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河漫话

2018-08-22 09:00:10罗伏龙
三月三 2018年1期
关键词:巴马长寿

罗伏龙

命河是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的地域標志。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长寿之乡——巴马)节目的开始镜头,就是命河汩汩流淌于寿乡沃野上的图像,因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寻幽探秘。有位游客观光后留下《题巴马寿乡命河》这么两首诗:“九曲清流荡碧波,形如命字意如何?应为彭祖行踪迹,化作长河咏寿歌。”“命河永世荡清波,绕寨环村润稻禾;水味甘甜滋百姓,千家万户寿星多。”

水乃生命之源。命河之水滋润了巴马寿乡这块“上天遗落人问的净土”,流淌着这方净土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文化。命河源于巴马西北面那社乡的深山野岭之中。那里重重大山簇拥,山上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终年云漫雾绕,水蒸露滴,渗透地表,潜移默化,形成无数细流溪涧在那社村屯集聚,汇成了“命河”(形如“命”字而得名)。也许是上天有意彰显水和宇宙万物的密切关系,特地让河水在这山间留下一个形如“命”字的“命河”,以启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崇敬和珍爱呵护。因此,命河从地老天荒的远古丛林流来,在那社这大山中迂回之后,为了保持自身的洁净,又悄悄地潜入地下溶洞,经过三四十里的默默潜行,到凤山的江州又涌出地面,吸收大气阳光,映照蓝天白云,好似休闲漫步,优哉游哉荡漾六七里路,再潜入地下溶洞,穿岩过峡几十里,溜达到凤山坡心山脚崖前涌出,形成长寿之源的“三门海”。这“海水”继续奔流数十里,又潜踪隐迹进入巴马,途经良湾九龙洞、百魔洞、百鸟岩后,喷涌而出,形成盘阳河源头之水。可谓“命河之水洞中来,历经曲折路途长”。它沿途经过众多地下溶洞、岩缝、砂石层层过滤,至此,更洁身自好,水色晶莹碧透,如碧绿甘乳常年流淌,滋润寿乡青山碧野,缠绕两岸田园农舍,舒展寿乡一幅幅桃源画卷。“命河碧水荡清波,绕寨环村润稻禾。”游客的诗句在这里得到了印证。沿河两岸久不久看到绿树掩映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前田园阡陌,一片片绿色的稻禾与一棵棵红棉树和一丛丛翠竹相映衬,如诗如画,村后簇拥的大山上林茂草长,鹰飞鸟鸣,牛羊哞咩,生机勃勃……这一切,无不彰显绿色环保、旺盛强健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是源于吸吮命河毫无污染的天然纯净水而茁壮成长的。

因此,命河流淌的是生命的“长寿液”,是万物的“益寿汤”。“应为彭祖行踪迹,化作长河咏寿歌。”这命洞的长寿歌自古流传,历经沧桑,却主题不变而神奇迭出。很早之前,巴马的长寿现象已经闻名山外,惊动了朝廷和皇帝。清朝同治三年,广西地方大吏受皇上之命,给所略乡力那村百岁村民题赠“寿比岗陵”的寿匾。同治八年,又给甲篆村寿星题赠“春圃烟霞”的匾额。清光绪年间,巴马那桃乡平林村甘烟屯60岁的邓诚才仍是年富力强,勇武超群,毅然从军远征参加保家卫国抵抗英法联军的战斗而屡立战功。解甲归田后,他用自己的俸禄购买甘蔗种和香猪送给村民种养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他的善举得到村民敬仰。光绪皇帝得知他的邦土上有这么卫国功高的将士而钦赐他“唯仁者寿”的匾额,以嘉其行。当御匾送到邓家时,邓诚才已年逾百岁,但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仍能上山打柴,令传旨官和文武随行钦羡不已。

