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物理技术和常用的方法在中国资源勘探。认为高分辨率、高精度、多学科、多方向的综合应用将成为地球物理勘探的必然趋势。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矿产勘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多金属找矿;运用
前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矿物勘查的兴起,促进了物探方法的发展。随着地表矿石和浅层矿石的减少,找矿难度加大,特别是在地层较差的地区,物探方法的效果将越来越重要。地下矿体或地质构造以其物理性质、大小和位置为基础,物理现象反映在地表。这个物理现象是整个地球物理现象的一部分。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是使用合适的工具,在工作区的措施和收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信息,并通过有效的处理方法,提取所需的信息,并根据矿体或结构的物理差异和围岩的地质条件分析,并进行地质解释与演绎。探测地下物体的位置、大小和发生情况,以及反映相应物理特征的物理量,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推理图。因此,地球物理勘探是勘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
1.1 磁力勘探
1.1.1 极低频电磁法的空气和大地
甚低频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作为场源的频率很低的军事或电台频率15kHz发射的电磁波,测量的表面上的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在空中或地面,陷阱的破碎带、蚀变带,跟踪的容矿构造,寻找低阻脉,并寻找低阻环。矿化范围有明显的优势。
1.1.2 大地电磁测深
大地电磁测深是一种基于自然交变电磁场的无源场源电磁测深方法。利用被动场源引起的电场强度变化,研究地下矿电和分布特征。至于金属矿床而言,一般有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大,蚀变岩和不变的岩石和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富集在电阻率降低明显,而发生的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带可导致明显的矿体与围岩地层之间。电差法是大地电磁测深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1.1.3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不同于大地电磁测深、有源场源和以脉冲电流信号为场源的时域电磁探测技术。通过研究物体感知觉产生的涡流场周围空间中形成的两个电磁场的对应特性,推测出物体的空间形态,从而达到探测的目的。
1.1.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由偶极AB 1至2km电极距离和测量工作布置在垂直于偶极子的偶极30度的扇形区域,与线平行于AB的电源连接在这个时候,场源可以被认为是平面波,和电阻率测深的目的可以通过连续改变电源频率实现。
1.1.5 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系统
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是一种混合源频率域电磁测深系统。利用人工发射信号补偿某些自然频段的不足,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主动信号源探测深度浅,用于浅层构造探测,深部构造可以通过自然背景场源成像直接反映剖面矿化异常的形状、规模和矿化强度。
1.2 地震勘探方法
1.2.1 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层析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医用X射线CT理论,利用地震波数据反演地下结的物理性质,逐层逐层地绘制图像。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球的精细结构和局部不均匀性,分辨率高,探测深度深,尤其是深部探测。
1.2.2 浅层地震技术
浅层地震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方法之一。人工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是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信息的一种方法。最初用于油气勘探的方法仍是该领域的主导方法。这种方法比一般方法更大的探测深度可以达到3km以下的表面。经过图像处理,可以对地下结构的形状和分布进行精细的地质评价。
1.3 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的基础是地球地壳中各种岩石或矿体的电磁和电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自然电场、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找到不同类型的有用矿床、大地构造和地质问题。勘探方法。
1.3.1 电法勘探
根据野外源的性质,电法勘探方法可分为人工场法和自然场法,按观测空间可分为航空电法、地电电法和地下电法。根据电磁场的时间特性,可分为直流、交流和过渡过程。根据异常电磁场的成因,可分为传导型、感应型、感应型和感应型。根据观测内容可分为纯异常场法、组合场法等。电法勘探方法常用于中国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电磁感应法。
1.3.2 高密度电阻率法
事实上,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在现场测量中,所有的电极都需要放在测试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实现快速、自动的数据采集。当测量结果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结果的各种物理解释地电断面的分布情况。高密度电法能快速测量现场数据,能有效进行各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实现自动或半自动快速采集。是一种优越的电法勘探技术。
2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找矿中的应用
2.1 成矿环境成矿带划分的预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该区成矿环境的认识和研究,即深断裂、板块缝合带、地体结合带、裂谷及其次级构造的主要研究和探索。在这一阶段,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研究隐伏构造。这些隐藏的结构的磁场特性的重磁栅,正面和负面的线性磁异常带,阶梯或不连续的山核桃电阻率剖面。有利的构造条件下,磁法工作,电法和放射性测量是利用架空电力数据来研究热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元素和矿化分布规律特征,并圈定成矿有利区。
2.2 找矿阶段——成矿靶区圈定
这一阶段是对有利成矿区内的矿床进行调查和找矿,寻找有利的容矿空间,探測和研究硫化物在这些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有利的赋矿空间和硫化物富集后,可能成为含矿靶区。这一阶段十分重视工区内已知矿化点或矿点的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以纠正和纠正物探目标,提供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确定地球物理场标志,进行找矿预测。
3 结束语
多金属找矿一直是矿山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多金属矿勘查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关注。本文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在多金属找矿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欢.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周圣华,鄢云飞,李艳军.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应用与地质效果[J].地质与勘探,2007,43(6):58-62.
[3]马德锡,范俊杰,于爱军,等.高密度电法长剖面测量应用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08,16(2):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