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荣
摘 要:作为一种经济性高的交通运输方式,水运在交通领域中的活跃度越来越高,航道作为水运的基础设施,其养护与管理非常关键,以长江的航道管理模式为例,目前我国航道的养护管理国家重视度、管理一体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关键词:航道养护管理;问题;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2.21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相比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水运价格便宜且载货量大,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参与到许多大的工程中如“北煤南运”。我国河网密布,其中长江是世界第三大长河,具有发展水运优越的自然条件,国家政策也鼓励和支持水运的发展。水运尤其是内河运输,需要借助航道来实现,标准化、大型化是未来船舶运输的趋势,对航道的建设、管理和养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航道养护是提高水运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于航道养护,长江作为中国第一长河,其航道养护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以长江的航道养护为例对新形势下的航道养护模式进行研究。
1 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的航道养护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1]:一种是政府直接养护管理,另一种是政府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养护管理工作承包给专门的公司,就是人们常说的政府外包。长江的航道养护管理机构是长江航道局,目前采取措施推进长江航道管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划分开,旨在加强长江航道的公益属性,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我国的航道养护管理模式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1.1 国家重视度不断加强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中提到对航道的养护管理,国家出台专门政策支持航道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如2011年1月30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航道发展的意见》,将加强内河航道的发展提上日程。同年12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又印发《全国航道管理与养护发展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 “突出养护重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分类养护,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发展养护管理方案。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也在进行改革,如2016年长江航道局出台的《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航道养护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体现了国家对航道养护管理的重视度加强。
1.2 航道养护管理模式一体化
目前的航道养护管理实行分段管理,不同部门之间分工明确、配合协调高度统一呈现一体化趋势。以长江为例,长江目前的航道养护管理由长江航道局统领,成立专门的公司现代企业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与经营。具体分工方面长江航道局负责行政管理,长江海事局负责执法管理工作、长江航道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营收工作,三个工作领域职能划分清楚、合作默契、运行高效。在长江不同的河段长江航道局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合作,建立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分工接力机制。在长江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以职能、河段為划分依据建立高效的一体化管理体制。
1.3 航道养护管理模式专业化
目前的航道养护管理,越来越多的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科技手段对航道水深进行监测,进行航道测绘与航标维护,促进航道的疏浚,参与到航道养护的一系列应急处理方案中。如长江航道养护管理方面有长江电子航道图,管理人员通过电子航道图实时获得动态信息,由于检测方式的便捷,足不出户也可获得充足信息,人员管理方式也从巡查制改为值班制,管理人员在固定站点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即可。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的专业化。
2 促进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的措施
目前的航道养护管理模式发展态势良好,但依旧存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人员专业化程度也有一定提升空间、管理方面科学化还可进一步加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下面从市场化、人员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方面提出建议。
2.1 促进航道养护管理模式市场化
目前长江的航道养护管理已经成立专门的公司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经营,这是航道养护管理市场化的体现,是弥补航道养护管理资金不足的重要举措,在从事业单位向公司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适应市场竞争的法则,相关工程进行外包的过程中要通过公开招投标,让价低质优者获得最终的外包协议,降低航道养护管理的成本,注意保证投标环境的公开透明,确保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的市场化,也不能完全被市场所驱动,要保留航道的公益属性,提高服务水平。
2.2 促进航道养护管理人员专业化
促进航道管理模式专业化,首先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长江航道养护管理为例,要聘请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与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汇集各方智慧,对航道养护管理做出清晰科学的总体规划进行高效执行,同时随着航道养护管理智能化的提高对人员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的健全。
要促进航道养护管理的专业化,还要对人员的航道管理观念的更新,提倡预防性养护与绿色养护。预防性养护是一种主动式的养护“指在航道系统使用性能良好的情况下,采取对航道及其设施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2]有利于航道使用寿命的延长。绿色养护观念则指在航道养护过程中对周围生态以及河流生态的保护,这充分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思想。
2.3 促进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科学化
促进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的科学化,积极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建立航道养护与管理的监督追责体系,对航道养护与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保证航道养护与管理的工作质量。航道养护与管理的科学化需要依靠更加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相关法律需要更加细致,技术方面需要人工智能引进,更大程度的减少人工作业。
3 总结
目前我国的水运正在快速发展,在货物运输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其基础的航道在养护与管理方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未来航道与管理将充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向市场化、人员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发展,形成一套成熟的航道养护与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杜立伟.新形势下的航道养护管理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339.
[2]赵伟娜,陈天瑜.浅谈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15,30(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