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 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够使师生交互状态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更有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保证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管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由静变动,生动悟意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發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
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词语,更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课堂上的构图可以是课文原有插图由静变动,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构造新的图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自难达到,重点依然在,难点亦未克。
3.演绎成趣,融生达情
所谓“演绎”就是将合适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把课堂当剧场,让学生当演员,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突破课文的重点。但要想使学生进入角色,演得成功,还需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练,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置身在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炉峰上的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在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上挥舞的银纱,美极了。”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教育,强调学生智力、人、创新能力、个性和特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我又出示了圆明园被毁灭的残垣断壁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后,由一名学生当导游——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看到了是什么景象?当年这里是怎样的景象?我要求学生一边自己操作计算机,一边向其他同学介绍园内景观,在实际演示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他同学又再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多媒体教学还能设难置疑,引起思辨。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有目、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当出示完圆明园遗址图时,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此情此景,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为什么侵略者敢在我们的国土上为非作歹?有的说: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有的说:当时中国是怎样的……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落后就要挨打”。紧接着,我又播放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了解了国家的现状并鼓励学生谈谈学习后的感想,再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使他们决心以后勇于探索求学,为祖国出力。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自疑,养成了习惯,逐渐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另外,我们知道语文教学首先是朗读教学。“朗读是把书面上的语言变为口头上的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活语言”。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朗读,如果老师光对学生说:你们要认真读好课文,多读几遍等诸如此类的话,虽然老师苦口婆心,可学生却不得要领,收效甚微。因此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标出句子中的停顿、重音、句调升降曲折、声音的轻重,再播放符合课文内容的音乐,就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到好处地如实再现,学生也能在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上强烈感染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朗读方法,逐步提高朗读能力。当然多媒体教学还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