巴马的长寿奇观就如命河之水从古至今源源不绝。而今,长寿人数猛增,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而目前有25万人口的巴马就有健康百岁老人81个,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35.8人,为国际标准的4.5倍。命河沿岸每个村寨都是长寿的群落。巴盘村598户人家2655口人,就有8个百岁老人,最高龄者116岁,80至99岁的148人,70至79岁382人,60岁至69岁者就更多了。在这里七八十岁的人看上去还是四五十岁模样。有位记者到该村采访106岁的寿星黄妈干,进得门来,看见两个妇女坐在堂屋正穿针引线绣鞋面。记者看她俩最多五六十岁的样子,以为是走错门了。她俩听记者说明来意后,其中一位笑笑说她就是黄妈干,她身边这位是比她小4岁的妹妹黄妈学。记者听后,惊讶不已,惊叹这方水土上寿星们的传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寿星特多,得益于命河之水的滋润。命河以母亲的胸怀哺育沿岸儿女,沿岸儿女与她结下不解之缘,一个个村落依山傍水而居,青山翠岭,围护成绿色的家园,清风爽气(每立方米含负氧离子2万至7万个),洗涤山民的肺腑。环村绕寨的命河水,碧透清甜,滋润着山间的土地。只要撒一把种子,就长出五谷杂粮,栽一片树苗,就绿一方山野。家在山林掩映中修建,人在青山绿水间生活劳作。渴了,两手掬一口清水润喉;热了,自由散漫地浸泡在柔柔的水里。那水,经大山母体层层过滤和溶洞长年封存酝酿,极纯净而无杂质,清甜透明且含多种矿物质。以之灌溉,植物长势旺盛,果实丰美。人类饮用,清甜爽口,健胃强身,用来洗漱,能养颜美容,益寿延年。因此,饮水思源,爱水如命,以水为礼,是巴马人根深蒂固的意识。这里民间有热闹的“圣水节”,足见巴马人对水的崇拜与珍视。农历七月七日凌晨时分,河畔泉边挤满少男少女,他们烧香祭拜天地,感谢大自然,追述父母的哺育之恩,诉说报恩之情,掬一把命河之水抹脸,饮一口命河之水润喉,然后挑一担清清的命河“圣水”回家,当作“仙水”并作为礼物恭恭敬敬地送给父母或者亲戚养生。老人每天早晚喝一杯“仙水”,久而久之,百病不缠。如今,命河渗出的巴马活泉水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水,给巴马人孕育长寿的奇迹。乐山乐水是巴马人的生活节目而形成“群浴”的习俗。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无论男女老少,相邀下河“群浴”。河弯水边、竹林旁、榕荫下,都是“群浴”的好场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结伴而来,跳入河中畅游。那水温一年四季都在18至22摄氏度之间,温和适意,水质清纯滑润,是天然的“洗面奶”和“润肤液”。一次畅泳,不仅洗去一天的泥水汗气,疲劳顿消,神清气爽,而且,长年累月,越洗肌肤越白嫩,颇能养颜益寿。青年男女,个个脸色白嫩红润,老妪村翁,人人返老还童。因此,无人不乐而畅游开怀。但也很讲规矩,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男女分开,老少异地。同龄人在一起,欢浴河中,笑语不绝。青年男女们特别珍惜这“开心一刻”,他们往往借此机会交流感情,但又很讲究礼貌和方式,即保持“喊话听得见”的常规距离并以歌代言传情:

男:凤凰不结茅草窝,

哥织金笼等嫦娥;

请求嫦娥开金口,

爱住真窝爱假窝?

女:走路最怕岔路多,

过桥最怕走失脚;

你拿真假来问我,

乌鸦凤凰难共窝。

要是有人再纠缠下去,她们会很快回敬:

命河之水育好花,

花多劝你莫眼花;

好花开在高崖上,

没有本事难摘它。

夜朦胧,月朦胧,河面上歌声不断,笑浪迭起。朦朦胧胧的河面,此时展示着人体的朦胧美,彰显古朴自然的艺术风韵,更流淌自由浪漫的笑声,怎能不让人沉醉流连?

