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会 张德桂 胡 桑 李玲玲 章 秋 王艳燕
作者单位: 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护理部(张会,张德桂,胡桑);内分泌科(李玲玲,王艳燕) 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章秋)
糖尿病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等特点,患者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自我感受负担是内疚和自我感觉的降低,会使患者产生“放弃治疗、加速死亡”的想法,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1]。目前,国内外研究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文献较多,而研究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较少[2-3]。目前认为,除自我感受负担外,应对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亦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4]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现况进行分析,探讨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1 对象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并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5]的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意识清楚,有一定的理解能力;③自愿参与本研究;④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家族史者;②严重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是否合并并发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 SPB)、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1.2.1 SPBS[6]调查 该量表为10个条目,3个维度(身体因素、经济因素和情感因素)。评分标准:SPB<20分为无明显SPB;20分≤SPB<30分为轻度SPB;30分≤SPB<40分为中度SPB;SPB>40分为重度SPB。
1.2.2 MCMQ[7]调查 共20个条目,包括3个应对策略(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标准:每个条目按1~4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为反向计分,面对方式由8个条目构成,总分8~32分;回避方式由7个条目构成,总分7~28分,屈服由5个条目构成,总分5~20分。并将本次调查数据与常模数据[8]进行比较。
1.2.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 该量表共11个条目,包括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等方面内容。总分0~77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2.1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94%。其中男性89例,女性80例,年龄38~78岁,平均(50.24±10.14)岁;病程<5年者74例,病程5~10年者69例,病程>10年者26例;有并发症者85例,无并发症者84例。
2.2 2型糖尿病患者的SPB不同水平情况分析 169份回收问卷中,无SPB患者9例[5.33%,SPB=(14.33±1.80)分],轻度SPB者69例[40.83%,SPB=(27.22±1.99)分],中度SPB者88例[52.07%,SPB=(34.42±2.59)分],重度SPB者3例[1.77%,SPB=(42.00±2.65)分]。
2.3 2型糖尿病患者的SPB总均分和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169份回收问卷中,SPB平均(30.54±5.84)分,处于中度水平。情感因素平均(17.69±3.92)分,高于身体因素(5.66±1.14)分和经济因素(7.19±2.24)分。
2.4 2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的现况分析 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面对(17.40±2.66)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避(14.05±2.03)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服(11.51±1.54)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5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现况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0.69±3.22)分,6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普通饮食(8.83±1.25)分、运动(8.70±1.41)分、特殊饮食(8.30±1.22)分、血糖监测(5.13±2.28)分、足部护理(4.97±1.28)分和药物(4.05±0.95)分。
2.6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感受负担总均分与回避、屈服呈正相关;与面对方式和自我管理水平呈负相关。详见表2。
表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应对方式作为个体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运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调节因素,影响着个体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9],对病情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10-11]。自我管理是在应对慢性疾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生活方式做出改变的能力[12]。近年来,自我管理理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3]。本项研究通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SPB与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SPB得分为(30.54±5.84)分,稍低于冯晓玲等[14]对糖尿病老年患者SPB的调查得分(36.65±6.25)分,可能与本研究涉及各个年龄段有关。94.67%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SPB,总体处于中度水平,且患者的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得分较高。原因可能为:①患者觉得自己的病情给家庭和照顾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身心的煎熬,从而出现愧疚和负担感;②糖尿病是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使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压力;③医疗保障体系仍在完善中,疾病的治疗费用仍给患者带来不小压力。
在应对方式的3个维度中,“面对”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参与本项研究患者采用较多的应对方式是“面对”,得分低于常模(P<0.05),“屈服”采用较少,得分高于常模(P<0.05),与于平平[1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本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认识到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性,但可能由于各种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得分较高的是饮食、运动,得分较低的是足部护理和药物,与何叶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组资料中,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者达56.2%,随着病程延长,患者意识到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度较高。而本组研究对象的学历层次较低,对糖尿病足部护理和胰岛素等药物使用的知识欠缺,因此护士应加强糖尿病并发症和胰岛素等药物使用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SPB与面对方式、自我管理水平存在相关性。说明SPB水平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而SPB水平高的患者则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且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在患病过程中,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患者能够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与亲朋、病友进行病情的交流,有利于正确的认识疾病,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心理上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干预,降低其SPB水平,引导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