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2018-08-21 05:08李红霞
考试周刊 2018年72期
关键词:兴趣探究评价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如果说为了数学学习而压迫他们的天性,那对学生而言将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尝试着在数学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探寻一种符合孩子们天性的全新的数学课堂,这种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活跃的。让孩子们动起来,在行动中思维,在交流中学习,可能会产生较常规课堂而言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探究;评价

数学学科,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数学学科成为学习其他理科课程的“敲门砖”。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三大特点在数学学科上的集中展现,使得数学教学难以像其他学科一样,开展生动而又形象的课堂活动。长期以来,数学课堂给人的印象是“枯燥”而又“乏味”,如果没有教学技巧的创新,那么数学课堂的开展就会无法避免地流于“填鸭式”教学,是教学的一大禁忌。

怎样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交换起来,这样才能让数学课摆脱“枯燥”和“乏味”,产生“1+1>2”的实际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双语教学的实际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之见:

一、 双语班的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

双语班的孩子自小是在哈萨克族的语言环境中长大,汉语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连最基本的语句都读不透,更不用说让孩子能对枯燥、乏味的数学产生兴趣。

因此,首先要保证孩子们能有基本的汉语言技能。在这个层面上,老师的语言技能一定要过关——不一定要达到语文老师的水平,但一定要有能让孩子们理解课本上出现的每一个词每一个符号的能力。最好的情况下,是能用孩子们所熟悉的方式将词语、符号解释出来。例如:在教孩子学习“>”,“<”这两个数学符号的时候,我就借用了“贪吃鱼”来比喻这两个符号,将符号的开口比作贪吃鱼的大嘴巴,将符号的尖端称为小嘴巴。于是我就引出“大嘴宽宽吃大数,小嘴尖尖吃小数”来帮助学生们对符号进行记忆。

其次,便是要培养孩子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数学学科相对比较枯燥,概念、公式多,若单纯从知识层面进行讲解,对孩子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应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从课前到课后。课前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挑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动漫、小故事等,迅速抓取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上课状态;而在上课时,我们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钟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面悬挂的钟表,以此展開教学。而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作业形式力争多样化,不一定要让孩子们每天泡在题海里面,可以让孩子制作数学手抄报、调查一些数学数据等活动类作业。

二、 探究,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既然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以及小组分工至关重要。分组、分工的方式应该是以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为指向的,不必只拘泥于传统的四人分组。可以是二人的分组,比如说学生们摆小棒的活动,二人小组显然要比其他多人分组更有效率;也可以是多人分组,比如说针对具体的应用题,解法不统一的题目。

多人分组的情况下,就要注意组内的分工问题了,分工,也就是分层。分层的目的不是为了搞差别对待,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探究活动的高效进行——让每一层的学生带着具体、明确的目标去探究。因此,我们设立的问题也应该是分层的,是区分难易度的。让学生们带着各自层级的目标分层讨论,互相答疑解惑,交换思想。在这个过程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各组派人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展示过程中,可以进行跨组的探究,让学生各自去互评,最好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观点和方法。能够与别的同学形成互动,接受质疑和进一步的双向探究。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教学进度。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权应该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参与学习,教师应该保持一种“流动性”,深入学生群体,一方面能够规范纪律,确保探究的高效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点拨提升,使得探究更加深入。

三、 评价激励,也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不同于之前提到的激发兴趣的方法,评价激励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更直观,更迅速

相对于兴趣,激励更能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因此,构建评价激励机制是使得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及时地给予相应的反馈。特别是当孩子们出现“闪光点”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敏锐地抓住机会,对孩子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愉悦。

在我印象中,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因为自己语言能力不强,所以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都不敢举手。有一次数学课,我提出一个难度稍微大一点的问题让全班孩子思考,当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思路的时候,我这时听见那个不自信的孩子轻轻地将答案表达了出来。这让我感到很诧异,我就立刻让这个孩子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思路,完全正确,惊诧之余,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表扬;同时在课下,我也积极寻找与这个孩子的沟通契机,不断鼓励、引导他。终于,这个孩子放下了自己的害羞和不自信,在数学课堂,甚至是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他总是踊跃发言,变成了班级最活跃的那个孩子。

总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们的思想能够进行交流和碰撞,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也能够让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消除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厌学情绪,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数学学科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开展,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项成天.对新时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

[2]叶建国.初中数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学习,2012(5):80.

[3]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EB/OL]互联网道客巴巴.

作者简介:

李红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新疆布尔津县布尔津镇神湖路小学。

猜你喜欢
兴趣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