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作文”,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

2018-08-20 10:26李雄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李雄燕

【摘 要】作文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它呢?“新派作文”给了学生无比的信心。因为: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所以,“新派作文”,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

【关键词】新派作文;思维发散;符号法;快乐写作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在考试中所占分数最多的一道题。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是,“作文难,难作文”,一直以来,学生写作犯愁、老师教学犯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总是唉声叹气,没有几个很乐意去写,大多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就东拼西凑了事。老师也觉得作文课难上,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

所以,作文成了学生语文成绩路上的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峰。

而“新派作文”,就让学生看到了希望,有了翻越高峰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那么,“新派作文”是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的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

广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区教研部特聘专家、新派作文改革负责人之一袁刚认为,“作文写不好,关键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打不开;二是句子写不美。每个孩子都有写作潜质,一旦这种潜质爆发,能量超乎你想象。”《新派作文基础理论》中也说:“思维的发散,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思维的分级发散,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有得写的问题。” 思维发散中的分级发散是打开学生思路的关键。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分级发散呢?

首先,要找准发散源。这个源找到了,我们就可以开出滚滚潮水。《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作文思路可以由具体的事物或某个话题、场景引入,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线性的思维,也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这个具体的事物或话题便是我们给学生指点的发散源了。而这源必须是学生所熟知或所能了解的,即是题目中的“题眼”。有的题目本身就是发散源,如“母爱”;有的是题目中的“人物”,如题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就是发散源。

其次,做好第一二级的发散。《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一二级发散十分关键,它决定着后续发散的广度和深度,是后续发散的重要基础。”一二级发散得好,后面的发散就能进行下去。每一级的发散一般都能发散出三个词语以上,发散到四级的话就有八十一个词语,即八十一个写作信息、素材了。在这么多素材当中一般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写的信息、素材。比如“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个题目,“你”为发散源,一级发散可以有“人”“物”“景”等;进入二级发散,由“人”可发散出“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刚认识的人”,由“物”可发散出“动物”“植物”“实物”,由“景”可发散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等等。一二级的发散都是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进入三级发散,就比较具体了。比如由“熟悉的人”可发散出“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再由“亲人”进入四级发散,可以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了。所以,思维分级发散图可以引导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发散思路,打开学生的思路,并让他们找到写作素材,从而有物可写。

二、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

新派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图示符号来表达内容,简单易学,又很有趣味。

1.思维导图画“圈圈”就如走迷宫。学生对画“圈圈”很有兴趣,觉得像走进迷宫,充满神秘感,勾起好奇心。

2.符号训练法易记又有趣。例如:《新派作文实验教材》中把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人动句)用符号“D”表示;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人说句)用符号“S”表示;还有“人看句”用符号“K”表示;“人听句”用符号“T”表示;还有“人感句”用符号“G”表示。比如说在描写一个人物着急的情形时,可以用人动句加人说句来表达。如:小明急着大喊:“我的课本到底在哪里?(D+S)”这样就会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物的状态……还有,不同的修饰手法也有不同的符号代替,平时学生只要记住这些符号,写文章的时候就如同玩拆分组合游戏,这样一来,既降低了难度,又细化了训练内容,学生就会觉得简单多了,又趣味性十足。

三、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新派作文指导课注重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和作文的距离就拉近了。

如何创设情景,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呢?

1.用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写作训练的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小活动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七年级指导学生训练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写出人物的性格时,我先组织学生玩一个小游戏“点鞭炮”。分别假设是一个胆子大和胆子小的人去点鞭炮,让两个学生进行不同的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说出他们的动作,并用上一些修饰词。同学们高兴极了,不但抢着当演员,还争着说出动词和修饰词,学习兴趣非常深厚,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用讲故事来创设情境。学生爱听故事,特别爱听那些当代名人故事和老师自己的故事。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可以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讲述一些当代名人的故事,比如习近平书记、马云、比尔盖茨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来感染他们,以教师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励志作文时,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动笔,而是先讲了我小时候因为害怕做辛苦的农活而立志誓要脱离“农门”的故事,学生听得非常认真,也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

3.用電教手段来创设情境。一段意义深刻的视频、一些引人深思的图片和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也能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兴趣。

新派作文的课堂上,可以说,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都不相同,都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获益匪浅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新派作文强调的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的理念。

总之,“新派作文”是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教授孩子们用情感去发现、体味、运用语言,使学生愿写、会写、有东西可写、写得好,从而在实现快速作文的同时也能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陆云,袁刚.新派作文基础理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陆建辉.新派作文实验指南[M].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