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炼:从教书匠到官厅经济学家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智库创始人曹文炼

2018-08-21 01:41黄芳芳
经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智库中心

文/本刊记者 黄芳芳

人物简介:

曹文炼,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发展理事会主席。1986年至1989年,在原国务院物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参与全国物价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协调工作。1989年起,进入国家计委(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先后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2010年12月,被任命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2011年3月-2014年10月,兼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 。2014年11月起,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在海德堡,有一条著名的哲学家小路。曹文炼希望明年到这条宁静的小径上和先哲们待过的校园走走,他要汲取哲思的灵感。然后,在海边的租屋住上3个月或者半年,写上几篇王阳明与康德的小文,反思经历过的丰富人生。

42年前,曹文炼没想到当年和他一起下乡的哲学书和经济学书对他未来人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更没想到他的几次职业角色转换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

从学校到机关 亲历改革

16岁那年,曹文炼从福州省城到闽北农村插队。他带去了历史书、哲学书,以及晦涩难懂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为了弄懂经济学书上的理论,1978年他努力考取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大学毕业时,曹文炼的梦想是当一名教书匠,并如愿在财政部所属的江西财经大学执教两年。“那会儿我的年龄比许多学生都小,只觉得自己知识积累不够,便选择考研。”曹文炼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期间,读到了有关日本高速增长期间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政府制定的1961年-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的书籍。书中介绍战后日本的知识精英纷纷进入政府体系,被称为“官厅经济学家”,并对日本的经济恢复和长期高速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曹文炼看来,知识分子进入政府机关将其学识和智慧贡献给国家,这是实现自己抱负、功成名就的最好途径。他随之放弃了出国留学的资格,也放弃了争取保送博士的机会。1986年,他提前硕士毕业,被分配到国务院物价小组工作(1988年更名为国务院物价委员会)。“当时,我们3个研究生跟着老一辈的经济学家、重要领导一起工作,参与核心政策的制定,3年下来获益匪浅。”

同年底,他第一次出国,考察日本的物价管理体制。曹文炼还清晰记得,单位发了500元的置装费,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他在北京红都西服店定制了一套全毛的西服,又买了长城风衣、薄款化纤西服和两双皮鞋。“买齐以后还剩下100多元。西装质量很好,我穿了20年,前几年才送给了侄子。”

尽管那时人民币很“值钱”,但在经济改革和价格改革中如何控制物价上涨,却是当时政策制定的主要难题。特别是1988年物价上涨超过两位数,还发生了较普遍的居民大抢购普通商品。结合对日本物价管理的考察经验,他开始意识到物价上涨的背后是货币控制及汇率、利率等问题。

1988年夏天,物价闯关失败以后,国家提出控制通货膨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1989年上半年,国务院物价委员会解散。这也宣告了过去对物价疾风骤雨改革模式的终结。此时对金融产生浓厚兴趣的曹文炼,先后联系了两家单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另一个是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不久后,他收到了后者的入职通知。曹文炼到新单位不久就发表了一篇结合在日本考察和自身思考的总结性文章——《我国通货膨胀的财政金融政策分析》,首次对我国通货膨胀做了财政赤字和货币超发贡献度的定量分析,引起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是迸发生机之时,改革也最容易达成共识。”回想起自己参与和见证的许多重大改革的历史,曹文炼感慨万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不久后,中国经济过热起来,通货膨胀率再次上升到两位数。1993年上半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初步控制局面稳定形势之后,当年夏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各部门的领导和改革精英汇聚北戴河国务院招待所,全面讨论设计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外汇等配套改革方案。曹文炼参与了当年宏观调控和改革政策制定的许多重要工作和见证了全过程。在他看来,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较为全面的一次配套改革。

“在北戴河集中的半个多月里,往往是上午开会讨论,下午游泳思考。当时我是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副处长(代理处长),随同国家计委领导和司长上午参加会议,下午自己整理上午开会的内容,整理好材料及时传送国家计委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提出反馈意见,那一年对我各方面的工作锻炼成长和经济学思考影响极大,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学识仍然不足。”次年,他在北京大学考上了在职博士研究生。1994年,曹文炼成为国家计委第一位在职博士研究生和机关业务部门最年轻的正处长。

从1994年1月召开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1997年始创的连续四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曹文炼都深度参与其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先后担任国家计委(发改委)的副处长、处长和副司长,参与和领导在金融财政改革、宏观调控、国企改革、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和主导制定出台的政策,大多数都关系到重要的国计民生,几乎都能得到国务院的肯定或有关部门的采纳。

曹文炼进入国家计委以后始终铭记一句箴言。那是他在一位他敬重的领导办公室看到的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手书:“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直到现在,这也是他和同事们共勉的座右铭。

在政府机关工作期间,曹文炼的志向是当一名“官厅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家只研究是什么,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怎么办。”曹文炼从不同意别人把自己封为经济学家,他甚至认为真正的职业官员不可能成为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家主要追求理论自圆其说和逻辑体系的完美,需要独树一帜才能成“家”,官员则要博采众长以实用为要,放弃虚名甚至敢冒骂名。

2012年9月,曹文炼(左一)与成思危先生在莫干山.

