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8-08-20 19:01吴兢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9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危害形式

摘 要:现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具有快速便捷的特征,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时候,也相应的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这个损害的显著特征就是网络诈骗犯罪,尤其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为突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一定的犯罪动机优势,这个犯罪动机的优势就主要体现在犯罪成本低、成功率高上,现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贪婪心理,且常识性以及警惕性都很低,这也就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式;危害;防范措施

首先需要清楚的了解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应概念,在了解了概念之后,才能具体的对其作出准确的法律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指的是犯罪分子利用现今时代的信息化技术,刻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相应的骗局,使被害人受到远程的、非接触形式的诈骗,从而导致受害人的财产受到相应的损失。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上可以非常明确的了解到,犯罪分子使用的先进的移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诈骗形式移动到网络上来,其本质还是属于诈骗手段。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的各地每天都有一定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展开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分析,并且制定出一系列完善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的保障到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发生在社会上常见的几种电信网络诈骗形式

从诈骗案件的整体发展历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诈骗案件的形式越来越朝着多样的话的趋势进行发展,由以往的中奖诈骗、电话诈骗逐渐的朝着网络等高科技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人民群众由于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知识不足,而呈现出了屡屡受骗的态势,可以说其造成的财产损失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根据现实情况的相应分析,现如今的发生在社会上的几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来说就是电话诈骗,电话诈骗的表现就是犯罪分子利用电话作为载体,进行相应的骗取钱财的活动,捏造虚假的信息,使得受害人上当。电话诈骗的形式主要是冒充网络客服的诈骗、冒充有关部门领导的诈骗、冒充公安机关有关部门的诈骗。可以说,电话诈骗的形式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是最为突出的一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必须对其进行严惩。

其次就是短信詐骗。短信诈骗也是仅次于电话诈骗的一种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它主要指利用短信编辑一系列虚假的文字信息,利用受害人过低的防范意识进行相应的骗财活动。展现出来的内容也是属于低成本贷款、中奖等形式,往往受害人误以为真,却不料一步步的掉入犯罪分子所设好的陷阱当中。

最后就是冒充熟人进行诈骗。冒充熟人的诈骗,往往相比较于以上两种形式来说,是最容易迷惑受害者的,由于受害者对犯罪分子所冒充的人非常的熟悉,往往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信任感,犯罪分子正是因为受害人对熟人的信任,从而进行相应的骗财活动。

二、有效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治措施

就现如今的整个社会形势可以明显的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形态越来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整体上呈现出了新型的态势。正是由于这样的新型态势,也就直接决定了单单依靠有关部门的技术防控措施,远远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解决。因此在实际的防治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完善和指定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总结相应的先进经验,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的严惩力度。并且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创新相关的打击防治措施,树立科学防治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可能切实的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归纳与总结,有效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治措施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展开:

(一)相应的主管部门加大一定的宣传力度

这里所说的主观部门主要指的就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这些方面

进行宣传力度的加强,比如说每个小区的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普及,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广泛宣传。通过上述方式的传播媒介,将电信诈骗案的惯用手法以及作案特点,一一明确的展现出来,使广大群众对此种犯罪模式有相应深刻的了解,从而也就极大的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另外一点就是,有关的企业单位一定要对本企业的员工的信息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不外漏,从而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的伺机而入。最后需要重视的一点问题就是,公安部门要派遣相应的警务人员到案件高发的地区,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高发地区的民众一定要加强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从而避免出现相应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汇款的行为。

(二)提升网络监督力度,强化案件侦办能力

网络监督力度的提升主要是需要公安部门切实结合网络监督部门,对网络上的“钓鱼网站”、“钓鱼网页”进行细致的排查清楚,将一些可能存在的危害网页进行切实的删除,从而有效的防治不法分子利用。另外在网络监督工作上需要特别注重的一点就是,切实的注重网络监督中私自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对这些违法的行为进行及时严肃的处理,查明信息贩卖的源头,找出犯罪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从而在源头上切实有效的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进行严厉的处罚,因为有效的对其进行相应的避免,降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概率。另外公安部门要强化案件的侦办能力,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明显的发现,往往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其实施组织都是一群有组织、有目的的犯罪分子组成的,所以在实际的侦办过程中,就应当在头脑里树立相应的案件串并工作。将案件发生涉及到的一切可用设备或者信息记录,进行严密细致的分析总结,摸清出其发生有关规律以及相应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因而为之后的破案提供相应科学有效的线索。

(三)树立预警机制,以科技化为主导培训相应警员

预警机制的树立,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来说,是非常具有帮助的,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效的降低了相应的案件发生的概率。其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及时的掌握所管辖区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最新动向,全面的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基础信息采集能力。相关的警情以及案件要第一时间的纳入到电信网络诈骗案管理记录中心当中,有关的侦办部门应当对有关的案件的发生动向,进行专门的整理,了解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防治措施,并且将这种解决防治措施进行全面的推动,已形成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由于现今时代的诈骗犯罪,呈现的是一种电信网络化的诈骗犯罪,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段越来越先进,并且相应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切实的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提升我国警员的科技实力,从而有效的实现精确定位、顺藤摸瓜,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之中。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常见形式以及防治措施的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到,当今发生在社会上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有法可治的,重要相应的公安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合力,一定可以切实的将案件发生的源头扼杀在摇篮当中,从而保证我国人民的个人财产时刻的处于安全当中。

参考文献:

[1]兰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分析与防范对策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7(09):156-157.

[2]曾海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J].中国信息安全,2016(12):88.

[3]王晓伟.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会治理,2017(01):40-47.

[4]王王珊,黄太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基于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J].天津法学,2017,33(03):65-69.

[5]周栋梁.坚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N]. 人民公安报. 2015 (001)

作者简介:

吴兢(1997.1.19),女,彝族,云南省麻栗坡县人,西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危害形式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酗酒的危害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