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集市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2018-08-22 07:50李政仪赵建强霍立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5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

李政仪 赵建强 霍立超

摘要:传统集贸市场是传统城乡集贸市场的简称,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组合管理,场内经营者进行集中农副产品、日用生活用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集中固定性场所。“农村集市”是居民生活必需用品的重要来源,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居民生活,和谐居民生活氛围的调节剂,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集市发展迅速,问题也日益暴露。文章通过河北省居民对于农村传统集市参与意愿行为的调查,对农村居民集市参与情况进行归纳以及参与集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消费者的集市参与行为,为促进农村集市资源的整合提供政策建议,为构建和调整扶持农村集市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集市;行为意愿;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传统集市的存在与发展由来已久。《长安客话·狄刘祠》中关于集市如是说:“京师货物咸趋贸易,以席为店,界成集市,四昼夜而罢;俗呼狄梁大会。”《周易》中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也描绘出传统集市的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传统集市为代表的商品交易市场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传统集市是农村人民进行农村工业品及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不可否认传统集市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体系,有利于加快小城镇流通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很快,但传统农村集市发展水平还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急需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指导传统农村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研究意义

传统农村集市发展问题研究,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传统集市对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工业产品与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快速流通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当下传统集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当下传统集市的存在能够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党的十八大、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调:推动农村集市的发展,促进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新时代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反映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全面升级进步与集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集市现存问题及不合理现象

(一)集市交通不便,拥堵现象屡见不鲜

新世纪以来,交通拥堵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和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难题,也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交通拥堵而造成时间浪费、经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增加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工作,更是增加了社会经济成本,严重阻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河北省传统集市的交易场所多处公路十字路口位置,交通便利,以附近的居民为主要消费市场,较远居民主要通过公交或其他代步工具来进行集市参与活动,参与者年龄大部分为15岁以下及35岁以上的附近居民。但农村集市多为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和镇容镇貌,集市交通拥堵现状和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依此可知,农村传统集市活动交易场所对交通便捷度要求较高,集市交通问题突出,主要的集市参与对象多为附近的居民老幼群体,侧面也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老人危机等现状,农村传统集市交易活动缺乏单独的官方划定的活动交易场所,随之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传统集市交易活动环境恶劣,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农村集市街道路面破旧,中间遍布坑坑洼洼。露天经营,无遮蔽场所,遇大风强降雪等恶劣天气尘土飞扬、交通受阻,集市活动也终止。商品、垃圾没有统一的堆放位置,因此随处可见,无人监管,附近也缺乏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食品商品就地摆放,徒手买卖,无任何消毒措施,食品中由于加工操作卫生不达标,各种不干净物品掺杂其中,再加上较低的准入门槛、商贩缴纳出摊费后可随意出摊。没有專门的环卫人员,卫生清理不及时等严重破坏了村容村貌。

销售者对正当物质利益追求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出现了质量危机事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消费者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农村传统集市产品经销商无经营许可证,市场准入门槛低,无证经营者多,健康体检者少;无证经营者流动零担小食多,固定食品店面少;食品商贩农民多,专职从业人员少;相关部门监控力度不够,产品质量问题和市场环境问题急待解决。

(三)集市商品质量有待提升

农村集市食品、水果、蔬菜、服饰、家用生活品分区分布。农村集市上由于消费水平不高,经济水平与人民需求的不平衡导致传统集市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多,商品质量不高。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广大农民不懂或缺乏假冒伪劣的常识,把大量的劣质服装、皮鞋等冠以“降价甩货”之名,诱人上当;大量的假烟假酒以低价促销的方式更是充斥着市场;就连糕点、饼干、饮料等也大都过了保质期。其次,市场上哄价压价,缺斤少两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大量农副产品上市,不法商贩在收购时串通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且无人监管和控制这种现状的发生。此外,农村集市产品商品以大量低廉物品为主,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日常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农村集市产品商品销售趋于功能化,商品销售逐步进行功能划分。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于市场现状严峻,不公平不合法市场竞争活动充斥于农村集市。另外,农产品销售体制仍不完善,产品流通不畅,农户进入市场的商品率不高,收入有限。

(四)集市参与者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危机日益暴露

农村集市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说话粗鄙现象常常存在,招牌内容常常出错。例如“清热去火”写成“清染去火”、“整袋”写成“整代”、“白萝卜”写成“白罗卜”,无人纠正不说,集市上大量的幼儿孩童群体还觉以为对,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汉字的不尊重,更是会贻误青年下一代对中国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此外,买卖双方说话粗鄙,不利于中华文化的文明交流。集市活动有周期性,不同地区集市开放时间不同,不利于居民长期生活需要的供给。

由此可见,集市参与群体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且没有文化交流的意识观念,文化危机现状显露。

