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龙
摘 要: 四川民族学院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唯一的民族高等院校,积极承担着培养“民汉”(即藏汉)双语型人才以适应本地区发展需求这一历史重任。学院在双语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面临诸如师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困境。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客观梳理和分析藏汉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困境,為历史学(藏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藏汉双语 历史学 困境分析
一、师资:“量”不足,“质”不高
培养优秀藏汉双语师范人才的关键是师资,合格双语教学师资紧缺是目前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的最大瓶颈[1]。
(一)对口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数量缺乏
学院地处川西部的康定县与泸定县之间大渡河边谷地,远离成都等中心城市,交通不便造成教师队伍,尤其对口学科专业课程教师①数量缺乏。目前该专业任课老师组成复杂,一是承担历史学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师8名,分别来自旅游系(6名)、经管系(1名)和教育系(1名)。历史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人,虽然普遍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无一人既能用汉语授课,又能用藏语授课。二是负责藏语言与藏语相关课程的教师5人,来自藏文系、政法系及学院其他部门。这些教师均是高职称,具备深厚的藏文语言功底,然而存在对历史专业知识不够准确与精通的问题。由此可知,该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藏文,能够很好运用藏文的教师学科专业不对口。因此,加快建设一支既纯熟掌握藏语藏文表达能力,又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2]。
(二)双语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建设艰难
由于交通不便及经费投入不足,加之培训渠道不畅通,导致双语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建设艰难。据课题组成员对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②:
有12.5%的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认为学院对这门专业的师资建设工作“很重视”,有62.5%的学生认为 “比较重视”,亦有25%的学生认为“不重视”。目前学院既没有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又没有聘请相关历史学(藏汉双语)专家对该专业教师就其薄弱环节进行补救培训,很少与其他民族高校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事宜。从这些层面讲,学院对该专业的师资配备工作虽然重视,但在教师具体实践培训工作上有不少欠缺之处。
(三)对藏汉双语师范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清晰
双语教学过程应同时兼顾三个目标:一是语言目标,使学生熟练运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二是学科目标,通过学科学习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社会目标,为藏区培养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从事各项工作的人才。核心目标是语言目标和学科目标,二者同等重要、相互依存、相互制衡[3]。然而通过调研得知,该专业教师在师范人才培养中存在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目标,即重点传授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而忽略语言目标,对书面语言和语言知识,口语教学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比较关注和重视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生听说读写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重视不够[3]。这成为藏汉双语合格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四)教师在授课中出现“语言残疾”问题
“语言残疾”[4]是指授课过程中过度注重使用汉语或者藏语,而忽视双语交互使用的现象。表2是课题组成员对该专业学生对“授课老师是否用藏语教学”进行的调研统计。
由表2可知,62.5%的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认为授课教师“除有关藏语课堂外都不用”藏语教学。在与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过程中,有学生还指出,教师只在有关藏文课上交互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授课,而在学科专业课上只用汉语言授课;基础藏语课只学习文法、修辞和三十颂等,专业历史名词很少用藏语表述。由于从事学科专业授课的教师没有接受过藏汉双语教育或培训,缺乏藏汉双语交互授课的能力,导致在专业课和其他非藏文课程中存在语言“偏科”,过多使用汉语授课。教师这种“语言残疾”的现象有碍于在学科专业方面对学生藏汉两种语言的同步培养。
(五)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5]。据调查,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自开办以来,大多数任课教师仍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注入式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只扮演着听众的角色,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互动极少。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方法陈旧,必然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专业只有8个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表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比例高达75%。由此可见,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不仅陈旧,脱离学生实际,不宜因材施教,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课堂气氛过于单调,教学质量不易提高,从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双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不妥之处
课程是指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进程与安排,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而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在对历史学(藏汉双语)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中,75%的学生认为开设藏汉双语课程“非常有必要”,25%的学生认为开设藏汉双语课程“有必要”。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双语课程设置有成功的部分,也有不妥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
学分比重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指标。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36学分),学科专业教育(93学分),职业生涯(21学分),综合实践(22学分)和公共任选(4学分)五个部分。其中,主干科目是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基础藏语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学实习、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教育等。学生修读方式有:必选课程(包括公共必选、专业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包括公共任选、专业任选课程)。就课程体系设计来看,该专业的藏汉双语课程较为丰富,修读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就该专业学分比重的分配来看,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有关藏文与藏语课程24学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76学分)的13.64%,体现不出语言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技能有21学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76学分)的11.93%,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的目的;而专业知识的学分却高达93学分,占到全部学分一半以上的比重。由此可见,在课程设计上该专业依旧重视专业知识,不符合历史学藏汉双语师范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安排欠合理
