巧与公众史学架构中的公众口述历史、公众影像史学、公众文化遗产契合。公众史学工作者在高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再参与地方文献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信对其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工作为公众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合适的实践机会,让其有更多机会面对公众,将自己所学服务于公众,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补充公众史学的学科建构。正如张广智教授所说:“史学如果自视清高必将日渐倦怠,只有接地气才能日渐兴旺。”
[1]钱茂伟.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意义及其现状[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5(00).
[2]李晓宁.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阅读推广[J].图书馆研究,2016(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