2014年,曹文炼(中)率团访问津巴布韦。

“不知怎么干?动脑筋玩命干!”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

时任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的曹文炼正在新浪北京总部70多层的高楼上接受实时视频直播采访,当时他感觉到猛地一阵大楼摇晃,又听到门外传来疾步奔跑和骚动之声。采访结束后,他才知道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曹文炼回忆,“大约一周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找到我,传达党组让我牵头担任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办筹资组组长。我需要从委里有关司局和财政部、一行三会借调人手组建联合办公室,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用3个月测算出灾后损失金额、重建需要多少资金,以及钱从哪里筹集。记得穆主任当时对我说,‘选择你是考虑这是一项完全创新的工作,需要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又头脑灵活的干部来牵头。’”

“但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干?只有动脑筋玩命地干。这是我在发改委最紧张的一段工作经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的部门多,又没有专门经费,人员也是临时抽调的,日常工作也还要兼顾,领导开会讨论也大多是利用晚上时间,记得有几次时任发改委主任张平亲自主持听取汇报都到12点后的深夜。”曹文炼多次到灾区踩点,去农村考察,测算从一块砖到盖一座小房子,需要多少钱。最终他们测算的总金额是9400亿元……“后来我参加了汇报会议,说到测算金额后,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提出为了振奋民心,当即拍板确定1万亿元为灾后重建金额。”

“在关键时期,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何解决摆在眼前的难题,需要研究制度和政策创新,比如运用横向转移支付原理实施对口支援,东部每个省市包一个重灾区市县,以及设立灾后重建的基金和发行专项债券等。”曹文炼说。

汶川灾后重建是一个伟大工程,在后来国家出版的记录这次灾后重建的大型文献丛书中,曹文炼和灾后重建办的各位负责人都记录在册,但更多的人是默默的奉献者。

“在机关光依靠智力,没有好身体是很难进步的。我从1994年开始当了11年金融处正处长,体力和脑力都严重透支。特别是整个90年代,一家三口人都一直住在小一居室,晚上孩子睡着了,我就到客厅爬格子、写材料,或准备博士论文。那时造成颈椎、腰椎统统严重劳损,时常要靠吃止痛药上班……”1995年医生劝他做手术治疗,但是他听从了一位老同学的忠告,从此坚持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10年以后颈椎病不治自愈。曹文炼也深感在事业和健康上寻求平衡颇为不易。

创新打造智库集群

大约从2006年开始,为了推动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更好发展,曹文炼通过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先后支持北京大学创办了“PE培训班”、清华大学成立了“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研究所”,也一度有放弃仕途回归高校从教的想法。

2008年底,曹文炼在“5·12汶川大地震”慈善拍卖晚宴上,结识了爱心火炬基金的创始人成卓女士。至此他的人生也有了新的开始。

“2009年春天与成卓结婚后,我曾经向岳父请教我今后的事业选择。他并没有告诉我支持哪种选择,而是睿智地以自己退休后仍然充实繁忙为例,嘱咐我在职也不要放弃学术研究,一个人的职务和权力都是暂时的,只有思想的影响力才可以长久。这坚定了我离开机关到智库工作的决心。”曹文炼在《追忆岳父成思危先生》一文中这样解释他创办智库的原因。

到底如何做智库?起初曹文炼心里也没底。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合中心”)原来只是体改委(后改为体改办)下属的外事服务机构。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2011年初曹文炼到任时,国合中心与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分别被称为“小中心”和“大中心”。“小中心”有40多人,多是国家体改委做外事服务和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基本不具备智库研究能力,当时学历最高的只有一位博士。

3个月后,曹文炼把大家带到发改委在北戴河的培训中心,讨论如何建智库,并确定了3年后从外事服务机构转变为以咨询研究为主的智库的目标。“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创平台吸引人才,依据体改委的血脉先后承续创办了莫干山、巴山轮两个著名论坛,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二是‘打响’课题,我们在2012年的博鳌论坛首次发布了《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研究报告》。另一方面,我们帮助地方政府做规划,足迹几乎踏遍全国各省(区市)地市县,奠定了国合中心的财政基础。不到3年,智库就声名鹊起了。”

3年后,恰逢“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和发改委工作需要,“小中心”离开了“大中心”,成为了发改委直属智库。曹文炼顺势提出第二次转型目标,从开展国内规划为主的智库回归到以国际合作为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规划和研究工作。2017年,国合中心先后又创办了中国区域50人论坛和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等国内重要的专业高端交流平台。

曹文炼在任7年的时间,国合中心从40多人的“小中心”,壮大成为一个以国合中心为主轴、下设10余个研究院所和20余个实体关联机构的智库集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曹文炼在体制内已经将智库做到了极限。曹文炼深知,中国咨询业虽然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是目前还没有像德勤、波士顿、麦肯锡等这样的全球咨询集团。同时,中国也需要像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会、韩国大韩贸易公社这类行动型智库为政府和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因此,他组织国合中心团队成员认真谋划未来,希望再用3年至5年,分离市场业务和政策性业务,打造一个有机结合的“1+1”大型智库加咨询集团,实现国合中心的第三次战略转型。为此,他急流勇退,并在2017年5月14日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正式向发改委主要领导提出辞去行政职务的请求,回归科研担任国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发展理事会主席,推动市场化咨询集团的组建及与国合中心的互动,开启人生新的事业篇章。

人生总要经历颠簸和勇于付出,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人最可贵的财富和生命的光辉,是穷极你的智力、体力和毅力共同创造的。”回首往昔,曹文炼觉得这三者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智库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