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平
在园林工程的发展建设过程之中,需要注重树木栽植的技术方法应用,保证树木成活率的基础之上,满足园林工程设计以及植树绿化任务要求。园林工程进行树木栽植的过程之中,普遍还存在着不足,不能够较好地降低树木损伤率,并且其整体树木栽植质量较低,对于栽植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所以应将以园林工程施工中树木栽植现状为着手点,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从而提出优化树木栽植方法的具体措施。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探究,通过细化施工细节、阐述技术应用重点的方式,提出可行的参考意见,以此推动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中,能否掌握树木栽植的要领,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栽植要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树木栽植流程,细化栽植技术
园林树木在栽植的过程之中主要可以概括成三个步骤,分别是起挖、装运以及栽植:将要栽植的树木连根拔起的方式,然后进行起运,运送到栽植地点之后,再按照栽植的相关规范。将树体埋人到树穴之中,从而完成树木栽植。所以需要针对三个阶段的细节进行落实,以此明确树木栽植流程,从而细化栽植技术:
1.1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事实上水土与树木种类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需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情况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地下水位的勘察,从而选择合适的树种,因为植物的景观因为季节以及温度的变化而逐渐变化,所以园林树木在栽植的过程之中所选择的树种需要对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与适应能力,即所选择的树种需要满足园林树木的生态学特性。比如橡胶树、杉木是能够适应气候温暖的环境、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环境则需要选择油松、落叶松这类的耐寒树种。
1.2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树木移栽。在园林工程进行过程之中,除了需要考虑到树木的移栽成活率以及树木质量。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到后续的经济效益以及移栽之后的树木养护费用,所以需要在合适的时期内进行树木的移栽,以此最大程度上提升树木的成活质量以及成活相率,从而降低后续的养护费用。因为树木移栽成活的关键在于水分的调节,树木如果能够加强自身水分平衡就能够成活,所以需要选择树木蒸腾量较小的、并且在根系损伤程度不大的时期。还需要综合树木发苗的时间来合理安排种植顺序,实现种植周期的缩短。
1.3选择合适的栽植类型。树木栽植分为多种类型,分别是定植方法、假植方法以及寄植方法,一般来说所选取的栽植类型是需要综合考虑园林设计需求以及树木自身的成长需求的,园林树木如果能够满足土壤的生长生态环境条件,并且同时符合园林设计需要时就可以选择定植的方式,一次性种植成果;而如果为了促进生根,临时性进行树木保存的情况下,将树木进行他处栽植的方式叫做寄植;假植指的是保持树木根系的湿润性,并且用土壤进行临时性掩埋的方式,后两种都是施工之中常用的栽植手段,其根本意义是为了保障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增强其成活能力,是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栽植手段。
2加强对于树木成活原理的研究
樹木在栽植的过程之中,需要加强对于其成活原理的研究,才能够有针对性提升其技术应用,实现植物的水分代谢平衡。事实上,树木栽植的过程之中,可以将树木分为三个部分的作用,分别是根系、茎枝以及叶片,根系与茎枝相连接,最大的作用就是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无机盐,并且也能够帮助树木进行呼吸同时在吸收的基础之上,向茎枝去传送水分与无机盐。而茎枝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根系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传递、运输以及利用,再一次运输水分与无机盐到叶片部分,叶片也能够在光合作用下产生营养物质,利用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所以需要从根本上明确其成活园林,才能够根据其根本特征明确其成活因素,优化施工细节。根据其根部的水分吸收原理,在进行掘苗的过程之中,因为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密切关系被切断,所以需要注重对于根部的保护,避免水分循环的失衡,为了增强根系水分吸收能力,在掘苗的中应该扩大掘土范围。根系尽量保存完整的基础之上,在其上部进行湿润土壤的覆盖,避免树木脱水死亡。
以落叶树为例,如果是带土球的情况就需要加强保障,假植之后放于现场进行备用,而裸根则需要利容器进行假植,还有常绿树在进行起苗时则需要利用筐和木箱进行培土,养护之后进行种植。这其中也可以采用喷雾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树木的喷水与保湿。
搭架遮荫大规格树木移植初期或在高温干燥季节栽植,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树冠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体量较大的乔、灌木树种,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成片栽植低矮灌木,可打地桩拉网遮荫,网高距苗木顶部20cm左右。视树木成活后,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3结语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为了优化树木栽植质量,需要从栽植流程与栽植原理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而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栽植时间、栽植方式,加强对于树木根系保护的方法,推动园林工程的有效建设,从而促进树木栽植工作的有序进行。