远离喧嚣,躬耕田园,乐山乐水,成了巴马人谱写长寿的一曲乐章,命河之水就是这乐章中永不枯竭的潇洒音符。

这潇洒的音符同时也奏响和谐的旋律,陶冶人们的心灵。因此,互敬互爱,以礼相待,孝敬父母,和睦邻里,行善施舍,助人为乐,成了巴马山民起码的道德修养。巴马有“补粮”的习俗,民俗相传,六七十岁的老人,稍有不适,会疑惧上天赐予他的粮食不多了而忧心忡忡。孝顺的儿女就选定吉日,在堂屋设置供桌,摆上三牲供品,点香对上天祈祷,儿女和亲戚们向老人跪拜,献上一碗碗大米给老人“补粮”,并祝福老人寿比南山。老人看到儿孙如此孝顺,自然心花怒放,乐享天年了。巴马人对父母如此孝敬,对乡亲邻里也有难同当,有的拆下门板给去世的邻里当棺木,以解他人一时之急,还有一个劲把儿孙为其准备的棺材让给他人的,让了一副又一副,置了一次又一次,如今都一百多岁了,还活得好好的。这一良风美俗就如命河之水,一直在巴马寿乡的土地上汩汩流淌,浇灌孝敬和谐之花永久烂漫盛开。

什么样的水土就长出什么样的五谷杂粮。巴马的特产火麻、墨米及油鱼全得益于命河水的滋养。这水长年累月经过地下溶洞、熔岩浸泡、酝酿及层层砂石过滤,无杂质且含多种矿物质,水质清冽,不凉不火,最适宜动植物吸收生长。一种被称为“鱼中珍珠”的油鱼就在地下河的溶洞中繁衍生息。这种鱼体形只得拇指般大小,骨细如丝而无硬鳞,肉质丰嫩,文火煎则自冒出油来,故得“油鱼”之名,其香无比,有“一家煎油鱼,全寨闻鱼香”之说,吃起来油而不腻,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润肠益胃之功效。所以,又得“水下人参”的美誉,此乃巴马宴席上之极品。

巴马人有这样的顺口溜:“巴马山水真奇异,盛产火麻油鱼和墨米。巴马请客重完全,五色糯饭豆腐圆。”这种概括虽说不上尽善尽美,但也基本上道出了巴马的特产和巴马人饮食特色以及一些生活习俗。他们平时饮食以玉米、火麻、黄豆及蔬菜为主,崇尚“三低一晚”(低盐、低碳、低脂肪,晚婚晚育),且以唱山歌及劳动为乐,保持勤劳、简朴、乐观、和谐的生活态度,即“以清为寿”:清心,和谐为重;清白,行善助人为乐;清静,恬淡生活为佳。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在他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中得到反映。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它既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也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巴马人的饮食自有独特的风味。平时煮菜少不了火麻油和用命河水酿造的墨米酒。火麻及墨米是巴马特有的油料及粮食作物,是五谷中之珍品。火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亚麻酸和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之可以润胃助消化,滋阴补虚,明目保肝。而被人们誉为“粮中黑皇后”的墨米,颗粒饱满呈紫黑色,以之酿酒,色质紫红。饮之可健脾暖肝、活血补肾、镇痛祛风,而且,酒味甘甜柔绵,喝醉也不会头昏脑涨,只觉得像做了一场甜酣的梦,醒来神清气爽,活力倍增。因此,每户巴马人家都酿有一两坛,以待来客享用。

巴马人常说这样的话:“家无墨米酒,对不起朋友。待客不做五色饭,主家无脸面。宴席不上豆腐圆,心意不完全。”一桌丰盛的宴席,墨米酒是必备的饮料,而五色饭和豆腐圆更是不可缺少。五色饭以红兰草、黄花草、嫩枫叶及紫香叶的汁液浸泡糯米而成红、黄、乌、紫等色彩,加上糯米本身的白色,味道清香,能清热解毒,吃起来意味着享受五彩缤纷的生活。豆腐圆是以煎油鱼、猪肝、木耳、香椿叶配以香料剁碎制馅,用白豆腐块搅碎揉捏成豆腐皮包裹馅料成“豆腐圆”,放入锅中以本地的山茶油炸熟,捞起再与竹笋之类煲焖后即可上桌。这是宴席上一道传统的古老名菜,象征诚心与团圆之意。在巴马命河边的人家做客,看到摆有这道菜,即可知主人待客非同一般。

