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国��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该多一些情境渲染,多一些激励学生,多一些探究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其中所折射出的创新意识的萌发、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能力的迁移,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步入到这样的境界中,并且在数学的密林中采撷到更多,享受到更多,也收获到更多。
关键词:情境引入;信任激励;探究延伸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正是教师进行创新的典型课例。因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实现了由数到式的飞跃,是对数的概括与抽象(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则是对实数的抽象概括),是算术进入代数的全面开始,是整式乘除和代数运算的基础,更是学生以后学习方程、函数、不等式等内容的必备知识。深入进去有诸多值得“琢磨”的地方,那么,如何通过意蕴十足的创新来惠及于课堂,惠及于孩子们,惠及于整个教育教学呢?
一、 高效,源自于课初的情境渲染
对于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生而言,用字母表示数无疑是虚幻的、“不可思议”的、抽象的,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么,如何恰当地用字母表示数,让字母的“虚幻和神秘”一一亮相呢?怎样才让孩子们对它有感觉呢?
师:大家都会唱“数青蛙”的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那么三只青蛙、四只青蛙呢?你能接着往下唱吗?(老师顺便再黑板上写了很多数字。)然后请三位同学上台,每人手里发个大袋子,里面事先分别放好3、6、8个乒乓球。让孩子们猜猜里面究竟有几个乒乓球。有的说3个,有的说5个,有的说6个,当老师进一步追问“你能确定吗”的时候,孩子们说不能确定,“既然不能确定,那么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孩子们纷纷回答,“有a个”……于是,本课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出。
学生(或听课者)对平庸的对话或者陈旧乏味的课堂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不好的语言对话都是一个样:“他们说的话在孩子们面前漂浮,就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的话一样。”要想不让语言“漂浮”,要想不让课堂变成孩子们昏昏欲睡或无聊乏味的场所,教师就必须多一些意蕴十足的创新。比如设计“夺人眼球”的开头,通过新颖别致的情境渲染,聚焦孩子们的注意力。上述“数青蛙”儿歌和猜乒乓球活动,一步步打开了学生的兴趣之门,孩子们学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自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 高效,源自于对学生“你说了算”的认可
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或式子,这说明字母具有一般性或者普遍性。但是,学生并不能快速地感受或理解到这一点,这种“符号意识”还不能形象地进入到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事实上,“符号意识”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方面做做出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既然如此,从心理上强烈地暗示学生“你说了算”,或可以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
且看以下教学实录:
师:刚刚那位同学用‘a表示袋子中的乒乓球的个数,那么这个“a”究竟代表多少呢?谁说了算?(那个说“a”的学生摇头说不知道)师:肯定是你说了算。你说几就是几,请你打开袋子,数数里面一共有几个乒乓球?3个,那么,这个“a”就表示几啊?学生恍然大悟,就表示“3”啊,接着老师追问其他两个学生:这个字母“a”碰到你,就会变,变成你认可的数字,“a”表示6,第三个同学,这个字母“a”表示8……至此,孩子们明白,字母a可以代表3、6、8,也可以代表其他数,可以代表任何数,真的是“我说了算”,前提是“袋子里的乒乓球的个数的多少”。
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快速理解“字母可以代替任何数”是有帮助的。想想,孩子们自己发出的声音都是“我说了算”,学生该是多么的欢欣雀跃。可见,“读懂孩子,研究学生,正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条件”。上述情境,正是读懂孩子的具体表现,“你说了算”,体现出“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和思想方法,学生可以从中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抽象思维以及归纳总结等数学方法,加强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感性体验和深刻认识。
三、 创新,源自于有价值的拓展
好的数学教学,总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来个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豁然开朗。而“又一村”的前提是不能让课堂止步于教材,不能让孩子们止步于当前。“我们实施教学时,不能止于文本,否则学生的生成空间不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好点子和好创意也许就在有价值的拓展中产生。而创意和灵感一旦“奔涌而出”,孩子们一定与以前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设计以下课末拓展:
1. 课件出示: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看了这个公式,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为m,那么最小的一个为多少?
3. 阿Q的年龄为x岁,他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小1岁,请问他爸爸的年龄是多少?猜猜看:阿Q今年可能是几岁?
A. 6岁
B. 12岁
C. 45岁
这样的拓展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既基于课堂,又深入生活,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当教师出示阿Q的年龄让孩子们进行“数学冲浪”时,孩子们的思考向更深的数学原野挺近,收获到更美的风景。同时,这样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促使孩子们的视野逐步打开,逐步开阔,其思维得到多方面的淬炼、锻造和滋养。
的确,高效的数学课堂源自于课初情境氛围的设计,源自于对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激励,也源自于课末充分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用字母表示数神秘的面纱被一一揭开,知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过程中所折射出的创新意识的萌发、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能力的迁移,恰恰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数学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步入到这样的境界中,并且在数学的密林中采撷到更多,享受到更多,也收获到更多。
参考文献:
[1]李雅芳.课堂是这样向深处挺近的[J].数学教学,2016,(5):29.
[2]林茶居.文暉中学的课堂辩证法[J].教师月刊,2013,(1):14.
作者简介:
丁克国,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笫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