三、农村集市存在的意义及其合理性

(一)生活所需,无法取缔

鉴于集市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许多地方政府计划取缔农村集市,然而却遭到了大多数百姓的反对。取缔之后会造成当地物价不合理上升,加重农民生活负担,造成百姓每天乘坐公交车出行买菜,生活不便。事实证明,集市在许多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处依然起着稳定物价、消化多余农副产品和方便群众的作用。其次,有利于农村居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在當前的国内的经济水平和就业压力下,农村滞留了大量的农民和流动人口等剩余劳动力,集市的存在不仅为这些人员提供了生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为地区缓解了就业压力。农民自家种植的蔬菜等农产品因为产量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批发销售,但是通过集市,就可以打开一条简易的个人销售渠道;一些商贩则可以通过集市销售各类商品,同时又免去了开店的成本。可以说,集市虽然不是正规的商场,但是却为不少农村居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维持生计的渠道,是百姓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文化传承,难以割舍

集市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物物交换到如今的集约化市场经济,传统集市仍旧发挥着其独特魅力。集市不仅仅是一个销售低廉物品的场所,同时也是地方特色的体现。集市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更是独具意义。

一方面,农村集市是它地方经济特色和农产品的展示平台,各种独具特色的食品商品演绎当地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各地在赶集活动的期间,一家人集体参与集市活动,不仅有利于解决家庭物质需求,更有利于在共同接受传统集市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增进家人感情,和谐家庭气氛。此外,集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具有地方气息的民间艺术表演,例如庙会上的花灯节等,这亦是一个民俗文化传承的舞台。

(三)不断融合,与时俱进

当今集市存在着电子秤与杆秤并存,具有浓厚节日风味的商品纵横市场的现象。传统集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收当代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立足传统集市文化,传统集市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灵魂,而农村集市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间文化精品荟萃的大舞台。传承和发扬农村集市文化不仅能更好的展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更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农村集市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集市运行秩序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只有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才有和谐的基础。因此,法治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国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规定集市活动地点,加强交通疏导,加大相关投资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活动经营场所。对市场主办单位处罚的无法可依,是现今工作中的难点。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市场的主要依据分散在许多法律法规中,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对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有相当的难度,规定不够详细,操作性不强,迫在眉睫的是建立全面可行的集贸市场管理法规,同时号召村民积极反映集市中的问题是其及时解决。而且农村集贸市场的主办单位应尽快落实开办市场的主办单位必须是一个具备资格的企业法人单位的规定。农村集市应该扩大其影响规模,推动大家集体参与集市活动,有效挖掘集市消费潜力,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二)有效改善集市环境,增强居民卫生安全意识

集市环境是集市交易活动进行的基础条件,卫生安全条件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其重要意义。有利于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量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为基础,组织农民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已建立起一整套较完备的标准体系,能够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改善集市经营环境,完善相关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规模化市场经营场所,为传统集市交易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条件。加大市场食品商品卫生检查力度,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推动农村集市活动正规化、规模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卫生安全意识,努力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和市场环境问题,从集市环境、商品安全等方面切实落实管理制度。

(三)加大市场监管制度,增强部门责任意识

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农村集市功能结构分区,合理解决市场现存的不法竞争和产品质量问题,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村集市商品种类丰富化,不断满足居民日趋增长的多样化商品需求;销售者应该以身作则,杜绝不法竞争。增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应防止一些部门重审批、收费,轻管理、规范的倾向,强调“谁主管,谁负责”。

文化水平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思想观念受文化教育的影响,更受社会实践的影响。就我国市场管理的实践需要而言,急需强化市场观念、法制观念和国情观念。市场管理是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它要求市场管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政策素养。在业务上,要求了解基本的经济知识和理论,懂得经济管理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与动态,熟悉市场和市场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识和规律。在政治政策上,除了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外,尤其要善于理解和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行政管理工具。在市场经济的监管工作中,政府的其他主管部门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各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建设稳定和谐的市场运行秩序。

(四)提高集市参与者文化素质,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要求全民族人民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人口文化层次整体偏低,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农村文明建设的现实难题。然而农村集市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交易场所,更是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国家应着力加大全民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文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村集市参与者的文化水平,杜绝错字、乱字现象,政府应多关注农村文化娱乐的内容,为农村的文化生活提出更多更好地建议;多到農民家走动,宣传先进的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正常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体现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的方针。文明进行集市交易活动,保护传统中国汉字文化,推动集市现代化发展,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五)加强部门监管,创新社会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质,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新模式转变。其根本目的是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加大监管力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市场内的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能只注重教育,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处罚时要做到程序合法、处罚得当。要严厉加大对“钉子户”的打击力度,采取以点带面,全面联动的方式争取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作用,提高自身素质,作好宣传、服务、疏导、教育落实工作。努力营造依法经营,买卖和谐,市场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市场监管单位的监管意识,保证市场内经营产品质量。按照现有涉及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对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落实各项规定和措施,特别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安全生产、坚决落到实处。

五、结语

当下传统集市的存在能够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党的十九大、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调:推动农村集市的发展,促进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步伐。如今大环境却依旧需要集市的存在。因此,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驱赶方式解决问题,更不能直接取缔,而是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完善制度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完善基础设施,监督产品安全,构建多元参与主体,打造地方特色。在我国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政府应该对传统集市因势利导,为农村集市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推动农村集市发展,更好的发挥农村传统经济发展形式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萨如拉.半农半牧地区集市的社会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3]王宏伟.浅析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营销策略[D].中州大学,2002.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