一旦开宴,主人请客人先尝尝五色饭,意即品尝丰富多彩的生活。接着给客人夹上一个豆腐圆,既表示诚心诚意,又意味着朋友团圆。之后,连续给客人敬上三杯墨米酒,边敬边唱或诵“敬酒歌”:“甜酒装在白瓷杯,酒到面前客莫推;有缘千里来相会,人生相逢能几回!”主人的这般诚意往往会使客人感动得兴致勃发而毫无顾虑地一饮而尽,渐渐便陶醉在主人浓浓的情意中,陶醉在主人五彩斑斓的生活情韵里。

巴马人的生活情韵既有大山般的厚重与真诚,更有清溪碧流般的自由与浪漫。悠悠一条命河水,既灌溉两岸的五谷杂粮、芳花野草,也滋润两岸人家的歌喉。以歌代言,是巴马壮家人的一种天赋。过去,壮族尚无文字,山歌便成为他们记事传史的工具,代代相传。山歌出自口头创作,触景即兴而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为群众喜闻乐见。所以,他们人人生来爱唱歌。在巴马壮家人的理念中,唱歌被视为人生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山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交際的方式和重要手段。出门走访,用歌问路;做客赴宴,唱歌答谢主人款待;离亲别友,哼歌以叙恋情;聚会欢歌,以庆团圆;喜庆诸事,发歌以示恭贺;劳作耕耘,作歌以解劳困……形成了“男女老少会唱歌,时时处处皆有歌”的寿乡山地文化。山歌,在每个人感情深处酝酿,犹如命河之水绕村串寨涌流,汇成情感的韵律、歌海的波涛,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荡漾……

北方民族有“庙会”,巴马壮族亦有三月三、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等“歌圩”盛会。歌圩一般在村寨外空旷的地方,或在木棉拥簇的河湾,或在桐花飘香的坡脚草地,或在山花烂漫的坳口举行。大清早,青年男女带上五色糯米饭和彩色鸡蛋,匆匆出门赶歌圩,一路踏歌而来:

一路唱歌一路来,

一路唱得红棉开;

花开引得蝴蝶舞,

花开引得蜜蜂来。

歌圩,这时变成了花海。身着各色艳丽服装的姑娘,像喧腾的潮水漫山遍野奔涌,五彩缤纷的头巾和小花伞,随着歌声翻腾起舞……

三月河水绿悠悠,

鱼儿成群结伴游;

八方歌仙来聚会,

敬请歌朋放歌喉。

这边唱了那边和:

结伴游来结伴游,

阿哥你先带个头;

小康路上手挽手,

共奔富路争上游。

人似海,歌如潮。句句优美的歌声,发自一个个激情洋溢的肺腑。叙说生产生活的情况,表达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爱情。

碰蛋,是歌圩上男女青年初会结交连情的精彩场面。男女双方各自拿出煮熟的彩色鸡蛋,紧抓于手心,仅露出“蛋尖”,只听“咔嚓”一声,双方彩蛋碰到一起,以是否破碎定输赢。在“咔嚓”声中,破碎的彩蛋壳如缤纷的花瓣伴以阵阵笑声满地飘洒,男女双方在笑声中开始了连情歌……

男:红红绿绿好颜色,

我的彩蛋多又多;

哪个妹仔有心意,

拉她过来做老婆。

女:笑你傻来笑你傻,

粗言粗语来问歌;

劝你莫学浪荡仔,

文明礼貌好好学。

歌声、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时,是情侣们互送定情物的时候,歌声委婉而动人。

男:双凤布鞋九百针,

妹你情意深又深;

哥穿妹鞋走千里,

邀妹同路并肩行。

女:一双布鞋九百针,

针针牵着妹的心;

勤劳踩出小康路,

妹挽哥手并肩行。

歌,醉了心,醉了情,醉了远道而来观光的海内外游客……

啊!悠悠命河水,涌流的是“圣水”“寿液”,流淌的是寿乡人的欢声笑语,奔涌的是这方净土温厚的民族文化潮汛,流出了山门,流向世界文化的汪洋大海……

猜你喜欢
巴马长寿
阅读使人更长寿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
长寿还是短命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工程获批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20-01-16 08:57:06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6:12
猫的长寿之道是『高冷』
超重也长寿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