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宝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汽车制造行业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未来发展前景日益光明。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汽柴油用量呈逐年激增趋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油料质量问题。在开展汽柴油的质检环节发现了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柴油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对时下常用的汽柴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柴油;质量检验;分析;探究
长期以来,汽柴油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也是关系着民生大计的消耗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时下各类因汽柴油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了社会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本文意在,对时下汽柴油的质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1 汽柴油质检工作的重要性
在开展汽柴油的质检工作中,应具有明确的检验标准与体系,既是评定汽柴油整体性能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检验标准加以规范的重要前提。此外,检验标准与质检体系是开展检验调整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着检验工作水平的高低。时下,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汽柴油的需求量逐年激增,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在工程建设、工业领域、农产品种植业以及交通领域;而在上述领域中,交通领域对于汽柴油的需求量最高,通过对2016年国内汽柴油消耗比重情况进行分析,超过50%的汽柴油被用于交通产业,详见图1。
由此可见,我国汽柴油的主要应用领域为交通行业,而汽柴油应用领域的不同也直接影响着其质检标准的制定。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汽柴油质量评定规则具有时代性意义,更是优化汽柴油质检工作的重要因素。
使用恰当的检验措施是保障质检工作准确性的关键性要素,一般而言,应对不同领域对于汽柴油质量的行业标准进行统筹分析,所指定的检验标准能够充分满足各行业的检验需求。因此,应对现有汽柴油的类别进行系统化分析与归类,酌情制定与之匹配的油料质量标准,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检验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近年来,我国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供了原动力,国内主流机动车汽柴油用量逐年激增,检验技术水平与油料质量标准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详见图2。
基于这一客观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且油料质检工作者既要加强专业质检技术的学习,又要对现有检验标准中的不当之处进行优化,全面提升对于质检原则与油料检驗标准的评判水平,使检验标准全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效提升检测数值的准确性。
2 柴油质量检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2.1 注意柴油硫浓度
在对汽柴油对附近环境产生的压力进行评价之时,最为重要的指标是汽柴油中硫浓度的含量,不仅仅影响到了汽柴油排放性能评价,也会影响到柴油的质量。新时期,国五汽油检测标准的提出,对于硫浓度有了更为细化的标准,详见图3。
一旦汽柴油中硫浓度达到了较高的指数,不仅仅会提升发动机的腐蚀程度,也会导致发动机磨损速度的提升,在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三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硫等等物质出现,生产这些物质会在高温影响同发动机的金属物质出现化学反应,促使发动机的基础件发生腐蚀,此时柴汽油会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燃烧现象,在燃烧过程中的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在燃烧过程的影响出现水蒸气,出现化学反应之后而生成亚硝酸硫酸等等物质。而这些酸性物质的出现则会慢慢加大对发动机基础构件的腐蚀程度,因此,要求合理选择试验材料。
2.2 注意汽柴油黏度
燃烧过程和供油量都会影响到汽柴油的粘度,在目前的标准中柴油粘结度的标准是3~8厘斯,但是在目前柴油质量检验中,其粘结度最低为2.0厘斯,最高达到了9.5厘斯。一旦柴油粘度超过标准的话,那么过滤器和油管的阻力也会随之提升,而油泵中的油量也会随之降低,进而造成了中断供油现象,因此,需要控制柴油的温度、黏度以及流动速度,促使其符合柴油的检验标准,保证汽柴油的质量。
2.3 注意仪器设备的质量
在进行检测之时仪器设备是进行检测的重要载体,方法标准之中的条件应该通过仪器来保证,特别是汽油构成的检测、辛烷值、金属含量以及柴油十六烷值的检测,而测定的准确性同仪器的精度之间密切相关。所以,仪器应该在正常情况下应用,使用权威部门或者是具有着证书的,在有效期内的标准油而的进行校正,因此,全部的计量器具需要在检定周期内,具有一定的可溯源性,对价位容易发生漂移的仪器应该进行对比或者是期间核查,保证在有效期内处于正常的状态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汽柴油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日益光明,油料质量逐年好转,为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有的汽柴油质检标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油料质量标准与不同行业用油需求质检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逐步提升汽柴油质检工作的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充分满足不同领域得汽柴油检验需求,是当前我国能源质检行业的首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闫利民.汽柴油质量检验中若干问题分析[J].化工管理,2017(21).
[2]张凤娇.汽柴油质量检验中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59-60.
[3]吴颖.车用汽柴油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