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山煤矿地质资料进行重新评估,编绘地质平、剖面等技术手段进行重新回收性开采价值研究,使老旧矿井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极大的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避免煤炭资源的浪费,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进一步延长老矿井的服务年限。
关键词:矿井旧区构造复杂区;分析;判断;编绘;资源回收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护、珍惜合理利用和管理好有限的煤炭资源显得非常重要,而煤田中地质变化对煤炭的开采是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探明井田内的地质构造,加强地质保障对煤矿的生产资源接续具有重大意义。南山煤矿自1937年5月开凿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开采历史,企业依煤而生,靠煤吃饭,一路走来,为支援国家建设、发展煤炭生产、繁荣鹤岗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解决了近万人就业问题,同时所依赖的煤炭资源也随之匮乏枯竭。由于南山煤矿所采出的原煤煤质为1/3焦煤,发热值高、低磷低硫,为绿色无污染优质动力煤,所以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成为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接续,尽可能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推进南山煤矿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2010年度至今南山煤矿对旧区复采回收煤量共计108万吨,由此可见,回收旧区煤炭资源已经成为资源枯竭矿井生存发展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南山煤矿的矿井回采率中,断层所造成的地质损失占绝大部分,仅在2016年中我矿断层所造成的地质损失就有26.5万吨,占全矿所有损失煤量的50.1%,因此回收构造影响所丢失的煤炭资源,对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和生产接续具有重大意義。
一些旧区由于当时追求产量,受当时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回采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下一些因断层等原因所造成的残留煤炭资源。南山煤矿西一区18层四分段下块就是较为典型的一块。西一区18层四分段下块位于盆底北翼18层一分段,北五区18层六分段下块之间形成的三角地带,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有南14及次生等共5条断层,南14断层为井田内大型断层,纺锤状,贯穿全井田,在北部和南部尖灭,在尖灭区形成一些小断层,断层在深部倾角变缓,形成一些阶梯状小断层,次生断层发育,落差0-100m,对开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该区域受当时的开采条件、经济性及地质构造复杂等原因认为此区域无可采价值,现今由于人们对认识资源观念方面的提高,在资源接续的紧张和回采工艺的提高的前提下,对旧区构造复杂区进行研究就有了可行性,我们通过对原有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实见资料认为南14断层在本区域的倾角变缓,断层落差变小,由于18煤层较厚,没有完全将18煤层切断,虽次生构造发育,但落差在4-6m之间,但18号煤层为特厚煤层,以现今的回采工艺完全可以将该区域的资源回收回来,其仍然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地质人员经过对此区域原有地质资料认真分析、研究,重新编制了本区的平剖面图,认为此块段煤可以回采,并把资料上报给矿相关领导,经矿领导分析研究决定可行,工作面现已掘送完成正在回采,本区走向长210m,倾斜长75m,平均煤厚达到10m左右,总共获得可利用储量22万吨。(见附图1-2)
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重新对构造复杂区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认其开采价值并进行复采,可以极大的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在资源日益匮乏和矿井接续紧张的情况下,是老矿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也为指导矿井生产、生产接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地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南山煤矿地质报告》,南山煤矿地测大队.
【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
【3】《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作者简介:
赵金奎,男,工程师,生于1973年7月15日,2015年6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现工作于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地测大队,从事地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