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英伟
到了夏天,生活便多姿多彩起来。如果流落荒岛只能带一个伙伴,你会选择谁呢?我也许会选择北野武。这个当过出租车司机、做过漫才(类似“相声”)艺人的导演实在太有趣了,和他在一起干什么都不会无聊。他的夏天,自然也有着各种色彩和无数故事。
小学生正男一直与外婆住在一起,暑假来临,伙伴们都随家长去度假了。孤独的正男想要离家找寻自己从未见过的妈妈,与他同行的,是一个已届中年但仍游手好闲的男人。一个是未经世事烦扰的孩子,一个是心灵已蒙上世俗灰尘的大人,两个同样对生活感到迷茫的人上路了。
当正男来到妈妈住的地方,发现“妈妈”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时,他顿觉路上克服所有艰难的意义尽失。正男失望地哭了,一直陪伴他的男人不忍心看正男伤心,便拿出一个带铃铛的玻璃天使,告诉正男刚才那个女人不是他的妈妈,留下这个铃铛天使给正男的人才是他真正的妈妈,只要在难过的时候摇一摇,天使就会出现。回程的路上,他们遇见了很多人:在月光下扮成太空人的光头先生、从荡绳上掉进泥池发出哀号的重磅先生、撒着不着边际的谎却足够善良的好人先生……如果说两位主人公在这趟旅程的前半段遇上的是“现实中的人”的话,那么他们在回程中遇到的就是“理想中的人”,正因为这些好心人努力给正男带来温暖和欢笑,他才逐渐摆脱未能与母亲相认的忧愁。而一直陪伴在正男身边的男人也下决心探访那所看上去残旧不堪的养老院——在那里,有一个离群而坐的老人,她是菊次郎的母亲。原来《菊次郎之夏》里的“菊次郎”,指的是这个男人,这样一个男人的内心,也隐藏着那种未能与母亲相见的忧愁。
幸福,有时候不在目的地,而是在沿途道路上。拥有了不同的感触与收获,他们最后还会回到各自出发的地方,而看完电影的我们也将回忆起自己逝去的岁月,想起亲爱的妈妈。
《菊次郎之夏》的背景音乐由著名音乐家久石让创作,主题曲音乐根据剧情不断变奏,但主旋律不变,使得活泼的热浪与淡淡的忧伤贯穿全片。在这场以“回归”为主题的旅程中,菊次郎痞气十足却又令人捧腹的行为,配以轻松悠闲的《夏》,有趣极了!而当两人一整天没有搭到便车,只能来到乡村的小站等待时,影片的气氛开始慢慢转变,强烈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扑面而来,使观众不由得掬一把同情之泪。
影片的另一特色,就是导演北野武独特的长镜头使用。长镜头是北野武的招牌,相信看过影片的你一定不会忘记电影开头和结尾时正男的奔跑。片头持续了55秒的正男奔跑的长镜头,为正男寻母埋下伏笔,也为整部电影奠定了风格基调——朴素、悠然、温暖。奔跑过程中,穿插着他站在广告牌后扮鬼脸的可爱片段,让人忍俊不禁。而结尾长达1分钟的奔跑场景则意味着主人公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快乐,仿佛获得新生。
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欺软怕硬、斤斤计较……菊次郎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一无是处的中年大叔,因为输了钱而不得不搭顺风车去东京,明明不会游泳却又爱装腔作势,在庙会上为了占小便宜而被人揍……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大叔,却从未在千里迢迢的旅途中口出怨言,仅仅为了帮小男孩圆一个寻母之梦。
有人说,片中的正男和菊次郎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导演北野武自己。其实,北野武曾在随笔集《菊次郎与佐纪》中透露,自己父亲的名字便是“菊次郎”,也许正因为自己的童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北野武才想用这部电影来送给十几岁的自己吧!
日常生活中,你也许经常和父母想法不一样,甚至拌嘴。你也不明白事情怎么会这样:明明很在意父母的辛苦,为何爱会变成彼此伤害?也许有时你特别想念他们,可是通电话时,却又无话可说。亲爱的“小菊次郎”,我请你静下心来,别责怪自己,也别怪父母,你们只是彼此关心却都不擅表达。
在少年时期,我也有这样的困惑,但那是成长与独立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赌气和拌嘴常会遮盖“爱”的真相,只有鼓起勇气来了解、欣赏自己与父母的性格,把自己的决定和原因心平气和地告诉父母,相信他们一定也会平等谦和地对待你。
北野武用天上的北斗七星,用天使之铃,用繁茂的绿,用正男轻快的步子来播撒希望,也希望你常怀如夏日般的微笑,迎接人生中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