从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教学进度表得知,该专业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中,涉及藏语教学内容的就一门基础藏语(专必选),每星期4课时,4个学分。大二第一学期除继续开设基础藏语课外,还增设了藏文文选(专任选)、藏文信息处理(专必选)和历史术语藏漢翻译(专必选)三门课程。如此紧凑的教学安排可能会让学生尤其是占该班学生总数一半多的二类模式学生③难以消化,从而影响学生对藏语课程的喜爱程度。再者,历史专业拓展课程中康巴红色文化、康巴民族史、康巴民俗文化和康巴区域地理等地方课程安排靠后,该专业的培养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地显示。此外,历史学专业的公共任选课程不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没有充分考虑历史学(藏汉双语)的专业特色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学习负担。
(三)教学内容的优势不突出
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属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相比于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来说,有其特殊之处。首先,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在学习内容上可以不涉及有关藏文化的教学内容,但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必须保证每个学生熟知藏文化。其次,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的语言目标仅限于汉语一种语言,而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语言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第三,在将来就业方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在毕业的八年时间内必须从事历史双语教学工作。因此,在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内容中,必须突出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学科专业教育(学科目标)和藏汉双语语言训练(语言目标)在重视程度上要达到平衡,不能单一地重视学科专业教育;二是该专业教学内容要更职业化,更具有针对性。但从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度看,学科专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语言训练不是很受重视,师范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也不多,专业优势并没有突出。
三、教学实践有待加强
教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就目前情况来看,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实践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教学实践的观念意识不强。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流利使用藏汉两种语言,在民族地区从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双语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必须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是师范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培养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6]。根据该专业课程设置安排,大一和大二每学期的周课时均达到28学时,除每周两节体育课外,其他时间大多安排在教室用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很少,这样学生就缺乏教学实践的学习锻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院部分领导与从事该专业的部分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念意识不强,认为该专业应当以知识与理论为重,更何况以后会有教学法、讲课训练、专业见习和实习等安排足以让准师范生得到教学实践锻炼。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实践观念意识的不强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少学生进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其次,教学实践的设施环境不完善。学院对于园艺、动物医学、旅游管理、法学及计算机等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都设立了专门的实践实训基地,但师范专业的历史学却没有专门的实训室(如微格教室)以供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不利于历史学乃至其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最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教学实践的前提。据藏汉双语历史班的授课教师反映,学生历史基础较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不多,还不齐全,涉及的专业领域也不宽泛。因此,大多数任课教师不得不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让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即便有过教学实践也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班级内部,教学实践活动比较单一,与历史学专业其他班级间缺乏教学实践的交流与切磋。
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在师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通过对困境的探析,为下一步制定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对口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指既纯熟掌握藏语藏文表达能力,又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双语师资队伍。
②注:该数据来源于课题组成员对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研,共发放38份问卷,回收问卷32份,回收率84%,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100%。
③该专业学生38人中,20人是通过二类模式(以学汉文为主,藏文为辅,藏文基础较差)进入学院学习的。
参考文献:
[1]严木初.藏汉双语齐驱,文理学科并驾——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之路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32(4):121-125.
[2]李能武.四川民族学院藏汉双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94-97.
[3]王予峰.新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以喀什师范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严木初,郭三黎.立足“三个面向”,科学构建专业课程——浅谈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115-117.
[5]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6.
[6]邬守景,李雁飞.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12,11(2):42-44.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国家民委教改课题《藏汉双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1509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